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131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其包括:在150℃下将质量百分比为7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干燥,在230~240℃下将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化,在240~250℃下加入质量百分比为30%的高密度聚乙烯,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特性,防止退化现象。
【专利说明】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注塑工艺,特别是对其进行熔化以用于注塑的熔化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模制或铸造的加工工艺可大批量的获得相同尺寸的零件,因此其在加工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同模制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由于汽车工业需要大批量的制造相同规格的零部件,因此其对模制工艺依赖较大。
[0003]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汽车零部件中出现许多非金属部件。其中作为非金属部件主导材料是塑胶类零件,其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使用轻便,因此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使用塑胶类零件是其今后汽车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作为汽车零部件中的非金属件部分,使用注塑成型工艺是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要求。
[0004]相对与金属模制中材料相对单一的技术背景,作为现代注塑成型工艺,其采用注塑材料确是千差万别,并且随着高分子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出各种性能的注塑材料。
[0005]但由于注塑材料通常为有机材料,因此长期使用有自身退化或者受外界干扰而变化的危险,特别是应用在汽车工业并适合汽车长期室外工作、有多种腐蚀因素等工作条件。
[0006]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保证其能够在注塑成品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其包括:
1)干燥:在150°C下将质量百分比为7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干燥,
2)熔化:在23(T240°C下将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化,
3)配料:在24(T250°C下加入质量百分比为30%的高密度聚乙烯。
[0008]在本发明中的采用事先干燥的注塑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干燥,因此其在后期的熔化过程中新能保持问题,并在同配料高密度聚乙烯可以实现分子间的稳定化学键,保证后期化学性能的稳定。
[0009]【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保证其能够在注塑成品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例如,经该材料注塑成型的零件将被应用于汽车工业中的零件,且将能够抵抗日常的化学腐蚀、物理磨损。
[001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其包括:
1)干燥:在150°C下将质量百分比为7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干燥,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此材料对可广泛用于多种注塑件,但其化学稳定性较差,为此首先通过干燥处理,以避免杂质对其的干扰。[0012]优选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用吸湿干燥器干燥,优选条件为150°C,且干燥时长为2.5小时。作为优选的熔化前提条件,其湿度应小于0.02%。
[0013]2)熔化:在23(T240°C下将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化,
优选的,在所述熔化步骤中采用螺杆搅拌熔化且保持0.5小时。进一步提高熔化度,且在23(T240°C下保证其化学的稳定性。
[0014]3)配料:在24(T250°C下加入质量百分比为30%的高密度聚乙烯。
[0015]在此阶段的配料,帮助了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内部分子结构,使其化学键更加牢固。防止成型件的后期退化。
[0016]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改进实施例,经所述注塑材料注塑成型的零件为汽车散热器格窗、车身嵌板、车轮盖或门窗部件。
[0017]应了解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材料的熔化工艺,其包括: O干燥:在150°c下将质量百分比为7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干燥, 2)熔化:在23(T240°C下将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化, 3)配料:在24(T250°C下加入质量百分比为30%的高密度聚乙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步骤中采用吸湿干燥器干燥2.5小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后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湿度小于0.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化步骤中采用螺杆搅拌熔化且保持0.5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所述注塑材料注塑成型的零件为汽车散热器格窗、车身嵌板、车轮盖或门窗部件。
【文档编号】B29B13/06GK103878901SQ20141011830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葛益军 申请人: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