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12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加工模具,具体说是对宽断面车顶条的不锈钢骨架进行表面PVC涂覆的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顶条是用于填充汽车顶部与两侧框架间缝隙的压条,其骨架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包覆有PVC材料。根据不同的车型和款式,车顶条的宽度也有很大区别。

目前,在汽车配件的加工行业中,用于对车顶条的不锈钢骨架进行PVC包覆的挤出模具均为平面加分级台阶的供料式模具。这种模具都包括口模和底模,口模和底模均为板状且呈上下重叠放置;口模的中部有呈窄条状且上下贯通的出料腔,底模的中部有呈窄条状且上下贯通的进料腔,出料腔和进料腔的位置对应,使得口模和底模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料进出通道;口模下表面在出料腔的纵向两侧均加工有凹槽,两个凹槽远离出料腔的一端对应的底模上均有通孔,使得口模与底模配合时,两组通孔、凹槽形成两个与出料腔连通的流道。使用时,利用送料机构将车顶条的不锈钢骨架从该模具的进料腔送入模具。同时,向底模的两个通孔内挤入液态状的PVC材料,PVC材料经过通孔及口模的凹槽后,在出料腔的下口处与不锈钢骨架接触并粘附在不锈钢骨架的表面。这样,不锈钢骨架在匀速经过模具内部的过程中,液态状的PVC材料就能够均匀的涂覆在不锈钢骨架的表面。最终,从该模具出料腔送出的表面涂覆有PVC材料的不锈钢骨架,经过加热或其它干燥方式,就得到了半成品的车顶条。

然而,根据不同的车型或款式,车顶条的宽度尺寸存在很大差异。当车顶条的宽度尺寸较大(50mm以上)时,利用上述模具对不锈钢骨架进行供料涂覆的均匀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出料腔下口对应的流道口径固定,液态状的PVC材料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直接与不锈钢骨架接触,在不锈钢骨架上与该流道口径等宽的位置处PVC材料能够均匀的涂覆,超出流道口径外的部分就需要PVC材料通过自由流动进行涂覆。这样,挤出后的车顶条表面就会出现线纹,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明暗纹。同时,由于不锈钢骨架的宽度较大,在挤出过程中,受到PVC材料的挤压力作用,不锈钢骨架的弯曲部容易变形,使得成品车顶条的弧度受到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采用该模具对宽断面车顶条的不锈钢骨架进行挤出加工,供料涂覆的均匀性较好,成品车顶条的表面不会出现线纹或明暗纹,不锈钢骨架不易变形,成品车顶条的弧度不受任何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包括口模和底模,口模和底模均为板状且呈上下重叠放置。所述口模的中部有呈窄条状且上下贯通的出料腔,底模的中部有呈窄条状且上下贯通的进料腔,出料腔和进料腔的位置对应,使得口模和底模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料进出通道。所述口模下表面在出料腔的纵向两侧均加工有凹槽,两个凹槽远离出料腔的一端对应的底模上均有通孔,使得口模与底模配合时,两组通孔、凹槽形成两个与出料腔连通的流道。其特点是所述进料腔上口的纵向两侧对应的底模上均有向上的凸筋,凸筋的外侧面均呈斜面,所述出料腔下口的纵向两侧均加工成斜面,使得口模与底模配合时,底模凸筋的外侧面与口模出料腔下口的斜面间形成连通口模凹槽与出料腔的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槽对应出料腔一端的深度均小于另一端。这样使得由口模凹槽和底模形成的流道对应出料腔一端的口径小于其它部分。PVC材料由底模通孔进入流道后,其流量受到流道口径缩小的挤压限制而逐渐扩大,可确保PV材料在进入出料腔涂覆前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料腔一侧的口模凹槽与对应的底模通孔形成的流道为表面PVC流道,另一侧的口模凹槽与对应的底模通孔形成的流道为底料PVC流道;所述口模上两个凹槽靠近出料腔的一端均有向下的窄凸台,表面PVC流道对应的口模凹槽底部呈斜面状,底料PVC流道对应的口模凹槽中部有向下的宽凸台,窄凸台、宽凸台与底模的上表面间均有间隙。窄凸台可以进一步缩小流道口径,使得PVC材料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也可减少PVC材料涂覆量。在底料PVC流道增加设置宽凸台,可在满足车顶条挤出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不锈钢骨架背面的PVC材料涂覆量。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在进料腔上口纵向两侧对应的底模上均有向上的凸筋,凸筋的外侧面均呈斜面,所述出料腔下口的纵向两侧均加工成斜面,使得口模与底模配合时,底模凸筋的外侧面与口模出料腔下口的斜面间形成连通口模凹槽与出料腔的流道。使用时,当液态状的PVC材料流经底模通孔、口模凹槽后,受到凸筋外侧面的阻力拐道后进入出料腔。在此过程中,凸筋的外侧面能够起到缓冲PVC材料的作用,PVC材料能够沿着凸筋的外侧面均匀散开,流进出料腔下口的PVC材料能够均匀的涂覆在不锈钢骨架的表面,使得挤出后的车顶条表面不会出现线纹或明暗纹。同时,凸筋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小PVC材料的挤压力,使得宽断面不锈钢骨架的受力减小,不锈钢骨架不易变形,成品车顶条的弧度也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包括口模1和底模9,口模1和底模9均为板状且呈上下重叠放置。所述口模1的中部有呈窄条状且上下贯通的出料腔4,底模9的中部有呈窄条状且上下贯通的进料腔8,出料腔4和进料腔8的位置对应,使得口模1和底模9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料进出通道。所述口模1下表面在出料腔4的纵向两侧均加工有凹槽2,两个凹槽2远离出料腔4的一端对应的底模9上均有通孔5,使得口模1与底模9配合时,两组通孔5、凹槽2形成两个与出料腔4连通的流道。所述凹槽2对应出料腔4一端的深度均小于另一端,使得由口模1凹槽2和底模9形成的流道对应出料腔4一端的口径小于其它部分。所述进料腔8上口的纵向两侧对应的底模9上均有向上的凸筋3,凸筋3的外侧面均呈斜面,所述出料腔4下口的纵向两侧均加工成斜面,使得口模1与底模9配合时,底模9凸筋3的外侧面与口模1出料腔4下口的斜面间形成连通口模1凹槽2与出料腔4的流道。

所述出料腔4一侧的口模1凹槽2与对应的底模9通孔5形成的流道为表面PVC流道,另一侧的口模1凹槽2与对应的底模9通孔5形成的流道为底料PVC流道。所述口模1上两个凹槽2靠近出料腔4的一端均有向下的窄凸台7,表面PVC流道对应的口模1凹槽2底部呈斜面状,底料PVC流道对应的口模1凹槽2中部有向下的宽凸台6,窄凸台7、宽凸台6与底模9的上表面间均有间隙。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宽断面车顶条挤出模具装配到相应设备上,然后利用输送装置将成型的不锈钢骨架10由该模具底模9的进料腔8匀速送入。同时,将液态状的PVC材料11分别注入表面PVC流道和底料PVC流道。表面PVC流道内的PVC材料11在流经底模9通孔5、口模1凹槽2后,受到窄凸台7的挤压限制,呈均匀的分布状态,然后再受到凸筋3外侧面的阻力拐道后进入出料腔4。底料PVC流道内的PVC材料11在流经底模9通孔5后进入口模1凹槽2,受到宽凸台6和窄凸台7的两次挤压限制,呈均匀的分布状态,然后再受到凸筋3外侧面的阻力拐道后进入出料腔4。底料PVC流道与表面PVC流道相比,其对应的口模1凹槽2内增加设置了宽凸台6,这样可以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不锈钢骨架10底面的PVC涂覆量,节省材料。凸筋3的外侧面能够起到缓冲PVC材料11的作用,PVC材料11能够沿着凸筋3的外侧面均匀散开,流进出料腔4下口的PVC材料11能够均匀的涂覆在不锈钢骨架10的表面,使得挤出后的车顶条表面不会出现线纹或明暗纹。同时,凸筋3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小PVC材料11的挤压力,使得宽断面不锈钢骨架10的受力减小,不锈钢骨架10不易变形,成品车顶条的弧度也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