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5520发布日期:2020-03-31 16: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包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



背景技术:

一些小厂家颗粒状的物料大多在固定的操作台上直接装袋包装,因操作台本身的存料量较小,易混合不均匀,且在操作台前端的物料包装完毕后,后端的物料需要人工推进,浪费人力包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通过设置伸缩缸,可在抬起储料框一端后利用重力使得物料滑下,同时通过设置振动板可对物料进行混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包括储料框,所述储料框底端搭接有支撑架,所述储料框一端经转动销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储料框另一端经伸缩缸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储料框靠近所述转动销的一端设置有包装工位。

优选的,所述储料框内部靠近所述伸缩缸的一端设置有入料筒,所述入料筒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入料筒顶端设置有入料口。

优选的,所述储料框内部插接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穿出所述储料框的一侧与振动电机连接,所述振动板顶端与所述入料筒出料口底端平齐。

优选的,所述伸缩缸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依次经油泵与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经脚踏开关与电源相连,所述脚踏开关设置于靠近所述包装工位的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储料框为长3米、宽1.5米、深0.5米的簸箕型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通过设置伸缩缸,可在抬起储料框一端后利用重力使得物料滑下,同时通过设置振动板可对物料进行混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料框;2、伸缩缸;3、支撑架;4、转动销;5、振动板;6、出料口;7、入料筒;8、入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储料框1,优选的,储料框1为长3米、宽1.5米、深0.5米的簸箕型结构,出料量较大,便于在生产效率较高时储料,同时可围绕储料框1设置多个工位,提高了装袋效率,储料框1底端搭接有支撑架3,储料框1一端经转动销4与支撑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储料框1另一端经伸缩缸2与支撑架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储料框1靠近转动销4的一端设置有包装工位,储料框1远离转动销4的一端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缸2,伸缩缸2为液压缸,液压缸依次经油泵与油箱连通,油泵经脚踏开关与电源相连,脚踏开关设置于靠近包装工位的支撑架3上,因由脚踏开关控制液压缸的升降的结构原理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故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储料框1内部靠近伸缩缸2的一端设置有入料筒7,入料筒7底端设置有出料口6,入料筒7顶端设置有入料口8,储料框1内部插接有振动板5,振动板5穿出储料框1的一侧与振动电机连接,本实施例的振动电机安装于储料框1远离包装工位的一端,可在振动混料的同时帮助下料,振动板5顶端与入料筒7出料口6底端平齐,入料筒7的入料口8对接上一工序,可直接将物料经入料筒7落至振动板5上,再经振动板5将物料混合均匀,便于后续的包装,需要说明的是,振动板5经穿出孔穿出储料框1,且振动板5与穿出孔之间的移动空隙不大于物料的粒径。

使用时,工作人员于包装工位处利用装袋工具如物料铲将物料铲入包装袋内封装,在靠近包装工位的物料包装完毕后,踩下脚踏开关,伸缩缸2的伸缩杆伸出,使得储料框1远离包装工位的一端被抬起,物料即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包装工位的方向滑动,直至物料堆积于靠近包装工位的储料框1的一端,松开脚踏开关,储料框1复位。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可自动下料的包装操作台,通过设置伸缩缸,可在抬起储料框一端后利用重力使得物料滑下,同时通过设置振动板可对物料进行混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