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4950发布日期:2021-03-19 10:5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可以用于大型密封件的加热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包装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热封,以完成对物料的密封包装,但是,传统的热封设备,一般采用多个筒型加热器,沿需要加热的流道设置,然后采用独立的温度传感器传递温度信号,这样必然导致温度传递不均,温控成本增加且难以协调一致,最终热封效果难以保证;其中某个加热器出现故障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导热效果差,热封效果不好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加热密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热密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加热上模组件和对应所述加热上模组件设置的下撑模体组件,所述加热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撑模体组件可进行性对移动;所述加热上模组件包括环形上模,所述环形上模的侧壁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条形加热器,所述条形加热器包括条形加热本体和用于检测环形上模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基于上述,所述下撑模体组件包括下模安装架、安装于所述下模安装架上且与所述环形上模形状相适应的槽形下模,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顶板,该顶板上设置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块,所述下模安装架的下侧对应所述水平导轨设置导轨滑块,所述下模安装架通过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水平导轨上。

基于上述,所述加热上模组件连接若干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顶板的对应各所述导向杆的位置设置通孔,各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各所述通孔设置有与导向杆配合的直线轴承,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一随动板,所述随动板上固定设置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顶板。

基于上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两个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气缸的操作开关,两个所述操作开关串联。

基于上述,所述顶板上设置一面开口的防护罩,所述下撑模体组件可沿所述水平导轨进出该防护罩,所述加热上模组件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基于上述,所述下模安装架的一侧设置下模拉手。

基于上述,所述槽形下模周向设置硅胶垫槽,所述硅胶垫槽内铺设硅胶垫,所述硅胶垫槽内设置若干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内安装弹簧定位销。

基于上述,所述硅胶垫槽靠近所述下模拉手的一侧设置取料口。

基于上述,所述环形上模的顶部依次设置上模压板、隔热板、上模安装板形成扣合式环形上模,所述环形上模与所述上模压板相接的侧面上设置所述环形槽,所述环形上模的下部设置环形导热凸面,所述上模安装板连接各所述导向杆的上端。

基于上述,所述机架为框型机架,所述框型机架的底部设置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密封装置,需要对密封件进行热封时,待密封件放在下撑模体组件,盖上密封纸,加热上模组件和下撑模体组件压合,对待密封件进行加热密封,另外,在环形上模中采用条形加热器,可以有效保证温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且降低温控的难度,热封效果优异,有效克服传统的热封设备采用多个筒型加热器,难以保证加热一致性的缺陷。同时,下撑模体组件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下部,结构紧凑,节约空间;进一步,采用可调整行程的气缸,通过改变上下模的形状,即可适用于更多的产品,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保护罩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形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撑模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撑模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送料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下压热封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加热上模组件;2-1.环形上模;2-2.环形槽;2-3.条形加热本体;2-4.温度传感器;2-5.隔热板;2-6.上模压板;2-7.环形导热凸面;3.下撑模体组件;3-1.吸塑盒;3-2.硅胶垫槽;3-3.取料口;3-4.定位销孔;3-5.导轨滑块;3-6.下模拉手;3-7.硅胶垫;3-8.弹簧定位销;4.上模安装板;5.防护罩;6.导向杆;7.随动板;8.驱动气缸;9.万向轮;10.水平导轨;11.限位块;12.操作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11所示,一种加热密封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加热上模组件2和对应所述加热上模组件2设置的下撑模体组件3,所述加热上模组件2和所述下撑模体组件3可进行性对移动;所述加热上模组件2包括环形上模2-1,所述环形上模2-1的侧壁开设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内安装有条形加热器,所述条形加热器包括条形加热本体2-3和用于检测环形上模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4。具体的,条形加热本体可采用柔性材料,以适应环形槽的形状。

需要对密封件进行热封时,吸塑盒3-1放在下撑模体组件,盖上密封纸,加热上模组件和下撑模体组件压合进行加热密封,另外,在环形上模中采用条形加热本体,条形加热本体设有内置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保证温度的一致性,热封效果优异,有效克服传统的热封设备采用多个筒型加热器的缺陷。具体的,所述密封纸可采用医用透析纸。

优选的,可以在使用前,先打开条形加热器进行预热,根据待热封吸塑盒的材质不同,调整加热温度,从而得到最优的热封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pid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温度输出波动极小,可以使热封效果更佳稳定。

进一步,所述下撑模体组件3包括下模安装架、安装于所述下模安装架上且与所述环形上模2-1形状相适应的槽形下模,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顶板,该顶板上设置水平导轨10,所述水平导轨10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块11,所述下模安装架的下侧对应所述水平导轨10设置导轨滑块3-5,所述下模安装架通过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水平导轨10上。具体的,所述下模安装架和所述槽形下模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

使用过程中,可拉动下模拉手使下撑模体组件沿水平导轨滑动,以便放置/取出密封件,完成送料操作,同时其也可以避免放置/取出密封件过程中被加热上模组件烫伤。具体的,需要热压密封时,先拉动下撑模体组件使其偏离加热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放入吸塑盒和密封纸,然后推动下撑模体组件位于加热上模组件的正下方,以便进行加热密封,待密封完成后,加热上模组件和下撑模体组件分离,拉动下撑模体组件使其偏离加热上模组件的正下方,取出密封好的吸塑盒和密封纸,循环以上操作可继续对另一密封件进行加热密封。同时,为了保证加热密封过程中,下撑模体组件和加热上模组件对齐,保证热封精度,可设置下撑模体组件滑动到抵接限位块时,下撑模体组件位于加热上模组件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加热上模组件2连接若干平行设置的导向杆6,所述顶板的对应各所述导向杆6的位置设置通孔,各所述导向杆6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各所述通孔设置有与导向杆6配合的直线轴承,各所述导向杆6的下端连接一随动板7,所述随动板7上固定设置驱动气缸8,所述驱动气缸8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顶板。

在需要加热密封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长,随动板带着导向杆、加热上模组件向下移动,对下撑模体组件上的待密封件进行加热密封,待密封完成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收缩,随动板带着导向杆、加热上模组件向上移动,加热上模组件离开下撑模体组件。同时,驱动气缸、随动板等驱动组件位于机架的框架内部,排布更加紧凑,节省空间。

优选的,可在活塞杆上设置调整螺母,以调整加热上模组件的行程区间,以调整气缸下压的力度,从而调整热封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本设备的适应性。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两个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气缸8的操作开关12,两个所述操作开关12串联。使用过程中,需要双手同时按压才能启动驱动气缸,可避免单开关引起压手等安全问题。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设置一面开口的防护罩5,所述下撑模体组件3可沿所述水平导轨10进出该防护罩5,所述加热上模组件2设置于所述防护罩5的内部。该防护罩对操作人员起保护作用,避免烫伤,并且减少设备运转过程中的热量流失,节约能源。

进一步,所述下模安装架的一侧设置下模拉手3-6,便于推拉操作。

进一步,所述槽形下模周向设置硅胶垫槽3-2,所述硅胶垫槽3-2内铺设硅胶垫3-7,所述硅胶垫槽3-2内设置若干定位销孔3-4,所述定位销孔3-4内安装弹簧定位销3-8。具体的,硅胶垫可采用耐热胶粘贴在硅胶垫槽内,定位销孔可均匀或不均匀设置,能满足定位需求即可。

进一步,所述硅胶垫槽3-2靠近所述下模拉手3-6的一侧设置取料口3-3,便于取放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环形上模2-1的顶部依次设置上模压板2-6、隔热板2-5、上模安装板4形成扣合式环形上模2-1,所述环形上模2-1与所述上模压板2-6相接的侧面上设置所述环形槽2-2,所述环形上模2-1的下部设置环形导热凸面2-7,所述上模安装板4连接各所述导向杆6的上端。具体的,上模压板、隔热板、上模安装板和环形上模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1为框型机架,所述框型机架的底部设置万向轮9,便于来回移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