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151发布日期:2018-10-16 18:2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模具多为整体式结构,没有考虑模具使用寿命的问题,对于大型模具,模具整体均选用同一材质会大大的增加生产成本,同时,整体式模具存在加工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整体式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难以维护和维修。同时,对于模具的一些关键尺寸和关键精度的位置出现磨损时,整体式模具难以维修和更换,尤其对于大型模具,更换一次的成本较高,会大幅度的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整体式模具的通用性、可调性和互换性比较差。

且模具加工的关键尺寸位置用于加工零件的凸起结构比较容易出现磨损,整体式模具中的修复难度大,修复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模具中用于加工零件的凸起结构的加工和维护难度大,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安装块,以及与所述下模分体设置的嵌入结构,所述嵌入结构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块过盈装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后,所述嵌入结构的另一端能够伸入所述上模内;

所述嵌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圆柱体、过渡段和用于加工零件凸起,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圆柱体远离所述凸起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圆柱体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线相交。

优选地,所述圆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平行,所述平面和所述凸起的剖面呈预设角度,所述凸起的剖面为过所述凸起的长中心轴和所述圆柱体的径向线的剖面,所述凸起的长中心轴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线相交。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内的顶杆,所述嵌入结构上还设置有沿所述圆柱体轴向贯穿所述圆柱体和所述过渡段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顶杆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三通孔包括:

第一孔,设置于所述圆柱体内,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孔的孔径沿所述圆柱体的中心轴线向靠近所述凸起的方向逐渐变小;

第二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连接的一端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二孔贯穿所述圆柱体和所述过渡段。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凹槽、环形凸起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连接于所述圆柱体的一端,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嵌入结构上还包括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贯穿所述圆柱体、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第四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相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模具,将模具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使嵌入结构安装在下模内,模具内的关键尺寸和关键精度的部位,用于加工零件的凸起设计在嵌入结构上,当出现磨损时,可以单独将嵌入结构进行加工、更换,不需要再次的维修,因维修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因此,可以大大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模具内嵌入结构还可以更换为不同的结构,模具的通用性、可调性和互换性比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嵌入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嵌入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嵌入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嵌入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沿图4中的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I处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B向的剖视图。

图中:

1、嵌入结构;10、第一区域;20、第二区域;30、第三区域;40、第四区域;

11、第一通孔;

12、圆柱体;121、平面;

13、过渡段;131、第一圆柱段;132、凹槽;133、环形凸起;134、第二圆柱段;

14、凸起;

15、第三通孔;151、第一孔;152、第二孔;

16、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安装块,以及与下模分体设置的嵌入结构1,以及设置于下模内的顶杆(图中未视出)。

嵌入结构1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下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安装块过盈装配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嵌入结构1的另一端能够伸入上模内。

具体地,嵌入结构1包括依次连接的圆柱体12、过渡段13和用于加工零件凸起14,第一通孔11设置在圆柱体12远离凸起14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第一通孔1的中心线与圆柱体12的中心轴线相交。

优选地,圆柱体12的外壁上设置有平面121,平面121与第一通孔11的横截面平行,第一通孔11横截面的中心和平面121的中心重合。平面121和凸起14的剖面呈预设角度,凸起14的剖面为过凸起14的长中心轴和圆柱体12的径向线的剖面,凸起14的长中心轴与圆柱体12的中心轴线相交。当嵌入结构1安装在下模内时,上述平面121用于在下模内定位。

如图5所示,上述嵌入结构1上还设置有沿圆柱体12轴向贯穿圆柱体12和过渡段13设置的第三通孔15,顶杆能够伸入或退出第三通孔15,顶杆能够将加工完成后的零件顶出。

上述第三通孔15包括第一孔151和第二孔152,其中,第一孔151设置于圆柱体12内,且位于靠近第一通孔11的一端,第一孔151的孔径沿圆柱体12的中心轴线向靠近凸起14的方向逐渐变小。第二孔152连接于第一孔151,第一孔151与第二孔152连接的一端的孔径与第二孔152的孔径相等,第二孔152贯穿圆柱体12和过渡段13。第三通孔15设置于凸起14两侧。

如图4-6所示,上述凸起14关于凸起14的长中心轴对称,长中心轴过圆柱体12的径向轴线。具体地,上述过渡段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131、凹槽132、环形凸起133和第二圆柱段134,第一圆柱段131连接于圆柱体12的一端,凸起14设置于第二圆柱段134的一端的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133的最大外径和第一圆柱段131的外径相同,第二圆柱段134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段131的直径,凹槽132用于放置密封圈。

优选地,如图7所示,嵌入结构1上还设置有第四通孔16,第四通孔16贯穿圆柱体12、过渡段13和第一通孔11,第四通孔16的直径小于第二孔152的直径,第四通孔16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孔1的中心线相交。

如图1和图4所示,上述凸起14的剖面和过上述第四通孔16的中心轴线纵向剖面将圆柱体12的横截面分为依次相接的第一区域10、第二区域20、第三区域30、第四区域40。

上述第一区域10以圆柱体12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得到第三区域30,第二区域20以圆柱体12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得到第四区域40。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模具,将模具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使嵌入结构1安装在下模内,模具内的关键尺寸和关键精度的部位,用于加工零件的凸起14设计在嵌入结构1上,当出现磨损时,可以单独将嵌入结构1进行加工、更换,不需要再次的维修,因维修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因此,可以大大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模具内嵌入结构还可以更换为不同的结构,模具的通用性、可调性和互换性比较强

在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30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15,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30的第三通孔15在以圆柱体12的中心为中心的同一圆上。

上述嵌入结构1的加工方法是先进行粗加工,即在高速车床上车外径,并预留0.2mm的加工余量,之后对粗加工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在无心磨床上细压外径,使圆柱体12的尺寸、粗糙度和形位公差达到要求值,再在冲子成型器内碰面,使用平面磨床磨削,使嵌入结构1的整体长度达到要求值,且表面光洁度至少达到Ra0.8以内,用高速车床加工粗前端凸起14,再将嵌入结构1安装在冲子机内进行精磨,使凸起14的端面成型到位,清角到位,接着利用加工中心精铣凸起14,使凸起14成型。再接着利用线切割加工出第三通孔15、第一通孔11,最后,对凸起14进行抛光,之后,对整个嵌入结构1进行质量检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