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7757发布日期:2020-04-14 19:5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vvt零部件组装生产线上,经常需要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圆形盖板及垫片进行组装,而现有的生产线上的自动上料装置的料材储量较小、且在上料组装过程中无法实现对料材进行补充,若想向上料装置内补充料材,只能停机添加,进而降低工作效率,另外,为实现不同类型的料材的上料,进而设置多个上料设备、不仅扩大了生产线占地面积、且增加了额外成本、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装置,该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可实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同时,料材存储充足、且无需停机就可随时对料材进行补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上料移载机构、平行间隔布置于底板顶部两侧的盖板上料台、垫片上料台;所述盖板上料台顶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盖板上料台下方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做旋转运动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转盘顶部、第二转盘顶部分别设有两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盖板存料机构、第二盖板存料机构,且两第一盖板存料机构和两第二盖板存料机构之间还均设有一隔离竖板;所述垫片上料台的顶部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垫片存料机构,且垫片上料台底部与每一垫片存料机构还对应设有一垫片升降机构、垫片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垫片做升降运动;所述上料移载机构布置于盖板上料台与垫片上料台的上方,用于将存储于第一盖板存料机构的第一盖板、存储于第二盖板存料机构的第二盖板、及存储于垫片存料机构的垫片移送至下一工作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存料机构包括第一盖板存料盘、第一锁紧模组;所述第一盖板存料盘经第一锁紧模具固定连接于第一转盘顶部,且第一盖板存料盘的顶部长度方向还设有两第一盖板存料位;每一第一盖板存料位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用于将第一盖板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模组包括第一锁紧座;所述第一锁紧座沿竖直方向布置于第一盖板存料盘一侧,且其下方经若干第一螺丝组件与第一转盘一侧固定连接,其上方与第一盖板存料盘对应处设有第一螺旋钮,第一螺旋钮用于将第一盖板存料盘与第一转盘锁紧或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存料机构包括第二盖板存料盘、第二锁紧模组;所述第二盖板存料盘经第二锁紧模具固定连接于第二转盘顶部,且第二盖板存料盘顶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用于将第二盖板限位固定;所述第二锁紧模组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于第二盖板存料盘一侧的第二锁紧座,第二锁紧座下方经第二螺丝组件与第二转盘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锁紧座上方设有第二螺旋钮,第二螺旋钮用于将第二盖板存料盘与第二转盘锁紧或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均包括旋转气缸、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与旋转气缸驱动连接的旋转轴,旋转气缸用于旋转轴带动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存料机构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布置于垫片上料台顶部的第三限位杆,第三限位杆用于将垫片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升降机构包括经固定座与垫片上料台底部固定连接的垫片升降气缸,每一垫片存料机构的第三限位杆之间还设有一第一通孔,垫片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经第一通孔驱动垫片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移载机构包括垂直盖板上料台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平移模组、垂直第一平移模组布置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平移模组,垂直第二平移模组布置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用于将第一盖板或垫片移送至下一工台,第二吸盘模组用于将第二盖板移送至下一工作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均包括与第二平移模组滑动连接的吸盘滑动座、布置于吸盘滑动座的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升降气缸驱动连接的吸盘本体;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的吸盘本体分别与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对应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料台、垫片上料台与底板之间还分别设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支撑杆,底板底部还设有若干脚柱。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并通过盖板上料台、垫片上料台,可实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效益高;

2)料材存储充足,且可通过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补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3)通过上料移载机构可实现对料材的自动上料、无需人工参与,工作效率高,且设有隔离竖板,避免补充料材时,被装置误伤,进而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省却上料移载机构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盖板存料机构、第二盖板存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移载机构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底板;2—上料移载机构;

3—盖板上料台;4—垫片上料台;

5—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

7—第一旋转机构;8—第二旋转机构;

9—支撑柱;10—支撑杆;

11—脚柱;21—第一平移模组;

22—第二平移模组;23—第一吸盘模组;

41—垫片存料机构;42—垫片升降机构;

51—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2—第二盖板存料机构;

53—隔离竖板;71—旋转气缸;

72—旋转轴;231—吸盘滑动座;

232—吸盘本体;411—第三限位杆;

412—第一通孔;511—第一盖板存料盘;

512—第一限位杆;513—第一锁紧座;

514—第一螺旋钮;521—第二盖板存料盘;

522—第二限位杆;523—第二锁紧座;

524—第二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板及垫片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上料移载机构2、平行间隔布置于底板1顶部两侧的盖板上料台3、垫片上料台4;所述盖板上料台3顶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第一转盘5、第二转盘6,盖板上料台3下方与第一转盘5、第二转盘6对应处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盘5、第二转盘6做旋转运动的第一旋转机构7、第二旋转机构8;所述第一转盘5顶部、第二转盘6顶部分别设有两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1、第二盖板存料机构52,且两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1和两第二盖板存料机构52之间还均设有一隔离竖板53;所述垫片上料台4的顶部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垫片存料机构41,且垫片上料台4底部与每一垫片存料机构41还对应设有一垫片升降机构42、垫片升降机构42用于驱动垫片做升降运动;所述上料移载机构2布置于盖板上料台3与垫片上料台4的上方,用于将存储于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1的第一盖板、存储于第二盖板存料机构52的第二盖板、及存储于垫片存料机构41的垫片移送至下一工作台。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1包括第一盖板存料盘511、第一锁紧模组;所述第一盖板存料盘511经第一锁紧模具固定连接于第一转盘5顶部,且第一盖板存料盘511的顶部长度方向还设有两第一盖板存料位;每一第一盖板存料位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杆512,第一限位杆512用于将第一盖板限位固定;所述第一锁紧模组包括第一锁紧座513;所述第一锁紧座513沿竖直方向布置于第一盖板存料盘511一侧,且其下方经若干第一螺丝组件与第一转盘5一侧固定连接,其上方与第一盖板存料盘511对应处设有第一螺旋钮514,第一螺旋钮514用于将第一盖板存料盘511与第一转盘5锁紧或松动;所述第二盖板存料机构52包括第二盖板存料盘521、第二锁紧模组;所述第二盖板存料盘521经第二锁紧模具固定连接于第二转盘6顶部,且第二盖板存料盘521顶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杆522,第二限位杆522用于将第二盖板限位固定;所述第二锁紧模组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于第二盖板存料盘521一侧的第二锁紧座523,第二锁紧座523下方经第二螺丝组件与第二转盘6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锁紧座523上方设有第二螺旋钮524,第二螺旋钮524用于将第二盖板存料盘521与第二转盘6锁紧或松动。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7、第二旋转机构8均包括旋转气缸71、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与旋转气缸71驱动连接的旋转轴,旋转气缸71用于旋转轴72带动第一转盘5或第二转盘6旋转;所述垫片存料机构41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布置于垫片上料台4顶部的第三限位杆411,第三限位杆411用于将垫片限位固定;所述垫片升降机构42包括经固定座与垫片上料台4底部固定连接的垫片升降气缸,每一垫片存料机构41的第三限位杆411之间还设有一第一通孔412,垫片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经第一通孔412驱动垫片升降;所述上料移载机构2包括垂直盖板上料台3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平移模组21、垂直第一平移模组21布置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平移模组22,垂直第二平移模组22布置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吸盘模组23、第二吸盘模组;所述第一吸盘模组23用于将第一盖板或垫片移送至下一工台,第二吸盘模组用于将第二盖板移送至下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吸盘模组23、第二吸盘模组均包括与第二平移模组22滑动连接的吸盘滑动座231、布置于吸盘滑动座231的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升降气缸驱动连接的吸盘本体232;所述第一吸盘模组23、第二吸盘模组的吸盘本体232分别与第一限位杆512、第二限位杆522对应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盖板上料台3、垫片上料台4与底板1之间还分别设有若干支撑柱9、若干支撑杆10,底板1底部还设有若干脚柱1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1的两第一盖板存料盘511之间设有一隔离竖板53(其中一第一盖板存料盘511位于隔离竖板53一侧的上料移载机构2的下方,便于上料,另一第一盖板存料盘511与其相对布置于隔离竖板53的另一侧,便于补充料材),且每一第一盖板存料盘511设有两个第一盖板存料位(组装时,第一盖板需求量较高,故总计设置了四个第一盖板存料位,加大了第一盖板的存储量),每一第一盖板存料位顶部设有三个第一限位杆512,而三个第一限位杆512的位置与第一盖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存储第一盖板时,只需将第一盖板套设于第一限位杆512外侧即可(第一限位杆512保证第一盖板放置的稳定性);第二盖板存料机构52与第一盖板存料机构51工作原理类似,只不过第二盖板的需求量较少,故只设置了两个第二盖板存料盘521(两个第二盖板存料盘521之间也设置了隔离竖板53),同时第二盖板存料盘521顶部也设置了三个第二限位杆522(三个第二限位杆522的位置与第二盖板上的通孔对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通孔设置不一致,需要分别对应设置),只需要将第二盖板套设于第二限位杆522外侧即可;旋转第一螺旋钮514或第二螺旋钮524可分别调整第一盖板存料盘511与第一转盘5、第二盖板存料盘521与第二转盘6之间的松紧程度,同时便于拆卸维修。

当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消耗殆尽时,可通过旋转气缸71驱动第一转盘5、或第二转盘6转动,将装满第一盖盘的第一盖板存料盘511、或装满的第二盖盘的第二盖板存料盘521转动至上料移载机构2的下方,同时,人工对空的第一盖板存料盘511、或第二盖板存料盘521补充料材,隔离竖板53可避免人工补充料材时,被装置误伤。

第一平移模组21、第二平移模组22均为直线电机模组,可驱动第一吸盘模组23、第二吸盘模组做水平运动,以便第一吸盘模组23、第二吸盘模组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垫片移载至下一工作台;第一吸盘模组23的吸盘本体232上的第二通孔与第一限位杆512一一对应(第二吸盘模组的吸盘本体232的第三通孔与第一限位杆512一一对应),可保证吸盘本体232逐一将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从第一盖板存料盘511、或第二盖板存料盘521内移走。

垫片存料机构41设有三个(增大了垫片的存储量,同时可及时对垫片进行补充),垫片存料机构41的第三限位杆411设置为两个,且第三限位杆411的位置与垫片上的通孔对应,存料时,只需将垫片套设于第三限位杆411外侧即可;第一通孔412位于两第三限位杆411之间,垫片升降气缸可通过第一通孔412驱动垫片升降,以调整垫片的高度(吸盘本体232没有设置与第三限位杆411对应通孔,因此,当垫片数量较小时,需要将调整垫片的高度),便于吸盘本体232将垫片逐一移至下一工作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