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9900发布日期:2020-05-29 12:5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有关一种移送机构,特别是指提供包装糖、盐、米、麦等细小颗粒物料的不定型固体袋装原料袋(一般约50公斤重),可被轻易移送至预定位置,且能避免在移送过程中途脱落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



背景技术:

糖、盐、味精等调味品或米、麦、饲料等杂粮,于产制或处理完成后,依次经过大盘商、中盘商、小盘商等多道通路后才会送到一般超市或零售店供消费者选购。为了方便运输,上述食品物料于出厂时多以可容纳50公斤重量的运输袋包装,最后再经分装工厂分装成小型包装(约300克)贩卖。

常见用于容装糖、盐、米、麦等食品物料的运输袋,多使用以植物纤维或合成树脂纤维编织而成的麻袋。在考虑普遍搬运者可耐受搬运的重量下,每一运输袋约可容装50公斤重量的物料。

如图1所示,上述可容装约50公斤物料的运输袋101、102、103…,不论是在生产工厂包装完成或经运输车辆运送,多先堆栈在一栈板200的上方,当每一栈板200上堆栈20~30包运输袋后,再利用栈板搬运车搬运至车辆上或仓库。当要进行小包分装时,需先将各运输袋内的物料统一倒入一容装桶内,再经分装设备进行分装。然而,由于容装糖、盐、米等细小颗粒物料的运输袋,其袋体表面为不定型,且堆栈后两袋体侧边之间的空隙h并非固定,而且狭小,无法以具有侧夹臂的夹具或以具有真空吸附功能的吸盘进行夹持或搬移,因此仅能依赖人力进行单包搬运,不仅工作效率低,工作成本也高。

创作人有鉴于常见容装糖、盐、米等物料的不定型运输袋存在着无法利用机械搬运的缺失,依其从事各种用品的制造经验与技术累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研究改进之道,在不断的研究、实验改良后,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以期能消除现有技术所产生的不足与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可克服容装糖、盐、米等细小颗粒物料的固体袋装原料袋于堆栈后,因袋体的表面不规则,上层袋体与下层袋体之间的间隙不定型且过小,而无法以机械移送搬运的问题。

依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于一框架体的内部设有两组并排的横向转轴,两横向转轴上各设有间隔的多数弯爪,该弯爪的一端设有一尖刺端与一平直部,使其可轻易地叉入原料袋,又不致从原料袋穿出,从而提供不定型的固体袋装原料可被轻易移送搬运,为本新型的次一目的。

依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由于每一弯爪均具有一尖刺端与一平直部,当多数弯爪同时以尖刺端叉入原料袋,并同时以平直部承托时,不仅可将该不定型原料袋稳定托起,移送时又可避免中途脱落,为本新型的再一目的。

依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该两横向转轴各经由一伸缩缸驱动,当两伸缩缸同时驱动时,该两横向转轴同时呈反向相对旋转,为本新型的又一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运输袋于栈板上堆栈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平面图。

图4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夹持器具的立体示图。

图5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夹持器具的另一角度立体示图。

图6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夹持器具的平面示图。

图7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夹持器具内部的弯爪于叉入袋体前的示意图。

图8为本新型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的夹持器具内部的弯爪于叉入袋体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103:运输袋

200:栈板

h:空隙

300:机台

400:夹持器具

401:框架体

500:第一横向转轴

5a:第一伸缩缸

600:第二横向转轴

6a:第二伸缩缸

501、502、503、601、602、603、604:弯爪

710:尖刺端

720:平直部

800:原料袋

801:袋面

90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如图2-3所示,于一机台300的一端装设一夹持器具400。所述机台300为一可移动的机械臂,其可自由转向,并可控制该夹持器具400的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移动。

请参照图4-6所示,所述夹持器具400,设有一框架体401,该框架体401的内部设有两组并排的横向转轴500、600,第一横向转轴500上设有间隔的多数弯爪501、502、503,第二横向转轴600上亦设有间隔的多数弯爪601、602、603、604;第一横向转轴500上的弯爪501、502、503与第二横向转轴600上的弯爪601、602、603、604相互错开;第一横向转轴500受第一伸缩缸5a驱动而转动,第二横向转轴600受第二伸缩缸6a驱动而转动。当第一伸缩缸5a与第二伸缩缸6a同时作伸缩运动时,同时带动该第一横向转轴500与该第二横向转轴600转动。由于第一伸缩缸5a与第二伸缩缸6a相对交叉设置,当其同时作伸缩动作时,能使第一横向转轴500与第二横向转轴600同时作反向相对转动。

如图所示,第一横向转轴500上的弯爪501、502、503与第二横向转轴600上的弯爪601、602、603、604,为薄片状,其形状相同,但弯曲的方向相反,上述弯爪的末端各形成有一尖刺端710与一平直部720。

如图所示,所述框架体401的下端又设有一传感器900,该传感器900略向下凸出,其可为触控感测、红外线感测或其他感应感测。主要作用在于当夹持器具400受机台300控制而向下移动至接近欲移送的原料袋上方时,通过传感器900感测原料袋在预定距离内,即启动第一伸缩缸5a与第二伸缩缸6a同时作伸缩动作,以夹取该原料袋。

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实施时,虽然夹持器具400受到机台300的控制而向下移动,但传感器900未感测到原料袋800进入预定距离内时,不驱动第一伸缩缸5a与第二伸缩缸6a,因此其内部的弯爪501、502、503与弯爪601、602、603、604保持在未向下叉入的状态(如图7所示);

当夹持器具400持续受到机台300的控制而向下移动,至传感器900感测到原料袋800进入预定距离内时,即启动第一伸缩缸5a与第二伸缩缸6a同时作伸出动作,第一横向转轴500与第二横向转轴600受驱动而同时作反向转动,使形状相同但弯曲方向相反的弯爪501、502、503与弯爪601、602、603、604,同时以其尖刺端710叉入原料袋800内。由于原料袋800的内部容装糖、盐、米等细小颗粒物料,当薄片状的弯爪501、502、503与弯爪601、602、603、604,以尖刺端710叉入原料袋800后,可在第一伸缩缸5a与第二伸缩缸6a继续驱动下,于原料袋800内持续移动,直到其平直部720与原料袋800的袋面801内侧接触时停止(如图8所示)。

由于一般原料袋800的袋面以塑料编织的编织袋制作,其具有一定强度,弯爪501、502、503与弯爪601、602、603、604虽然可利用其尖刺端710叉入原料袋800内,但无法以平直部720从其袋面801穿出,因此可通过多数间隔弯爪的平直部720,平均顶抵袋面80的内侧,而将原料袋800托起移送。由于弯爪501、502、503、601、602、603、604平均穿设在原料袋800的内部,且以平直部720顶抵托持,可避免原料袋800在移送过程中脱落。

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提供包装约50公斤或更大的原料袋便于移送,移送至预定位置后,又可通过超音波等设备对原料袋800进行切割,使原料袋800内部的物料流入分装桶内,以利于后续的分装作业。

由于本新型的固体袋装原料的开袋夹持移送机构,其夹持器具400以弯爪501、502、503、601、602、603、604的尖刺端710,从原料袋800的袋面801叉入,再经连续摆动,最后以平直部720顶抵袋面801的内侧,其不会受到原料袋800的表面是否平直或堆栈时上、下层原料袋800的间隙是否过小所影响,因此可提供容装糖、盐、米等细小颗粒物料的原料袋800方便外速移送。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