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762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源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金属制品已逐渐被塑料制品所取代。现有的塑料制品一般采用注塑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成型方式制备而成,其中,注塑成型应用最为广泛。在利用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加工的过程中,注塑机熔胶筒上所配置的加热器对熔胶筒内的待成型塑料进行加热处理,在此过程中, 有相当一部分热量通过加热器散发至外界(例如车间);对于进行工业生产加工的车间来说,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一方面会造成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并使得操作条件恶化,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此外,在实际塑料加工过程中,贮藏和加工前的塑脂状塑料所吸收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塑料制品最终的成型质量,例如尼龙、ABS、聚碳酸脂等吸水性较强的塑料;另外,对于吸水性较弱或者非吸水性的塑料而言,塑料表面的湿气污染(水分积聚在塑料颗粒的表面) 对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塑料在注塑加工前应进行适当地除湿干燥处理,以保证得到较好的成型效果。现有的注塑机成型系统一般配置有用于除湿干燥塑料的干燥机,现有的干燥机一般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供热源,经加热后的热风从入风口进入保温干燥桶并对保温干燥桶内的塑料进行除湿干燥处理;对完成除湿干燥处理并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还携带有一定的热量,若这部分热量直接地排入车间,一方面会增加车间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并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增加能耗并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该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能够循环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并对保温干燥桶内的塑料进行除湿干燥处理,节能环保并能够有效地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用于收集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有套装于加热器外侧的余热采集储热器,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有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以及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的入风口连接的智能循环调节装置,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设置有第一接出风管、第二接出风管以及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连接的接入风管,第一接出风管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连接,第二接出风管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分别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的入风口连接,第一接出风管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之间或者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热源调整风机,热源调整风机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控制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智能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有循环输送风机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与所述热源调整风机控制信号连接,循环输送风机的入风口分别与所述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接出风管连接。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有温度调整模块以及用于监测所述保温干燥桶的内部温度的温度采集模块,温度调整模块与所述热源调整风机控制信号连接。其中,所述保温干燥桶的入风口侧装设有辅助加热装置,辅助加热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温度调整模块控制信号连接。其中,所述余热采集储热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上罩和下罩,上罩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隔离层、储热层、上保温层以及上金属保护层,储热层的内部嵌装有集热管道层,集热管道层设置有向外延伸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集热管道,下罩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下保温层以及下金属保护层。其中,所述集热管道为芯部成型有通孔的金属管道。其中,所述上罩的横截面呈拱门形状,所述下罩的横截面呈方槽棱角形状。其中,所述上罩与所述下罩扣接。其中,所述上保温层以及所述下保温层分别为防辐射耐火纤维保温层。其中,所述上金属保护层以及所述下金属保护层分别为网状金属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用于收集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 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有套装于加热器外侧的余热采集储热器,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有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以及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的入风口连接的智能循环调节装置,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设置有第一接出风管、第二接出风管以及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连接的接入风管,第一接出风管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连接,第二接出风管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分别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的入风口连接,第一接出风管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之间或者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热源调整风机,热源调整风机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控制信号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热风经过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余热采集储热器、热源调整风机以及智能循环调节装置循环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其中,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的第二接出风管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一并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的入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并能够通过智能循环调节装置实现温度自动调节,对于节约能源以及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起到积极的效果。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分解示意图。[0020]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1——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 2——余热采集储热器21——上罩 211——金属隔离层 212——集热管道层213——储热层214——上保温层215——上金属保护层22——下罩221——下保温层 222——下金属保护层3——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 31——第一接出风管32——第二接出风管33——接入风管 4——保温干燥桶5——智能循环调节装置 51——循环输送风机52——智能控制系统6——热源调整风机 7——集热管道8——热源输送管道9——辅助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用于收集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包括有套装于加热器外侧的余热采集储热器2,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还包括有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以及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连接的智能循环调节装置 5,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设置有第一接出风管31、第二接出风管32以及与保温干燥桶4 的出风口连接的接入风管33,第一接出风管31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入风口连接,第二接出风管32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分别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的入风口连接,第一接出风管31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入风口之间或者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之间设置有热源调整风机6,热源调整风机6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控制信号连接。在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中,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配设有相应的用于去除水分的空气除水层、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芯以及用于防止热量散失的空气隔热层,即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能够同时实现除水、除尘以及隔热的功效,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的接入风管33连接,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设置有包括第一接出风管31以及第二接出风管32的出风口,其中,第二接出风管32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的入风口连接,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连接。输出风量可调的热源调整风机6通过相应的控制线路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连接,其中,热源调整风机6可以连接于第一接出风管31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之间(如图1所示),此时,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直接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的入风口连接,第一接出风管31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热源调整风机6的入风口连接,热源调整风机6的出风口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入风口连接;当然,热源调整风机6还可以连接于余热采集储热器2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之间(图中为示出),此时,第一接出风管31直接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入风口连接, 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热源调整风机6的入风口连接,热源调整风机6的出风口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的入风口连接。下面以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携带有一定量的水分以及粉尘的热风从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排出并通过接入风管33进入至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中,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对进入其中的热气进行除湿集尘处理并将热气所携带的水分以及粉尘除去;经除湿集尘处理后的热气一部分通过第一接出风管31被输送至热源调整风机6,热源调整风机6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中的热气提供动力并驱使热气在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中循环流动;经热源调整风机6驱动处理后的热风进入余热采集储热器2,余热采集储热器2通过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对进入其中的热气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处理;经除湿集尘处理后的另一部分热气以及经余热采集储热器2加热处理后的热气均通入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中; 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可以检测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并通过调节热源调整风机6的输出风量来调节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进而使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与实际工作需要所设定的温度相匹配。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调节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过程如下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实际温度比所设定的温度低时,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发送控制信号至热源调整风机6并提高热源调整风机6的转速进而增大输出风量,在热源调整风机6的驱动作用下,进入保温干燥桶4的经余热采集储热器2加热处理后的温度较高的空气增加,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升高;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比所设定的温度高时,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发送控制信号至热源调整风机6并降低热源调整风机6的转速(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过高时,还可以使热源调整风机6停止转动)进而减少输出风量,这样进入保温干燥桶4的经余热采集储热器 2加热处理后的温度较高的空气减少,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降低。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并对保温干燥桶4内的塑料进行除湿干燥处理。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实现温度自动调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节约能源以及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包括有循环输送风机51以及智能控制系统52,智能控制系统52与热源调整风机6控制信号连接,循环输送风机51的入风口分别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以及第二接出风管32连接。如图1所示,第二接出风管32 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分别通过热源输送管道8与循环输送风机51连接,循环输送风机51与智能控制系统52相互独立,循环输送风机51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连接,其中,循环输送风机51为余热采集储热器2出风口以及第二接出风管32后侧的空气提供动力并促使热气循环流动。进一步的,智能控制系统52包括有温度调整模块以及用于监测保温干燥桶4的内部温度的温度采集模块,温度调整模块与热源调整风机6控制信号连接。温度采集模块可以配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保温干燥桶4内,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送至温度调整模块,温度调整模块将采集的温度与所设定的温度进行对比并决定调节热源调整风机6的转速。更进一步的,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侧装设有辅助加热装置9,辅助加热装置9与智能控制系统52的温度调整模块控制信号连接。如图1所示,辅助加热装置9套装于连接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的热源输送管道8,当余热采集储热器2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热量或者须在注塑前对保温干燥桶4内的塑料颗粒进入干燥处理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辅助加热装置9对进入保温干燥桶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并满足干燥塑料颗粒的要求。其中,智能控制系统52的温度调整模块对辅助加热装置9的控制过程如下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实际温度比所设定的温度低或者须在注塑前对保温干燥桶4内的塑料颗粒进入干燥处理时, 温度调整模块控制辅助加热装置9并使辅助加热装置9进行加热工作,此时,辅助加热装置 9对进入保温干燥桶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余热采集储热器2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上罩21和下罩22,上罩21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隔离层211、储热层213、 上保温层214以及上金属保护层215,储热层213的内部嵌装有集热管道层212,集热管道层212设置有向外延伸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集热管道7,下罩22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下保温层221以及下金属保护层222。在余热采集储热器2安装于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的外侧过程中,上罩21的金属隔离层211以及下罩22的下保温层221分别与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外周壁接触,上罩21与下罩22通过可方便拆卸的扣接方式连接于一起; 须进一步解释,嵌装于储热层213内部的集热管道层212主要用于吸收并储存在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在注塑机的熔胶筒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此外,上罩21的横截面呈拱门形状,下罩22的横截面呈方槽棱角形状,由于集热管道层212仅设置于上罩21,本实用新型将上罩21以及下罩22设置成上述形状,可以增加上罩21的集热管道层212的覆盖区域进而增加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热量采集效率。在余热采集储热器2工作过程中,上保温层214以及下保温层221主要用于将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包围在余热采集储热器2内进而避免热量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内部散发出去,并最终进一步增加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热量采集效率;位于上保温层214以及金属隔离层211之间的集热管道层212主要用于吸收热量并加热输送至余热采集储热器2内的空气;上金属保护层215以及下金属保护层222分别作为上罩21以及下罩22的外壳并起到外层保护作用。其中,集热管道层212内的集热管道7为芯部成型有通孔且吸热效果好的金属管道,上保温层214以及下保温层221分别为防辐射耐火纤维保温层,上金属保护层215以及下金属保护层222分别为网状金属保护层。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变形,但这些相应的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用于收集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包括有套装于加热器外侧的余热采集储热器(2),其特征在于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1)还包括有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以及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连接的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 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3)设置有第一接出风管(31)、第二接出风管(32)以及与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连接的接入风管(33),第一接出风管(31)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入风口连接,第二接出风管(32)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分别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 的入风口连接,第一接出风管(31)与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入风口之间或者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之间设置有热源调整风机(6),热源调整风机(6) 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控制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循环调节装置(5)包括有循环输送风机(51)以及智能控制系统(52),智能控制系统(52)与所述热源调整风机(6 )控制信号连接,循环输送风机(51)的入风口分别与所述余热采集储热器(2)的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接出风管(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2)包括有温度调整模块以及用于监测所述保温干燥桶(4)的内部温度的温度采集模块,温度调整模块与所述热源调整风机(6)控制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侧装设有辅助加热装置(9),辅助加热装置(9)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 (52)的温度调整模块控制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采集储热器(2)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上罩(21)和下罩(22),上罩(21)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隔离层(211)、储热层(213)、上保温层(214)以及上金属保护层(215),储热层(213)的内部嵌装有集热管道层(212),集热管道层(212)设置有向外延伸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集热管道(7),下罩(22)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下保温层(221)以及下金属保护层(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道(7)为芯部成型有通孔的金属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 (21)的横截面呈拱门形状,所述下罩(22)的横截面呈方槽棱角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 (21)与所述下罩(22)扣接。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层(214)以及所述下保温层(221)分别为防辐射耐火纤维保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保护层(215)以及所述下金属保护层(222)分别为网状金属保护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源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余热采集储热器、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智能循环调节装置以及热源调整风机,热风循环除湿滤尘装置设置有第一接出风管、第二接出风管以及接入风管,第一接出风管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连接,第二接出风管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分别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的入风口连接,热源调整风机与智能循环调节装置控制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循环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并通过智能循环调节装置实现自动调节,对于节约能源以及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起到积极的效果。
文档编号B29B13/06GK202011132SQ20112009752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吴焕雄 申请人:吴焕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