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炉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844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泡炉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硫化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平板发泡硫化生产线发泡炉的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发泡硫化生产线上的发泡炉内设有传送辊道用来传送发泡平板,由于传送辊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心现象,在转动时,传送辊与发泡平板接触处的线速度时慢时快,这样会造成发泡平板在传送辊间时而受到挤压,时而受到拉伸,给发泡平板厚度的均勻性带来不利影响,发泡平板厚度的均勻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另外,传送辊与传送辊之间的直径存在差异,也会造成传送辊之间传送速度不一致现象。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传送辊道上每隔一段距离提供一种可以消化传送辊由于偏心或直径差异造成的传送线速度不一致的发泡炉过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泡炉过渡装置,该发泡炉过渡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在箱体相对的两内壁之间架设有多个被动传送辊,多个被动传送辊沿通孔的方向平行排列,被动传送辊的长度方向与通孔的方向垂直,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两端的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高于通孔的下缘,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中间部分的被动传送辊向下偏置。发泡炉过渡装置内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两端的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与发泡炉主动传送辊道滚面最高处齐平,发泡炉过渡装置内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中间部分的被动传送辊向下偏置形成凹陷,这样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慢于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后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时,该凹陷可以容纳发泡平板的向下悬挂;当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快于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后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时,向下悬挂在该凹陷处的发泡平板又可以满足前方主动传送辊的需要。从而确保发泡平板不会受到挤压或拉伸,保持发泡平板厚度的均勻性,提高发泡平板的质量。作为最优化,所述多个被动传送辊排列呈“V”状。作为最优化,所述箱体架设被动传送辊的内壁上设有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的感应方向分别与被动传送辊长度方向平行,上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低于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的两端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下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高于最低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下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低于上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 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发泡炉过渡装置前、后方主动传送辊转速的控制器相连接。下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低于上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使发泡平板位于上传感器之下,下传感器之上,当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慢于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后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时,发泡平板向“V”形凹陷下垂,下垂位置达到下传感器的感应位置时,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使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加快,当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快于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后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时,发泡平板从“V”形凹陷处向上挺起,挺起位置达到上传感器的感应位置时,上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使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减慢,从而使得发泡平板的张力始终处于适宜状态;上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低于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的两端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为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从过快转为适宜所需要的时间留有余地,以免发泡平板挺平后受到拉伸变形;下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高于最低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为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从过慢转为适宜所需要的时间留有余地,以免发泡平板下垂到最低被动传送辊滚面后受到挤压变形。作为最优化,所述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分别都为光电开关。光电开关是成熟产品, 价格低廉,性能可靠。采用光电开关作为传感器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上传感器为第一光电开关,下传感器为第二光电开关。作为最优化,所述通孔为方形通孔,该通孔的宽度与被动传送辊的宽度相匹配。发泡平板是板型材料,该通孔作为发泡平板通过发泡炉过渡装置的通道,需要该通孔的形状与发泡平板相适配,该通孔的宽度与被动传送辊的宽度均应与发泡平板的宽度相适配。作为最优化,所述箱体架设被动传送辊的内壁上设有透视孔,透视孔的下缘高于被动传送辊滚面的最高处。这样使得生产发泡平板时,作业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透视孔实时观察发泡平板的生产情况。作为最优化,所述箱体在透视孔的外侧设有保温门。发泡平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温度,作业人员查看发泡平板的生产实际情况后,需要关闭透视孔以便发泡炉过渡装置的保温。作为最优化,所述箱体在下底面上设有排油管。由于发泡平板在生产过程中会溢出油烟,部分油烟冷凝液化后沿箱体内壁向下流至箱体的下底面上可以通过排油管排出。作为最优化,所述箱体在上顶面上设有排气管。使得发泡平板在生产过程中溢出的没有液化的油烟可以通过排气管排出。作为最优化,所述排气管中设有转页。由于转页在排气管中可以转动,使得排气管可以通过调节转页在排气管中的角度达到控制排气量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箱体内发泡温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泡炉过渡装置的被动传送辊设置为“V“形凹陷, 并在凹陷中设置上、下两个光电开关使得生产发泡平板时,发泡平板的张力始终保持在适宜状态,既不会受到拉伸变形,也不会受到挤压变形,发泡平板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 箱体,2 第一光电开关,3 第二光电开关,4 被动传送辊,5 通孔,6 支架,7 透视孔,8 保温门,9 排气管,91 转页,10 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4[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一种发泡炉过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箱体1,箱体1固定连接在支架6上,箱体1的水平截面呈长方形,箱体1上开有贯穿箱体1的长方形通孔5,在箱体1相对的两内壁之间架设有十二个平行排列的被动传送辊4,十二个被动传送辊4沿通孔5方向两端高中间低呈“V”状对称布置,被动传送辊4的长度方向与通孔5 的方向垂直,两端位置最高的被动传送辊4滚面最高处高于通孔5的下缘,箱体1内壁通过滑动轴承座与被动传送辊4相连接,滑动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被动传送辊4的中心轴端间隙地穿过滑动轴承座,被动传送辊4相对于滑动轴承座可以自由旋转,被动传送辊4的长度与长方形通孔5的长度相同。在架设被动传送辊4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光电开关2和第二光电开关3,第一光电开关2和第二光电开关3的感应方向分别与被动传送辊4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光电开关2的位置低于位置最高被动传送辊4滚面最高处, 第二光电开关3的位置高于位置最低被动传送辊4滚面最高处,第一光电开关2的位置高于第二光电开关3的位置,第一光电开关2和第二光电开关3分别与控制发泡炉过渡装置前、后方主动传送辊转速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箱体1架设被动传送辊4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有方形透视孔7,透视孔7的下缘高于被动传送辊4滚面的最高处。箱体1 在透视孔7的外面一侧铰接连接有保温门8,保温门8相对于箱体1可以转动,保温门8的面积大于透视孔7的面积,保温门8可以全部覆盖透视孔7,箱体1在透视孔7外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锁扣,锁扣可以扣住保温门8使之密封覆盖在透视孔7上。箱体1在上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圆形排气管9,在排气管9内可旋转地连接有圆形转页91,转页91的大小与排气管9内的通道相适配,转动转页91可以调节排气管9的排气量。如图2所示,箱体1 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油管10。工作原理生产发泡平板时,使发泡平板位置处于发泡炉过渡装置中的第一光电开关2和第二光电开关3之间。当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慢于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后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时,发泡平板向“V”形凹陷下垂,下垂位置达到第二光电开关3的感应位置时,第二光电开关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使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加快,当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快于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后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时,发泡平板从“V”形凹陷处向上挺起,挺起位置达到第一光电开关2的感应位置时,第一光电开关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使发泡平板前进方向的前方主动传送辊传送速度减慢,从而使得发泡平板的张力始终处于适宜状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泡炉过渡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在箱体相对的两内壁之间架设有多个被动传送辊,多个被动传送辊沿通孔的方向平行排列,被动传送辊的长度方向与通孔的方向垂直,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两端的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高于通孔的下缘,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中间部分的被动传送辊向下偏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被动传送辊排列呈 “V” 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架设被动传送辊的内壁上设有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的感应方向分别与被动传送辊长度方向平行,上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低于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的两端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下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高于最低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下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低于上传感器感应方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分别都为光电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方形通孔,该通孔的宽度与被动传送辊的宽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架设被动传送辊的内壁上设有透视孔,透视孔的下缘高于被动传送辊滚面的最高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在透视孔的外侧设有保温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在下底面上设有排油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在上顶面上设有排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炉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中设有转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炉过渡装置,该发泡炉过渡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在箱体相对的两内壁之间架设有多个被动传送辊,多个被动传送辊沿通孔的方向平行排列,被动传送辊的长度方向与通孔的方向垂直,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两端的被动传送辊滚面最高处高于通孔的下缘,多个被动传送辊沿排列方向中间部分的被动传送辊向下偏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泡炉过渡装置的被动传送辊设置为“V“形凹陷,并在凹陷中设置上、下两个光电开关使得生产发泡平板时,发泡平板的张力始终保持在适宜状态,既不会受到拉伸变形,也不会受到挤压变形,发泡平板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文档编号B29C44/34GK202045811SQ2011201663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徐荣国, 项军伟 申请人:浙江百纳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