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264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
技术背景[0002]随着子午线轮胎的普及和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对轮胎制造业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轮胎的安全性和寿命就要求越来越高,而带束层钢丝帘布在轮胎中被用作骨架材料,是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也就是说,轮胎所受的充气压力和车辆负荷,阻止内胎充气后的膨胀、保护内胎免受机械损伤、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等,几乎全都是由带束层钢丝帘布来承担的,因而带束层钢丝帘布的品质将直接影响轮胎的性能和品质。由于需要不断周期性地承受拉伸、弯曲、剪切等极为复杂的作用力,对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精度要求就越来越高。然而,带束层钢丝帘布加工过程中,导开拉伸问题是一个需要攻破的难题,现有技术中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容易导致带束层钢丝帘布被拉伸,因而无法保证轮胎的制造精度,甚至影响其使用寿命。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橡胶收缩的特点,有效避免带束层钢丝帘布在导开过程中被拉伸问题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工字轮提升机构及收卷动力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自输入端依次包括分离辊、第一传动辊、过渡缓冲平台及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上方设置有压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半径略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半径,所述第一传动辊的辊轴与第二传动辊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故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辊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利用橡胶收缩的特点,当带束层钢丝帘布在第一传动辊及第二传动辊,与带束层钢丝帘布之间的摩擦力的带动下输送时,介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之间的带束层钢丝帘布部分会被迫收缩。所述输送机构内还设置有提供传动动力的动力源。[0006]其中,在所述过渡缓冲平台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的上平面高于所述过渡缓冲平台的表面,且所述多个万向轴承在所述过渡缓冲平台的表面等间距均勻排列。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万向轴承高度高于所述过渡缓冲平台约2mm,各万向轴承之间的间距为90mm,使得带束层钢丝帘布与所述过渡缓冲平台不直接贴合,且重量由各万向轴承均勻承担,不会产生下垂或者塌陷,在传输过程中所述万向轴承与带束层钢丝帘布为点接触,这种与带束层钢丝帘布很小的接触面能够更大程度上地减小摩擦,与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结构相配合,进一步减小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拉伸。[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辊的辊轴与分离辊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保证所述第一传动辊与分离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与所述分离辊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带动所述分离辊转动;从而带动分离辊、第一传动辊及第二传动辊以相同角速度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源可以为气马达或电机。[0009]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导开的带束层钢丝帘布不再存在现有技术中被拉伸的问题, 能够达到要求的精度及强度,从而保证了轮胎的品质和性能。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101为本实用新型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的输送机构,102为工字轮提升机构,103为收卷动力机构。[0013]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的输送机构,其中,1为过渡缓冲平台,2为分离辊,3为第一传动辊,5为第二传动辊,4为压辊,6为动力源,7为万向轴承。[0014]本实用新型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开始工作时,缠有带束层钢丝帘布的工字轮由所述工字轮提升机构102提升至设定的高度,由所述输送机构101的输入端输入,开始送料;同时,所述动力源6的输出轴与所述分离辊2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带动所述分离辊2转动;从而带动分离辊2、第一传动辊3及第二传动辊5以相同角速度转动。下面贴合有垫布的带束层钢丝帘布传送至所述分离辊2后,垫布不再连同带束层钢丝帘布一起传输,而是绕过所述分离辊由所述收卷动力机构103卷取回收,带束层钢丝帘布在所述分离辊2的摩擦力的传动作用下继续传输,输送至所述第一传动辊3。[0015]带束层钢丝帘布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辊3与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辊3上方的压辊4 之间,被整理平整,并在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摩擦力的带动下传送至所述过渡缓冲平台1, 带束层钢丝帘布重力由所述万向轴承7均勻分担,不会产生下垂或者塌陷现象,且带束层钢丝帘布与所述万向轴承7之间为点接触,接触面积很小,能够更大程度的减小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摩擦力。由于所述第一传动辊3半径略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半径,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辊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辊5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因而所述第一传动辊3与第二传动辊5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故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利用橡胶收缩的特点,当带束层钢丝帘布在所述第一传动辊3及第二传动辊5的摩擦力的带动下输送时,介于第一传动辊3与第二传动辊5之间的带束层钢丝帘布部分会被迫收缩,配合所述过渡缓冲平台1表面设置的减少摩擦力的万向轴承7结构,很好的避免了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过程中会产生的拉伸问题,保证了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精度及品质。[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如,将所述第一传动辊3与第二传动辊5设置为半径相等,但是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角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仍可保证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1)、工字轮提升机构(102)及收卷动力机构(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1)自输入端依次包括分离辊O)、第一传动辊(3)、过渡缓冲平台(1)及第二传动辊(5),所述第一传动辊C3)上方设置有压辊G), 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辊轴与分离辊O)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辊(3) 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所述输送机构(101)内还设置有提供传动动力的动力源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缓冲平台(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万向轴承(7),所述万向轴承(7)的上平面高于所述过渡缓冲平台 (1)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万向轴承 (7)在所述过渡缓冲平台(1)的表面等间距均勻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辊(3) 的辊轴与分离辊O)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6)的输出轴与所述分离辊O)的辊轴通过同步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6)为气马达或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工字轮提升机构及收卷动力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自输入端依次包括分离辊、第一传动辊、过渡缓冲平台及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上方设置有压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半径,两传动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辊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动辊,利用橡胶收缩的特点,介于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之间的带束层钢丝帘布部分会被迫收缩。所述输送机构内还设置有提供传动动力的动力源。本实用新型的带束层钢丝帘布导开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带束层钢丝帘布在导开过程中被拉伸的问题,保证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精度及品质。
文档编号B29D30/38GK202318991SQ2011204809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建浩, 张芝泉 申请人: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