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292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汽车保险杠一般包括横梁、连接在横梁两端的吸能盒和位于横梁与吸能盒外侧的盖板,横梁上还设置有支架和牵引环,支架用以将保险杠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牵引环用以在汽车故障时与拖车连接。目前,制造汽车保险杠的材料仍然以聚氨酯弹性体、abs等材料为主,聚氨酯弹性体、abs等材料有效的促进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但生产制造工艺繁琐,且产品存在价格昂贵、表面不美观、性能上具有一定程度欠缺等问题,使得氨酯弹性体、abs等材料制成的汽车保险杠在经济性和安全性上均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现在在一些高端车系上,由铝合金材料制做的汽车保险杠应用越来越多,铝合金材料因其在缓冲外界冲击力和降低车身重量等方面性能优异,因此正成为汽车保险杠的理想材料。但是用铝合金材料制造汽车保险杠的生产工艺目前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造价较高、生产效率较低、性能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等问题。当今,注塑成型工艺向着缩短注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方向发展,一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注塑模具注塑过程中采用了增加塑化能力,缩短注射时间,加快模板移动速度等,另外,还采取了有关注塑模具注射方式的改进,合模方式的改进,冷却效率方法的改变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增大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具体步骤为:

(1)模具准备:使用超声波清洗仪将模具表面与模具承载的操作平台清洗干净,随后使用乙醇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使用脱模剂沿着顺时针方向均匀涂刷,涂刷后采用干净的棉纱布擦洗;

(2)铺设预制:在模具的内腔中预先放置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入硅胶树脂后,在42-50℃、10-20mpa下,通过注射针管注入和浸透碳纤维增强材料;

(3)原料预处理:选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和二氧化碳进行熔化,接着将熔融状态的上述混合物经过喷嘴注射到模具内腔;

(4)注塑:将热塑性材料放入注塑机,注射筒的加热温度为340-360℃,注射速度为40-60cm3/s,注射压力为50-60mpa,冷却至室温;

(5)横梁模压:将硅铝合金铸锭加热至920-980℃,挤压模具加热至1100-1200℃,挤压筒加热至1050-1100℃,挤压系数为18.5-19.5,挤压速度为5.0-6.0m/min;

(6)吸能盒模压:将镁铝合金铸锭加热至520-600℃,挤压模具加热至650-750℃,挤压筒加热至600-650℃,挤压系数为25.0-26.0,挤压速度为5.0-6.0m/min;

(7)盖板模压:将钨钢铸锭加热至750-800℃,挤压模具加热至850-900℃,挤压筒加热至800-850℃,挤压系数为32.0-33.0,挤压速度为4.0-5.0m/min;

(8)脱模固化:检验合格后,进行脱模并在烘箱中固化12h,温度为120-180℃;

(9)表面处理:对产品表面进行抛光和喷砂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在46℃、15mpa下,通过注射针管注入和浸透碳纤维增强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所述注射筒的加热温度为350℃,注射速度为50cm3/s,注射压力为55mpa。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所述将硅铝合金铸锭加热至950℃,挤压模具加热至1150℃,挤压筒加热至1080℃,挤压系数为19.0,挤压速度为5.5m/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6)中所述将镁铝合金铸锭加热至560℃,挤压模具加热至700℃,挤压筒加热至630℃,挤压系数为25.5,挤压速度为5.5m/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7)中所述将钨钢铸锭加热至780℃,挤压模具加热至870℃,挤压筒加热至830℃,挤压系数为32.5,挤压速度为4.5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保险杠的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制件生产成本低、成品的质量与品质瑕疵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具体步骤为:

(1)模具准备:使用超声波清洗仪将模具表面与模具承载的操作平台清洗干净,随后使用乙醇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使用脱模剂沿着顺时针方向均匀涂刷,涂刷后采用干净的棉纱布擦洗;

(2)铺设预制:在模具的内腔中预先放置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入硅胶树脂后,在42℃、10mpa下,通过注射针管注入和浸透碳纤维增强材料;

(3)原料预处理:选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和二氧化碳进行熔化,接着将熔融状态的上述混合物经过喷嘴注射到模具内腔;

(4)注塑:将热塑性材料放入注塑机,注射筒的加热温度为340℃,注射速度为40cm3/s,注射压力为50mpa,冷却至室温;

(5)横梁模压:将硅铝合金铸锭加热至920℃,挤压模具加热至1100℃,挤压筒加热至1050℃,挤压系数为18.5,挤压速度为5.0m/min;

(6)吸能盒模压:将镁铝合金铸锭加热至520℃,挤压模具加热至650℃,挤压筒加热至600℃,挤压系数为25.0,挤压速度为5.0m/min;

(7)盖板模压:将钨钢铸锭加热至750℃,挤压模具加热至850℃,挤压筒加热至800℃,挤压系数为32.0,挤压速度为4.0m/min;

(8)脱模固化:检验合格后,进行脱模并在烘箱中固化12h,温度为120℃;

(9)表面处理:对产品表面进行抛光和喷砂处理。

实施例2

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具体步骤为:

(1)模具准备:使用超声波清洗仪将模具表面与模具承载的操作平台清洗干净,随后使用乙醇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使用脱模剂沿着顺时针方向均匀涂刷,涂刷后采用干净的棉纱布擦洗;

(2)铺设预制:在模具的内腔中预先放置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入硅胶树脂后,在46℃、15mpa下,通过注射针管注入和浸透碳纤维增强材料;

(3)原料预处理:选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和二氧化碳进行熔化,接着将熔融状态的上述混合物经过喷嘴注射到模具内腔;

(4)注塑:将热塑性材料放入注塑机,注射筒的加热温度为350℃,注射速度为50cm3/s,注射压力为55mpa,冷却至室温;

(5)横梁模压:将硅铝合金铸锭加热至950℃,挤压模具加热至1150℃,挤压筒加热至1080℃,挤压系数为19.0,挤压速度为5.5m/min;

(6)吸能盒模压:将镁铝合金铸锭加热至560℃,挤压模具加热至700℃,挤压筒加热至630℃,挤压系数为25.5,挤压速度为5.5m/min;

(7)盖板模压:将钨钢铸锭加热至780℃,挤压模具加热至870℃,挤压筒加热至830℃,挤压系数为32.5,挤压速度为4.5m/min;

(8)脱模固化:检验合格后,进行脱模并在烘箱中固化12h,温度为150℃;

(9)表面处理:对产品表面进行抛光和喷砂处理。

实施例3

一种新型安全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具体步骤为:

(1)模具准备:使用超声波清洗仪将模具表面与模具承载的操作平台清洗干净,随后使用乙醇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使用脱模剂沿着顺时针方向均匀涂刷,涂刷后采用干净的棉纱布擦洗;

(2)铺设预制:在模具的内腔中预先放置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入硅胶树脂后,在50℃、20mpa下,通过注射针管注入和浸透碳纤维增强材料;

(3)原料预处理:选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和二氧化碳进行熔化,接着将熔融状态的上述混合物经过喷嘴注射到模具内腔;

(4)注塑:将热塑性材料放入注塑机,注射筒的加热温度为360℃,注射速度为60cm3/s,注射压力为60mpa,冷却至室温;

(5)横梁模压:将硅铝合金铸锭加热至980℃,挤压模具加热至1200℃,挤压筒加热至1100℃,挤压系数为19.5,挤压速度为6.0m/min;

(6)吸能盒模压:将镁铝合金铸锭加热至600℃,挤压模具加热至750℃,挤压筒加热至650℃,挤压系数为26.0,挤压速度为6.0m/min;

(7)盖板模压:将钨钢铸锭加热至800℃,挤压模具加热至900℃,挤压筒加热至850℃,挤压系数为33.0,挤压速度为5.0m/min;

(8)脱模固化:检验合格后,进行脱模并在烘箱中固化12h,温度为180℃;

(9)表面处理:对产品表面进行抛光和喷砂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