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发泡自动调节模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3420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发泡自动调节模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发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发泡自动调节模宽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聚氨酯发泡设备,在发泡时,只能选择一种模具宽度进行发泡,当有多条不同模宽的海绵需要连续生产时,必须停机,调整模具宽度,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发泡工作,这样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对原材料的浪费较严重,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发泡自动调节模宽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海绵发泡自动调节模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模具、模具支架、支架面板、移动装置、调宽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发泡模具设于模具支架顶端,所述支架面板设于发泡模具底端,所述支架面板与模具支架顶端一侧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设于模具支架内,所述移动装置顶端与发泡模具连接,所述调宽装置通过模具支架下侧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调宽装置电连;

其中,所述发泡模具包括:模具侧板、底板和模具折弯侧板,所述模具侧板与支架面板垂直连接,所述底板设于支架面板上,所述模具折弯侧板通过底板与模具侧板连接,所述模具侧板、底板和模具折弯侧板组成发泡模具槽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模具折弯侧板包括:竖板和平板,所述竖板与模具侧板对称设置,所述竖板与移动装置顶端连接,所述平板与竖板垂直连接,所述平板与支架面板在一个水平面,所述平板与底板底端触接。

进一步,所述模具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钢梁、第二连接钢梁和钢板加强筋,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称设于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在一个水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顶端设有钢板加强筋,所述钢板加强筋一侧与第一侧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侧立板、轮轴、滚轮和螺纹孔,所述移动侧立板顶端与竖板连接,所述移动侧立板下段设于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之间,所述轮轴中段与移动侧立板下侧连接,所述轮轴设于钢板加强筋之间,所述滚轮与轮轴两端对称连接,所述滚轮与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顶端触接,所述螺纹孔设于移动侧立板下侧。

进一步,所述调宽装置包括:电机装置和螺杆,所述电机装置设于第二侧板外侧下方,所述电机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螺杆水平设于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之间,所述螺杆一端通过第二侧板与电机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通过螺纹孔与第一侧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泡模具上添加一套自动控制模宽的装置,在海绵生产过程中,当一条海绵发泡结束时,通过自动模宽控制装置自动调整模具的宽度,在不用停机的条件下,生产出不同宽幅的海绵,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泡头、泡尾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发泡模具100、模具侧板110、底板120、模具折弯侧板130、竖板131和平板132。

模具支架200、第一侧板210、第二侧板220、第一连接钢梁230、第二连接钢梁240、钢板加强筋250和支架面板300。

移动装置400、移动侧立板410、轮轴420、滚轮430和螺纹孔440。

调宽装置500、电机装置510、螺杆520和控制系统6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海绵发泡自动调节模宽装置包括:发泡模具100、模具支架200、支架面板300、移动装置400、调宽装置500和控制系统600,发泡模具100设于模具支架200顶端,支架面板300设于发泡模具100底端,支架面板300与模具支架200顶端一侧连接,移动装置400设于模具支架200内,移动装置400顶端与发泡模具100连接,调宽装置500通过模具支架200下侧与移动装置400连接,控制系统600与调宽装置500电连;

其中,发泡模具100包括:模具侧板110、底板120和模具折弯侧板130,模具侧板110与支架面板300垂直连接,底板120设于支架面板300上,模具折弯侧板130通过底板120与模具侧板110连接,模具侧板110、底板120和模具折弯侧板130组成发泡模具100槽型结构。

模具折弯侧板130包括:竖板131和平板132,竖板131与模具侧板110对称设置,竖板131与移动装置400顶端连接,平板132与竖板131垂直连接,平板132与支架面板300在一个水平面,平板132与底板120底端触接。

模具支架200包括:第一侧板210、第二侧板220、第一连接钢梁230、第二连接钢梁240和钢板加强筋250,第一侧板210和第二侧板220对称设于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两端,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在一个水平面,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顶端设有钢板加强筋250,钢板加强筋250一侧与第一侧板210垂直连接。

移动装置400包括:移动侧立板410、轮轴420、滚轮430和螺纹孔440,移动侧立板410顶端与竖板131连接,移动侧立板410下段设于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之间,轮轴420中段与移动侧立板410下侧连接,轮轴420设于钢板加强筋250之间,滚轮430与轮轴420两端对称连接,滚轮430与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顶端触接,螺纹孔440设于移动侧立板410下侧。

调宽装置500包括:电机装置510和螺杆520,电机装置510设于第二侧板220外侧下方,电机装置510与控制系统600电连接,螺杆520水平设于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之间,螺杆520一端通过第二侧板220与电机装置510传动连接,螺杆520另一端通过螺纹孔440与第一侧板210转动连接。

一般的聚氨酯发泡设备,在发泡时,只能选择一种模具宽度进行发泡,当有多条不同模宽的海绵需要连续生产时,必须停机,调整模具宽度,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发泡工作,这样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对原材料的浪费较严重,增加了生产成本。

通过控制系统600输入相关尺寸及启动调整时间等数据,被启动的电机装置510驱动螺杆520转动,螺纹孔440在螺杆520的转动下,对移动侧立板410产生推拉动力,滚轮430在第一连接钢梁230和第二连接钢梁240的顶端以及由钢板加强筋250所形成的滑道上配合移动侧立板410移动,移动侧立板410移动时,与其一体结构的模具折弯侧板130同步移动,对发泡模具100的要求宽度进行调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