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6132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包括其内腔中设置螺杆的机筒,包覆所述机筒的岩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还具有通过双层体壁构成充满导热油的外腔、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循环控温机的出口和进口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油循环控温机提供的热量通过导热油与机筒全方位接触,接触面积最大,传导效率最高,热传导最均匀,从而使塑料颗粒熔融均匀,实际温度不会超过设定温度,造成机筒的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忽高忽低,并且停机后再次加温迅速;而且,由于机筒的夹层里面为导热油,没有腐蚀性,可提高机筒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挤塑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挤塑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形状的螺杆,在加热的机筒中旋转,将由料斗中送来的塑料向前挤压,使塑料均匀地塑化即熔融,通过机头和不同形状的模具,使塑料挤压成连续性的所需要各种形状的塑料层。使塑料颗粒熔融是在挤塑机机筒内完成的,经过螺杆的旋转作用,使塑料由颗粒状固体变为可塑性的粘流体。塑料在塑化阶段获得热量的来源有两个方面:起初的热量需要从机筒外部获得;当正常开车后,热量的取得则是由螺杆旋转物料在压缩,剪切、搅拌过程中与机筒内壁的摩擦和物料分子间的内摩擦而产生的。目前,塑料行业的螺杆挤出机起初热量的获得普遍采用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机筒上。发热元件与机筒接触越紧密、接触面积越大,传导效率越高,但是实际中发热元件与机筒接触不可能无缝覆盖,必然存在热传导不均匀的状况,从而导致塑料颗粒熔融不均和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同时当机筒的实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必须由机筒的水夹层通水冷却,这样导致机筒的温度迅速下降,造成机筒的温度忽高忽低,并且停机后再次加温将消耗大量电能;而且,由于机筒的水夹层里面的水必然对机筒材料有一定的腐蚀性,影响机筒的使用寿命。
[0003]为此,研究一种工艺简便、结构合理、高效节能的挤塑机加热装置就成为挤塑机行业的挑战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与机筒无缝接触、机筒温度相对恒定、升温降温迅速、热损耗低的挤塑机加热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其内腔20中设置螺杆I的机筒2,包覆所述机筒2的岩棉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2还具有通过双层体壁构成充满导热油的外腔23、进油口 21和出油口 22,进油口 21和出油口 22与油循环控温机的出口和进口相连。
[0006]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机筒2的外腔23内、双层体壁的内层体壁上设置扰流板24,所述扰流板24从出油口 22螺旋状向进油口 21方向盘绕。
[0007]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机筒2的外壁还设置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所述的岩棉保温层4包覆所述机筒2和所述的加热元件3。
[0008]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磁式加热器。
[0009]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热式加热器。
[0010]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含这种挤塑机加热装置的的挤塑机。
[00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油循环控温机提供的热量通过导热油与机筒全方位接触,接触面积最大,传导效率最高,热传导最均匀,从而使塑料颗粒熔融均匀,实际温度不会超过设定温度,造成机筒的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忽高忽低,并且停机后再次加温迅速;而且,由于机筒的夹层里面为导热油,没有腐蚀性,可提高机筒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方式1:参照图1。
[0016]这种加热装置包括其内腔20中设置螺杆I的机筒2,包覆所述机筒2的岩棉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2还具有通过双层体壁构成充满导热油的外腔23、进油口 21和出油口 22,进油口 21和出油口 22与油循环控温机的出口和进口相连。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油循环控温机提供的热量通过导热油与机筒全方位接触,接触面积最大,传导效率最高,热传导最均匀,从而使塑料颗粒熔融均匀,实际温度不会超过设定温度,造成机筒的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忽高忽低,并且停机后再次加温迅速;而且,由于机筒的夹层里面为导热油,没有腐蚀性,可提高机筒的使用寿命。
[0018]实施方式2:参照图1、2。
[0019]其他与实施方式I相同,只不过所述机筒2的外腔23内、双层体壁的内层体壁上设置扰流板24,所述扰流板24从出油口 22螺旋状向进油口 21方向盘绕。
[0020]采用该技术方案,该螺旋状扰流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在该点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存在夹角,腔体内流动的导热油形成旋涡涡流,由于在有旋运动中,涡流的运动学性质决定了导热油的微团绕螺旋状扰流板的切线方向旋转,处处与旋涡矢量相切,相当于有无限个流体的微团在大的旋涡涡流内自旋、碰撞扰流板,大大提高了热传导和热交换效率。
[0021]实施方式3:参照图1、2。
[0022]其他与实施方式2相同,只不过机筒2的外壁还设置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所述的岩棉保温层4包覆所述机筒2和所述的加热元件3。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磁式加热器。
[0023]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电磁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给导热油,再通过导热油传导给机筒2内层体壁,因此机筒的温度变化更加平稳,更加不会忽高忽低。两种加热方式的叠加,可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
[0024]实施方式4:参照图1、2。
[0025]其他与实施方式3相同,只不过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热式加热器。
[0026]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包括其内腔(20)中设置螺杆(I)的机筒(2),包覆所述机筒(2)的岩棉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2)还具有通过双层体壁构成充满导热油的外腔(23)、进油口(21)和出油口(22),进油口(21)和出油口(22)与油循环控温机的出口和进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2)的外腔(23)内、双层体壁的内层体壁上设置扰流板(24),所述扰流板(24)从出油口(22)螺旋状向进油口(21)方向盘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2)的外壁还设置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所述的岩棉保温层(4)包覆所述机筒(2)和所述的加热元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磁式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热式加热器。
6.包含权利要求1、2、4、5任一所述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的的挤塑机。
【文档编号】B29C47/82GK204019958SQ20142045484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车德宁 申请人:烟台德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