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7942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现有的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设定的预加热程序为封闭式结构,当加热通道内部的加热液温度低于一定温度后排出重新注入,这样会影响塑料的预加热效率和效果,未完全加热的废旧聚丙烯塑料会对后面的设备造成损坏,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设定的预加热程序为封闭式结构,当加热通道内部的加热液温度低于一定温度后排出重新注入,这样会影响塑料的预加热效率和效果,未完全加热的废旧聚丙烯塑料会对后面的设备造成损坏,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包括注塑机主体,所述注塑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且注塑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塑料通道,所述塑料通道的外圈设置有注塑加热通道,所述注塑加热通道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液加热仓,所述加热液加热仓的一侧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上设置有加热液增压管,所述加热液加热仓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塑料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所述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的一侧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刀片,所述注塑机主体的底部与出料通道对应位置设置有注塑口。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与注塑机主体通过密封外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塑加热通道的外圈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液加热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加热液加热仓的上方安装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注塑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转轴与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够保证废旧塑料预加热效果的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塑料通道的外部设置有注塑加热通道,注塑加热通道为开放式结构,一端设置有回流管,另一端设有加热液增压管,能够将加热液源源不断的输送和输出,保证加热液的温度和预热效果,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内部预热后的塑料液体进入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为垂直结构,下料更加顺畅和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通道;2、螺旋刀片;3、转轴;4、注塑口;5、增压泵;6、加热液增压管;7、加热装置;8、温度传感器;9、加热液加热仓;10、回流管;11、入料口;12、密封外壳;13、注塑机主体;14、塑料通道;15、注塑加热通道;16、保温层;17、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包括注塑机主体13,注塑机主体13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11,且注塑机主体13的内部设置有塑料通道14,塑料通道14的外圈设置有注塑加热通道15,注塑加热通道15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液加热仓9,加热液加热仓9的一侧设置有增压泵5,增压泵5上设置有加热液增压管6,加热液加热仓9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流管10,塑料通道14的一侧设置有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17,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17的一侧设置有出料通道1,出料通道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螺旋刀片2,注塑机主体13的底部与出料通道1对应位置设置有注塑口4。

入料口11与注塑机主体13通过密封外壳12连接,注塑加热通道15的外圈设置有保温层16,加热液加热仓9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且加热液加热仓9的上方安装有加热装置7,注塑机主体13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转轴3与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废旧聚丙烯塑料注塑装置按正常程序安装好后,首先塑料通过入料口11进入塑料通道14的内部,注塑加热通道15的内部充满加热液,同时加热液为流动状态,加热液加热仓9内部温度最高的加热液在增压泵5的作用下通过加热液增压管6进入注塑加热通道15的内部然后通过回流管10回流至加热液加热仓9的内部重新加热,保温层16起到隔热保温作用,预热后的塑料进入废旧聚丙烯塑料储仓17内部,螺旋刀片2在粉碎塑料的同时将其通过注塑口4排入注塑模具中。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