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模具型腔结构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077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型腔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模具型腔结构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消费电子的迅猛发展,3C外壳(背板)等结构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未来5G时代消费类电子外壳等结构设计时,传统金属由于其屏蔽效果,对天线设计带来巨大的挑战,而塑料其先天的低强度、不耐磨限制了其在大尺寸屏幕、超薄领域的应用,另外随着消费审美的提高,传统单一的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也难以打动消费者。

申请号为201510940002.3的专利指出采用PC与无机碳化硅粉末混合的方式制备耐磨的手机外壳,该方案可以提高PC树脂的耐磨性能。因此使用无机粉体与有机树脂复合的方式制备手机外壳的一种选择方式,表面的无机粉体由于其坚硬的特性提供了良好耐磨性,而有机树脂粘结无机粉体提供良好的韧性。因此需要一种注塑模具在注塑过程中使得无机耐磨粒子能够迁移到表面形成致密的耐磨层,而内部保留更多的有机高分子树脂使其能够提供更好断裂韧性,即无机耐磨粒子能够通过牵引的方式在有机高分子树脂中梯度分布,发挥两者不同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型腔结构及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型腔结构,包括公模板和母模板,公模板和母模板构成了手机外壳注塑型腔,在母模板背面设置有中空换热板,换热板内部布置了冷液管道与热液管道,用于给模具快速降温与加热。

优选的,冷液管道与热液管道交替S型布置。

优选的,中空的换热板内部填充石墨粉或者金属导热粉。

优选的,金属导热粉为铝粉或者铜粉。

优选的,金属导热粉的D50为20μm~50μm。

优选的,中空换热板与母模板之间有耐高温导热板。

优选的,在公模板上有多于一个浇道口。

一种快冷快热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包含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型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型腔结构及其模具,该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型腔结构包括公模板和母模板,公模板和母模板构成了手机外壳注塑型腔,在母模板背面设置有中空换热板,换热板内部布置了冷液管道与热液管道分别与外设的冰水机和热水机相连,用于给模具快速降温与加热,中空的换热板内部还填充了石墨粉或者金属导热粉,中空换热板与母模板之间有耐高温导热板。与单一热管与模温机相连的方式比较,相同功率下降温和加热速率远高于单一热管方式,降低了峰值功率需求,从而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也减小对电网的冲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模具型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请参考图1,图1为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模具打开的型腔结构示意图。包括公模板10和母模板11,公模板10和母模板11在分型面贴合后形成密闭型腔为手机外壳注塑型腔。向此型腔内注射熔融的喂料凝固后脱模即可以得到手机背板。在母模板11背面安装有中空换热板13,此中空换热板13内S型布置有冷液管道131与热液管道132,冷夜管道131与外设的冰水机相连提供冷源,热液管道132与外设的蒸汽热源相连提供加热源,其中冰水机与加热源图示未给出,对比设备并无特别要求,普通市售设备即可。在本实例中优选的可以在冷夜管道131与外设的冰水机和热液管道132与外设的蒸汽热源之间分别安装开关,实现冷源流通时无热源,热源流通时无冷源,为了更好实现加热降温效果也可以安装电磁阀开关,设计自控控制程序又微电脑 实现控制。在本实例中,将冷夜管道131与热液管道132分开使用,虽然较单一冷热混用管道与模温机相连方案结构复杂,但是可以在外设设备中设置热源与冷源池,降低了瞬间功率需求,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同时由于本身热源与冷源为急冷急热源因此降低反应时间,瞬间达到加热和降温的作用,可以使模具在注塑过程实现急冷急热多个循环控制。

为了更好的实现换能,在中空换热板13内部还填充了导热粉末,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导热粉末为石墨粉、铝粉或者铜粉,并且优选的金属粉末的中值粒径D50为20μm~50μm之间。选择此粒径金属粉末是由于此粒径粉末制备容易并且表面氧化层少,热导率高。为了进一步降低中空换热板13与母模板11之间的热阻,在两者之间还设置了耐高温导热板12,在本实例中优选的耐高温导热板为石墨板,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换热能力。

由于手机背板属于大尺寸的薄壁件,并且注塑手机背板的喂料的流动性较差,容易形成留痕、欠注等显微缺陷,因此在本实例中优选的在公模板10上的流道101设计成两个对称的浇道口,分别从两个位置对型腔内部填充熔融喂料,减小了注塑压力,提高注射效果。

将上述的快冷快热注塑手机背板模具型腔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模具其他部分配合使用,例如公模固定板、母模固定板、顶出板、顶出杆、限位杆和限位块等,即构成了可以急冷急热的注塑手机背板模具。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情况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