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型水管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098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成型水管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箱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成型水管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水管在经挤出机挤出后,需要通过冷却箱进行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塑料水管在从冷却箱的一端伸出其另一端的过程中,冷却箱内的出水管会对塑料水管进行喷淋降温冷却,在塑料水管还没有运输至对应出水管位置上,出水管一直在出水,该期间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用水在回收后再次利用时,用水含有大量的杂质颗粒,对塑料水管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能有效节约用水并且可回收利用,降低能耗的用于生产水管的冷却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成型水管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体、置于冷却箱体下方的蓄水箱及置于冷却箱体内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和蓄水箱之间的冷却水通过水泵传动,冷却箱体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用于塑料水管导通的活动孔,塑料水管从一端活动孔被送入冷却箱体内经冷却管路对水管喷淋冷却后从另一端活动孔伸出,冷却箱体的箱底上设有和蓄水箱连通的回流管路,冷却管路包括和冷却箱体箱底连通的进水管、架设于箱体边沿上的支流管,支流管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回流管路包括若干立于冷却箱体箱底上的溢流管及一排水管,溢流管的输入端和箱体中线位置平齐,该些溢流管和排水管的输出端上接有和蓄水箱连通的集流管,所述喷头喷淋塑料水管后产生的废水经集流管进入蓄水箱内过滤后重新送至冷却箱体内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各喷头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支流管和水泵之间设有主流管,主流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排水管上接有第四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包括依次连通净水腔室、过滤腔室及废水腔室,所述集流管和废水腔室连通,该废水腔室上和集流管连接的端口上设有第一过滤网件,废水腔室和过滤腔室的连通口上设有第二过滤网件,所述过滤腔室和进水腔室之间构成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和蓄水箱箱顶连接的端部设有和废水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蓄水箱箱底连接的端部设有和净水腔室连通的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精过滤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网件及第二过滤网件结构相同,第一过滤网件包括网架及置于网架内的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网板及第二网板,第一网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第二网板上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均呈锥形状,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的锥口对接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精过滤件包括上滤板及下滤板,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设有过滤布,过滤布由若干涤纶线及丙纶线机织构成,上滤板和下滤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腔室的底部上安置有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内壁上覆有活性炭,过滤通道的一端和废水腔室的连通口连通,另一端上设有圆盘,圆盘上开设有若干圆孔,圆盘的内端上设有筛网。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每个喷头上设置第二电磁阀控制其是否出水,当塑料水管在被运输过程的过程中,在其还未经过路径上的喷头不会出水,进而大大节约了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当需要将冷却箱内的水需要重新更换时,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进水管的启闭。当各别第二电磁阀出现问题,在主流管上的第三电磁阀起到防止用水流出的目的,第三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辅相成确保了用水的进准性,避免了浪费。

回流管路和蓄水箱的配合实现了对用水的回收并重新利用的目的,而且在回收用水后,会对用水进行五次粗细的过滤,提高了用水的质量,杜绝了回收后的用水对塑料水管造成影响。

回流管路当中溢流管的配置,实现冷却箱内的冷却水处于活动状态。蓄水箱内的水位保持和溢流管的端口平齐,即当从喷头对塑料水管喷淋使得蓄水箱内水位抬高时,水会从溢流管进入至蓄水箱回收,该种状态一直持续,使得水循环一直保持,循序渐进,也能缓解过滤件的负荷,进一步提高了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精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冷却箱体1及置于冷却箱体1内的冷却管路,冷却箱体1下方设有蓄水箱2,蓄水箱2上设有水泵4,水泵4和冷却管路连通,箱体1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用于塑料水管1a导通的活动孔,塑料水管1a从一端活动孔被送入冷却箱箱1内经冷却管路对塑料水管1a喷淋冷却后从另一端活动孔伸出。

箱体1箱底上设有和蓄水箱2连通的回流管路,冷却管路包括和箱底连通的进水管31、架设于箱体1边沿上的支流管,支流管上具有若干喷头3a,进水管3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51,在每个喷头3a上安置了第二电磁阀52,支流管32和水泵4之间安装有主流管33,主流管33上安置有第三电磁阀53。喷头3a喷淋塑料水管后产生的废水回流蓄水箱内过滤后重新送至冷却箱体内利用。

回流管路包括三根立于箱体1箱底上的溢流管60及一根排水管62,溢流管60的输入端伸入箱体1内,使得和箱体1中线位置平齐,排水管62上接有第四电磁阀54,溢流管60和排水管62的输出端上接有和蓄水箱2连通的集流管61,无论从溢流管60溢出的废水还是从排水管62上流出的废水,都会经过集流管61排至蓄水箱2内重新回收。

蓄水箱2包括依次连通净水腔室21、过滤腔室22及废水腔室23,在过滤腔室22的底部上安置有过滤通道8,过滤通道8内壁上覆有活性炭,过滤通道8的一端和废水腔室23的连通口连通。

从集流管61流出的废水首先进入至废水腔室23内,在进入至废水腔室23前,经过第一过滤网件71首先对废水进行第一次粗过滤,当废水流至过滤腔室22之前,会被安置在废水腔室23和过滤腔室22的连通口上的第二过滤网件72进行第第二次粗过滤,当废水被第二过滤网件72过滤后会被过滤腔室22内的过滤通道8进行第三次过滤,利用过滤通道8内的活性炭对废水内的杂质颗粒进行吸附除味。当废水在过滤通道8内被排出,需要将过滤腔室22内的过滤后废水注满,使得水位高于阻隔板20的进水口,由于过滤腔室22的内壁上也覆有活性炭层,故而使得废水在慢慢注满过滤腔室22的过程中会被第四次过滤。由于阻隔板20为空心结构,阻隔板20和蓄水箱2箱顶连接的端部设有和废水腔室23连通的进水口201、和蓄水箱2箱底连接的端部设有和净水腔室21连通的出水口202,当废水动从阻隔板20的进水口201流落时,会被其进水口201上的精过滤件9进行第五次过滤,该为第一次精过滤,然后当废水流至阻隔板20低端面时,会从其出水口202流出至净水腔室21,在经过出水口202时,会被出水口202上的精过滤件9进行第六次过滤,该为最后一次过滤也为第二次精过滤。

综上所述,废水在经过六次过滤,其水内含有的杂质微乎其微,其和正常的用水没有差别,不会对塑料水管造成影响,而且也可直接用作对植物浇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过滤网件71和第二过滤网件72结构相同,故而概述第一过滤网件71的结构即可,该第一过滤网件71包括网架711及置于网架711内的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网板7a及第二网板7b,第一网板7a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701,第二网板7b上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702,第一过滤孔701和第二过滤孔702均呈锥形状,第一过滤孔701和第二过滤孔702的锥口对接连通。

第一网板7a和第二网板7b的设置提高了对废水的过滤精细度,而且在两者上的第一过滤孔701第二过滤孔702均采用锥形结构,当两块网板叠合后,第一过滤孔701和第二过滤孔702连通,实现两者的锥口对接,即两个过滤孔组合成一个过滤通道,该过滤通道的内径为先大后小再大,即中心段为内径缩小,在提高进水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过滤效果。

过滤通道8的另一端上设有圆盘87,圆盘81上开设有若干圆孔,圆盘81的内端上设有筛网82。

废水在过滤通道8被活性炭过滤后,再被筛网82进行过滤一遍,再从圆盘81上的圆孔流出。

精过滤件9包括上滤板91及下滤板92,上滤板91和下滤板92之间设有过滤布9a,过滤布9a由若干涤纶线及丙纶线机织构成,上滤板91和下滤板92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90。

过滤布9a的设置实现了对废水的精过滤,由于涤纶和丙纶本身具有吸附的效果,而且两者通过机织构成,两者在机织后交叉会构成过滤通口,该利用该通口对废水进行最后一道过滤。两块上下滤板92为金属板,用于夹持中间位置上的过滤布9a。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