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609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母粒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色母粒时,在主料(载体树脂)和辅料按工艺要求配比之后,在混料筒中干混3~5分钟,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现有技术中将原料加入混料筒时,通常将物料袋悬挂在混料筒的上方,使物料袋袋口朝下,并将物料袋的袋口部装入混料筒的进料口内,原料在重力作用下由进料口进入混料筒内,但是在加注原料的过程中,原料常常会在袋口处发生堵塞,进而不能顺利的进行原料加注工作,因此在原料堵塞后需对物料袋的袋身进行拍打以辅助下料,现有技术中此操作完全由人工操作完成,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该装置在色母料原料下料过程中,由摆转气缸带动拍打板持续拍打物料袋,以防止原料在物料袋的袋口处发生堵塞,省去了人工拍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包括设于混料筒上方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供物料袋的袋口部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混料筒顶部的进料口正对,所述通道处设置有用于收紧物料袋的袋口部的袋口收紧装置;所述架体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拍打板,所述各拍打板的下端与所述架体相铰接,所述各拍打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拍打板绕其铰接处来回摆动的摆转气缸,所述摆转气缸的上端与固定在所述拍打板上的第一铰接座铰接,下端与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二铰接座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袋口收紧装置包括两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夹板和设置在所述通道两侧的驱动气缸,所述两夹板受所述驱动气缸驱动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两夹板上下相邻设置,所述两夹板彼此靠近的一端中部相对位置处设有收紧缺口,所述收紧缺口的宽度自开口向内部逐渐减小,物料袋的袋口部由两收紧缺口之间经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两个上下相邻设置的限位滑槽,所述两夹板分别设于所述限位滑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紧缺口的形状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半圆形或者V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架体上部设置有环绕所述通道设置的环形围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紧缺口开口处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料筒的上端设置有围绕所述进料口的环形挡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料筒顶端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的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架体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拍打板,物料袋置于两拍打板内侧之间,在下料过程中,两拍打板在其外侧设置的摆转气缸的带动下持续拍打物料袋,袋口处的原料受到振动后能防止原料在袋口堵塞,确保了原料加注工作顺畅进行。(2)在混料筒的进料口上方设置上述袋口收紧装置,当需要停止加注原料时,通过驱动气缸带动两夹板相互靠近并将袋口夹紧,使原料停止下落,并且因为两夹板上设置的收紧缺口的宽度自开口向内部逐渐减小,所以两夹板在靠近过程中,两收紧缺口能使袋口部逐渐聚拢在一起,收紧效果更好,当需继续加注原料时,通过驱动气缸带动两夹板彼此远离后袋口敞开继续下料。(3)本实用新型中的色母粒生产用物料袋袋口收紧装置,两夹板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只能在限位滑槽中前进和后退,增加了夹板在安装以及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固性。(4)本实用新型中的色母粒生产用物料袋袋口收紧装置,通道处环绕设置有环形围板,混料筒的上端设置有围绕所述进料口的环形挡板,在原料加注完成,需将物料袋袋口从所述混料筒上的进料口中取出并通过所述通道取出时,环形挡板与环形围板起到了阻挡作用,防止了粘附在袋口处的原料四处散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袋口收紧装置安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两夹板处于彼此远离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两夹板处于彼此靠近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板安装在限位滑槽内时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混料筒;2-架体;3-物料袋;4-通道;5-拍打板;6-摆转气缸;7-夹板;8-驱动气缸;9-收紧缺口;10-限位滑槽;11-环形围板;12-环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色母粒生产用下料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设于混料筒1上方的架体2,所述架体2上设有供物料袋3的袋口部穿过的通道4,所述通道4为圆形或者方形,所述通道4与所述混料筒1顶部的进料口正对,所述通道4处设置有用于收紧物料袋3的袋口部的袋口收紧装置;所述架体2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拍打板5,所述各拍打板5的下端与所述架体2相铰接,所述各拍打板5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拍打板5绕其铰接处来回摆动的摆转气缸6,所述摆转气缸6的上端与固定在所述拍打板5上的第一铰接座铰接,下端与固定在所述架体2上的第二铰接座铰接。采用此结构,架体2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拍打板5,物料袋3置于两拍打板5内侧之间,在下料过程中,两拍打板5在其外侧设置的摆转气缸6的带动下持续拍打物料袋3,袋口处的原料受到振动后能防止原料在袋口堵塞,确保了原料加注工作顺畅进行。

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袋口收紧装置包括两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架体2上的夹板7和设置在所述通道4两侧的驱动气缸8,所述两夹板7受所述驱动气缸8驱动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两夹板7上下相邻设置,所述两夹板7彼此靠近的一端中部相对位置设有收紧缺口9,所述收紧缺口9开口处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4的直径,所述收紧缺口9的宽度自开口向内部逐渐减小,物料袋3的袋口部由两收紧缺口9之间经过。在混料筒1的进料口上方设置上述袋口收紧装置,当需要停止加注原料时,通过驱动气缸8带动两夹板7相互靠近并将袋口夹紧,使原料停止下落,并且因为两夹板7上设置的收紧缺口9的宽度自开口向内部逐渐减小,所以两夹板7在靠近过程中,两收紧缺口9能使袋口部逐渐聚拢在一起,收紧效果更好,当继续加注原料时,通过驱动气缸8带动两夹板7彼此远离后袋口敞开继续下料;上述方案中,因为夹板7上收紧缺口9处的形状直径大于通道4的直径,夹板7在驱动气缸8的推动下互相接近挤压袋口时,能确保经过通道4部分的袋口部能全面被挤压,确保收紧效果。

再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架体2上设置有两个上下相邻设置的限位滑槽10,所述两夹板7分别设于所述限位滑槽10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两夹板7在驱动气缸8的作用下只能在限位滑槽10中左右移动,增加了夹板7安装及移动过程中的稳固性。

再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收紧缺口9的形状为半圆形,作为变形,所述收紧缺口9的形状还可设为等腰梯形或者V形。

再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架体2上部设置有环绕所述通道4设置的环形围板11,所述混料筒1的上端设置有围绕所述进料口的环形挡板12。所述环形围板11焊接固定在架体1上,所述环形挡板12焊接固定在混料筒1进口处,在原料加注完成后,将物料袋3的袋口部从所述混料筒1上的进料口中取出并通过所述通道4时,环形挡板12与环形围板11起到了阻挡作用,防止了粘附在袋口处的原料四处散落。

再进一步,所述混料筒1顶端与所述架体2之间设有间隙。采用此结构,在混料筒设备需临时检修并需将物料袋3从机架位置移开时,所述收紧装置在夹紧袋口位置后,因空隙的存在,使收紧装置下方的物料袋3的袋口处有足够的长度将其扎紧使之停止下料并进行转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