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183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母模板和公模板;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设在所述母模板的下方,所述公模仁设在所述母模仁的下方,所述公模板位于所述母模仁的下方,母模仁和公模仁之间形成待注塑产品的型腔;和斜顶,所述斜顶的上端设有顶台,斜顶的下端斜向下穿过所述母模仁与与母模倒勾位置相配合;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顶台的下方;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斜顶的上端,且对斜顶施加向下的压力;复位针,所述复位针上端连接所述顶台,向下滑动穿过所述母模仁,且在合模时其下端与母模仁的下表面平齐。本发明具有安装方便、加工简单,母模倒勾方式巧妙,需求空间小,减少浪费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设计注塑模具时,如果母模有倒勾时候,也相应的和公模有倒勾一样,需要有两块顶针板配合斜顶进行脱倒勾。这种结构的原理是:公母模仁开模时候,母模针板由于优力胶原因,开始向下移动,同时母模内斜顶也随之移动,直到脱离倒勾,其中还设有贯穿上模座、脱料板、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母模板的导柱,导柱负责导向针板,防止斜顶偏调,卡断掉。
[0003]此类解决倒勾方式需要在模板内部增加两块板,即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所以相应的模架就需要加大, 浪费材料及资源。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母模板和公模板;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设在所述母模板的下方,所述公模仁设在所述母模仁的下方,所述公模板位于所述母模仁的下方,母模仁和公模仁之间形成待注塑产品的型腔;和斜顶,所述斜顶的上端设有顶台,斜顶的下端斜向下穿过所述母模仁与与母模倒勾位置相配合;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顶台的下方;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斜顶的上端,且对斜顶施加向下的压力;复位针,所述复位针上端连接所述顶台,向下滑动穿过所述母模仁,且在合模时其下端与母模仁的下表面平齐。
[0006]根据本发明的注塑模具在合模时,复位针的下端受公模仁的作用上移,向上顶住斜顶的顶台,斜顶上移,斜顶的下端到达产品倒勾位置。注塑完毕,开模时,斜顶由于后面有弹簧对斜顶施加向下的弹力,则斜顶向下移动,并根据倒勾大小设定行程,即空腔的高度,从而脱离倒勾。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模具加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结构,本发明具有安装方便、加工简单,母模倒勾方式巧妙,需求空间小,减少浪费的特点。
[0007]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注塑模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斜顶的上端与所述母模仁的上表面平齐。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位于弹簧槽内,所述弹簧槽设在斜顶的上端内部,弹簧槽的上端开口。
[0009]优选的,所述弹簧安装方向与斜顶斜向方向相一致。
[001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本发明的上述和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斜顶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母模板I ;公模板2 ;母模仁3 ;公模仁4 ;斜顶5 ;顶台6 ;空腔7 ;弹簧8 ;复位针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15]下面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注塑模具包括母模板1、公模板2、母模仁3、公模仁4、斜顶5、顶台6、空腔7、弹簧8和复位针9。
[0016]所述母模仁3设在所述母模板I的下方,所述公模仁4设在所述母模仁3的下方,所述公模板2位于所述母模仁3的下方,母模仁3和公模仁4之间形成待注塑产品的型腔;所述斜顶5的上端设有顶台6,斜顶5的下端斜向下穿过所述母模仁3与与母模倒勾位置相配合;所述空腔7位于所述顶台6的下方;所述弹簧8位于斜顶5的上端,且对斜顶5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复位针9上端连接所述顶台6,向下滑动穿过所述母模仁3,且在合模时其下端与母模仁3的下表面平齐。
[0017]根据本发明的注塑模具在合模时,复位针9的下端受公模仁4的作用上移,向上顶住斜顶5的顶台6,斜顶5上移,斜顶5的下端到达产品倒勾位置。注塑完毕,开模时,斜顶5由于后面有弹簧8对斜顶5施加向下的弹力,则斜顶5向下移动,并根据倒勾大小设定行程,即空腔7的高度,从而脱离倒勾。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模具加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结构,本发明具有安装方便、加工简单,母模倒勾方式巧妙,需求空间小,减少浪费的特点。
[001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斜顶5的上端与所述母模仁3的上表面平齐。这样便于安装斜顶5。
[0019]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弹簧8位于弹簧槽内,所述弹簧槽设在斜顶5的上端内部,弹簧槽的上端开口。这样,将弹簧8设在斜顶5的内部,可以节省空间,并可以通过上弹簧8上端的母模板I下表面抵住弹簧8。有利地,所述弹簧8安装方向与斜顶5斜向方向
相一致。
[002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模板和公模板; 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设在所述母模板的下方,所述公模仁设在所述母模仁的下方,所述公模板位于所述母模仁的下方,母模仁和公模仁之间形成待注塑产品的型腔;和斜顶,所述斜顶的上端设有顶台,斜顶的下端斜向下穿过所述母模仁与与母模倒勾位置相配合; 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顶台的下方; 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斜顶的上端,且对斜顶施加向下的压力; 复位针,所述复位针上端连接所述顶台,向下滑动穿过所述母模仁,且在合模时其下端与母模仁的下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的上端与所述母模仁的上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位于弹簧槽内,所述弹簧槽设在斜顶的上端内部,弹簧槽的上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安装方向与斜顶斜向方向相一致。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3552209SQ201310557452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昆山市硕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