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287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具有输送和混练双重效果的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属塑料挤出机部件总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的加工过程,是靠螺杆的旋转运动推动塑料原料趋向于向前的直线运动,称作挤出过程,通过模具生产出不同形状的塑料制品。现有技术中,致力于研究如何在外部热源的配合下,高效的输送与塑化挤出。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输送效率,除了变化螺杆形式外,最直接的方法是提高转速,而提高了转速又使得塑料在螺杆螺筒中的停留时间缩短而影响塑化质量。为不影响塑化质量,势必要加大长径比。几十年前早期的长径比通常是20:1左右,技术进步到今天,已经发展到通常的33:1左右。虽然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某些产品的需要。从而出现了在需要高产量挤出时,不得不采用两台或多台共挤的情况,其结果是能耗和加工成本大幅提高,既造成浪费又占地面积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具有输送和混练双重效果的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在结构设计上,本申请采用是反向思维结构,其输料机理完全与常规相反,是变主动为被动的送料形式。其结构为:主螺纹为左旋设计。前端通过分流锥和分流盘的左螺纹固定连接于主螺筒(附图2)上,形成静态螺杆。后端通过滑动推力套滑动连接于母螺杆上,起定位和止推作用。其输送机理是:来自母螺杆的熔融的塑料原料,从右端向左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该料以主动力形式出现,可视其为“螺母”。因左旋的螺杆为固定式,则逆时针旋转的“螺母”便向前(左方向)运动。理论上,这种向前的螺纹的推力和运动速度等同于常规设置。

技术方案:一种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子螺杆主螺纹为左旋设计,前端通过分流锥和分流盘的左螺纹固定连接于主螺筒上形成静态螺杆,后端通过滑动推力套滑动连接于母螺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子螺杆固定且两端有支点的设计,在相同材料和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可增大螺杆的抗弯、抗扭能力;二是子螺杆强度的提升给增加螺槽深度提供了条件,因为常规螺杆受压缩比的限制,使螺槽深度不可能再加深,而螺槽深度的加深,意味着产量的提升,因产量与环体积成正比;三是常规螺杆的混练段只注重混练少有输送,混练元件占用了长径比,加长了螺杆的悬臂长度,而本申请因子螺杆的长度远长于常规螺杆的混练段,在输送的同时可大幅提升混练效果,因此具有输送与混练的双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的结构示意图,1-1分流锥,1-2分流盘,3子螺杆,4母螺杆,5滑动推力套。

图2是由图1构成的反刍式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模具或过渡器,2整流器,3子螺杆,4母螺杆,5滑动推力套,6加热器,7主螺筒,8加料座,9推力轴承,10减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一种反刍式挤出机子螺杆,子螺杆主螺纹为左旋设计,前端通过分流锥1-1和分流盘1-2的左螺纹固定连接于主螺筒7上形成静态螺杆,后端通过滑动推力套5滑动连接于母螺杆4上。其子螺杆输送方法,来自母螺杆4的熔融的塑料原料,从右端向左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该料以主动力形式出现,可视其为“螺母”。因左旋的螺杆为固定式,则逆时针旋转的“螺母”便向前(左方向)运动。

子螺杆3的长度是常规螺杆混练段长度的3倍以上,子螺杆螺槽深度是常规螺杆的2倍以上。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