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03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和可分离中模与下模的脱模板,在下模的顶面上开设方形槽,方形槽的底面上均匀设置多组型腔,方形槽的底面上还开设一个贯穿方形槽底面和下模底面的通孔,中模由两个第一模条和多个第二模条组装而成,中模可拆卸安装在方形槽内,脱模板包括面板和多个设置在面板上的顶杆,脱模板的顶杆顶入下模的通孔内从而将中模和下模分离。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分离下模和中模,在分离过程中不会损伤工件,并且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在许多行业都需要特定形状的工件,这样对注塑的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上模、中模、下模组合形成模腔,向模腔内注塑制得工件,但往往由于所需工件的形状,各层模具之间难以分离或是在难以在分离的过程中不损伤工件,现需要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可快速分离下模和中模,在分离过程中不会损伤工件,并且省时省力。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和可分离中模与下模的脱模板,从中模指向下模的方向为Z轴方向,任意垂直于Z轴的平面为S平面,在S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
[0005]在下模的顶面上开设由方形槽,方形槽的底面上沿X轴均匀设置多组型腔,各组型腔均平行于Y轴,在方形槽的底面上,最接近方形槽底面边线的两组型腔和方形槽底面边线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连接部,相邻两组型腔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各开设一个贯穿方形槽底面和下模底面的通孔;
[0006]中模由两个第一模条和多个第二模条组装而成,第一模条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模条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模条和第二模条之间或相邻两个第二模条之间进行配合组装并形成模孔,所述模孔在S平面上投影和型腔在S平面上投影重合,中模可拆卸安装在方形槽中;
[0007]所述上模、中模与下模组装配合形成模腔;
[0008]脱模板包括面板和多个设置在面板上的顶杆,面板在S平面上投影处于所述下模底面在S平面上投影范围内,方形槽底面在S平面上投影处于面板(31)在S平面上投影范围内,顶杆在Z轴上长度大于通孔在Z轴上的长度,顶杆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通孔径向截面面积,顶杆的数量等于或小于通孔的数量,多个顶杆可同时顶入通孔。
[0009]优选的,顶杆的径向截面面积与通孔径向截面面积比为3:4。
[0010]优选的,顶杆在Z轴上长度与通孔在Z轴上的长度比为4:3。
[0011]本实用新型脱模板的顶杆长度大于下模的通孔长度,脱模板顶杆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下模通孔径向截面面积,脱模板顶杆的数量等于或小于下模通孔的数量,使脱模板的顶杆可同时顶入下模的通孔将中模顶出,实现可快速分离下模和中模,在分离过程中不会损伤工件,并且省时省力;中模由两个第一模条和多个第二模条组装而成,相邻模条之间可轻易分离,方便使用者操作,在注塑成型后,也便于拆卸下来,而且便于维修或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中模安装在下模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中模安装在下模上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中模的第一模条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中模的第二模条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脱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中模安装在下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中模安装在下模上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中模的第一模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中模的第二模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的脱模板结构示意图。
[0019]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包括中模2、下模I和可分离中模2与下模I的脱模板3,从中模2指向下模I的方向为Z轴方向,任意垂直于Z轴的平面为S平面,在S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
[0020]在下模I的顶面上开设由方形槽11,方形槽11的底面上沿X轴设置多组型腔12,各组型腔12均平行于Y轴,在方形槽11的底面上,最接近方形槽11底面边线的两组型腔12和方形槽11底面边线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连接部,相邻两组型腔12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各开设一个贯穿方形槽11底面和下模I底面的通孔13。
[0021]中模2由两个第一模条21和多个第二模条22组装而成,第二模条22,第一模条21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模条22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模条21和第二模条22之间或相邻两个第二模条22之间进行配合组装并形成模孔,所述模孔在S平面上投影和型腔12在S平面上投影重合,中模2可拆卸安装在方形槽11中。
[0022]所述上模、中模2与下模I组装配合形成模腔。
[0023]脱模板3包括面板31和多个设置在面板上的顶杆32,面板31在S平面上投影处于所述第一底面在S平面上投影范围内,方形槽12底面在S平面上投影处于面板31在S平面上投影范围内,顶杆32在Z轴上长度大于通孔13在Z轴上的长度,顶杆32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通孔13径向截面面积,顶杆32的数量等于或小于通孔13的数量,多个顶杆32可同时顶入通孔13,具体地,顶杆32的径向截面面积与通孔13截面面积比为3:4,使顶杆32更轻易顶入通孔13中;进一步地,顶杆32在Z轴上长度与通孔13在Z轴上的长度比为4:3,顶杆32的顶端可以穿出通孔13,更方便使用者将中模2从下模I中取出。
[0024]本实用新型脱模板的顶杆长度大于下模的通孔长度,脱模板顶杆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下模通孔径向截面面积,脱模板顶杆的数量等于或小于下模通孔的数量,使脱模板的顶杆可同时顶入下模的通孔将中模顶出,实现可快速分离下模和中模,在分离过程中不会损伤工件,并且省时省力;中模由两个第一模条和多个第二模条组装而成,相邻模条之间可轻易分离,方便使用者操作,在注塑成型后,也便于拆卸下来,而且便于维修或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中模(2)、下模(I)和可分离中模(2)与下模(I)的脱模板(3),从中模(2)指向下模(I)的方向为Z轴方向,任意垂直于Z轴的平面为S平面,在S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 在下模(I)的顶面上开设方形槽(11),方形槽(11)的底面上沿X轴均匀设置多组型腔(12),各组型腔(12)均平行于Y轴,在方形槽(11)的底面上,最接近方形槽(11)底面边线的两组型腔(12)和方形槽(11)底面边线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连接部,相邻两组型腔(12)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各开设一个贯穿方形槽(11)底面和下模(I)底面的通孔(13); 中模(2)由两个第一模条(21)和多个第二模条(22)组装而成,第一模条(21)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模条(22)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模条(21)和第二模条(22)之间或相邻两个第二模条(22)之间进行配合组装并形成模孔,所述模孔在S平面上投影和型腔(12)在S平面上投影重合,中模(2)可拆卸安装在方形槽(11)中; 所述上模、中模(2)与下模(I)组装配合形成模腔; 脱模板(3)包括面板(31)和多个设置在面板上的顶杆(32),面板(31)在S平面上投影处于所述下模(I)底面在S平面上投影范围内,方形槽(12)底面在S平面上投影处于面板(31)在S平面上投影范围内,顶杆(32)在Z轴上长度大于通孔(13)在Z轴上的长度,顶杆(32)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通孔(13)径向截面面积,顶杆(32)的数量等于或小于通孔(13)的数量,多个顶杆(32)可同时顶入通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易于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杆(32)的径向截面面积与通孔(13)径向截面面积比为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易于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杆(32)在Z轴上长度与通孔(13)在Z轴上的长度比为4:3。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957293SQ20142022175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汪德成, 陈爱明 申请人:宁国中奕橡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