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645阅读:10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类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止口配合的壳体模具。
背景技术
止口是壳体类塑件常用的配合结构,很多模具制造单位设计此种类型的产品模具 时,往往采用原身结构,但这种结构对于模具的加工来说极为困难,浪费了许多模具制作成 本,而且注塑生产出来的塑件配合间隙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模具成型时的稳定性较差,同 时这种结构不利于注射塑件时的模具排气,同时给以后的模具维修业带来了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止口配合处采用镶拼连接方式的壳 体模具设计方法。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包括模板、凹槽和壳体组件,所述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 槽内设置有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之间采用止口连接,所述止口的连接方式为镶拼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 组件镶拼连接的深度为20-25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模板 四个角上设置有角部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进一步包括所述角部 组件固定连接在模板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模具壳体组件的止口处采用镶拼连 接方式,统一了止口类壳体产品的模具设计方法,给加工带来了很多方便,大大节约了生产 制造成本,模具品质及注塑出来的塑件品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模板,2、凹槽,3、壳体组件,4、角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 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 的构成。如
图1所示的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包括模板1、凹槽2和壳体组件3,所述模 板1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壳体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3之间采用止口连接,所述止口处的连接方式为镶拼连接。为了便于两个工件的定位,在一个工件加工出凸台,另一个工件加工出凹坑,这个 凸台和凹坑就称为止口,止口主要用来对壳体进行定位和限位,它能够有效阻隔灰尘、静电 等的进入。对于带有止口配合的塑件,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从止口处进行镶拼,因为一般的 产品模具往往采用原身结构,这样做不仅给加工带来了困难,浪费了许多生产成本,而且这 种结构不利于注射塑件时模具的排气,如果采用镶拼结构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模具品 质及注塑出来的塑件品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组件3镶拼时的配合深度一般要控制在20_25mm之间,这样一 来,模具壳体之间磨损就会减少,从而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在模板1的四个角上连接有四个角部组件4,该角部组件4主要用来 对模板1的固定,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塑件加工时的生产变形,确保生产加工出来的塑件质量。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包括模板(1)、凹槽( 和壳体组件(3),所述模板(1)中 间设置有凹槽O),所述凹槽O)内设置有壳体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C3)之间采用止口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口处的连接方式为镶拼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3)镶 拼连接深度为20-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四个角 上设置有角部组件(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止口类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组件固 定连接在模板(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止口配合类模具,所述壳体组件之间采用止口配合,所述止口处的模具结构为镶件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模具采用止口处镶拼方式后,给加工带来了方便,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止口处困气现象可以彻底解决,同时可以有效的保证止口处配合精度要求,模具品质及注塑出来的塑件品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856344SQ20102058994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王泗芳 申请人:常州维卡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