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结构及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2871发布日期:2019-06-26 00:2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螺杆结构及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杆结构及挤出机。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材料和复合管成型技术的发展,在空调领域,塑料管或者复合塑料管已经基本取代了镀锌钢管。在冷暖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冷暖型空调器需要在最高温度为120℃,最大压力为4.8mpa的环境下运行,如此,需要采用耐温性能较好的塑料材料制成复合塑料管,而这种塑料材料在现有的复合管挤出机上难以塑化,复合管的制作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螺杆结构及挤出机,能够实现耐温性能较好的塑料材料在复合管生产设备上顺利挤出成型,降低复合管的制作难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杆结构,包括:进料段,所述进料段设有输送通道;压缩段,所述压缩段与所述进料段连接,所述压缩段设有第一压缩槽、及与所述第一压缩槽间隔设置的第二压缩槽,所述第一压缩槽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及第一均化段,所述第一均化段与所述压缩段连接,所述第一均化段设有与所述第二压缩槽连通的均化通道;其中,所述压缩段用于将塑料熔化,所述第一压缩槽内的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溢出、并进入到所述第二压缩槽中。

上述的螺杆结构中,固体塑料颗粒在进料段上随着螺杆结构的转动在输送通道内向压缩段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开始受热熔化;当塑料进入压缩段后,塑料在第一压缩槽内被加热、挤压开始熔化,当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从第一压缩槽的顶部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中,向第一均化段输送,而未熔化的塑料继续在第一压缩槽内进行塑化;当塑料进入第一均化段后,第一均化段能促使熔化后的塑料被均化,促使熔化后的塑料均匀地流出。上述的螺杆结构中,由于未熔化的塑料能够一直在第一压缩槽内被加热和挤压,只有当塑料熔化后才能进入到第二压缩槽中、并向第一均化段输送,能够实现耐温性能较好的塑料材料在复合管生产设备上顺利挤出成型,降低复合管的制作难度。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段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段及所述第一均化段连接的第一杆本体、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本体上的第一导流凸起、及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本体上的第二导流凸起,且所述第一导流凸起与所述第二导流凸起配合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第一导流凸起包括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杆本体及所述第二导流凸起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压缩槽,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杆本体及所述第二导流凸起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压缩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缩槽靠近所述第一均化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槽靠近所述第一均化段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段包括与所述压缩段连接的第二杆本体、及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二杆本体上的第三导流凸起,所述输送通道为所述第三导流凸起与所述第二杆本体配合形成的输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本体的横截面积从远离所述压缩段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压缩段的一端呈递增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均化段包括与所述压缩段连接的第三杆本体、及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三杆本体上的第四导流凸起,所述均化通道为所述第四导流凸起与所述第三杆本体配合形成的均化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杆结构还包括第二均化段,所述第二均化段包括与所述第一均化段连接的第四杆本体、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杆本体上的剪切头。

进一步地,所述剪切头包括至少两个销钉,至少两个所述销钉沿所述第四杆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剪切头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剪切头沿所述第四杆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挤出机,包括如上的螺杆结构。

上述的挤出机中,固体塑料颗粒在进料段上随着螺杆结构的转动在输送通道内向压缩段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开始受热熔化;当塑料进入压缩段后,塑料在第一压缩槽内被加热、挤压开始熔化,当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从第一压缩槽的顶部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中,向第一均化段输送,而未熔化的塑料继续在第一压缩槽内进行塑化;当塑料进入第一均化段后,第一均化段能促使熔化后的塑料被均化,促使熔化后的塑料均匀地流出。上述的螺杆结构中,由于未熔化的塑料能够一直在第一压缩槽内被加热和挤压,只有当塑料熔化后才能进入到第二压缩槽中、并向第一均化段输送,能够实现耐温性能较好的塑料材料在复合管生产设备上顺利挤出成型,降低复合管的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螺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螺杆结构的压缩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螺杆结构的第二均化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进料段,101、第二杆本体,102、第三导流凸起,110、输送通道,200、压缩段,201、第一杆本体,202、第一导流凸起,203、第二导流凸起,210、第一压缩槽,220、第二压缩槽,230、开口,300、第一均化段,301、第三杆本体,302、第四导流凸起,310、均化通道,400、第二均化段,401、第四杆本体,402、剪切头,403、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螺杆结构,包括:进料段100,进料段100设有输送通道110;压缩段200,压缩段200与进料段100连接,压缩段200设有第一压缩槽210、及与第一压缩槽210间隔设置的第二压缩槽220,第一压缩槽210与输送通道110连通:及第一均化段300,第一均化段300与压缩段200连接,第一均化段300设有与第二压缩槽220连通的均化通道310;其中,压缩段200用于将塑料熔化,第一压缩槽210内的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中。

上述的螺杆结构中,固体塑料颗粒在进料段100上随着螺杆结构的转动在输送通道110内向压缩段200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开始受热熔化;当塑料进入压缩段200后,塑料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被加热、挤压开始熔化,当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从第一压缩槽210的顶部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中,向第一均化段300输送,而未熔化的塑料继续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进行塑化;当塑料进入第一均化段300后,第一均化段300能促使熔化后的塑料被均化,促使熔化后的塑料均匀地流出。上述的螺杆结构中,由于未熔化的塑料能够一直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被加热和挤压,只有当塑料熔化后才能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中、并向第一均化段300输送,能够实现耐温性能较好的塑料材料在复合管生产设备上顺利挤出成型,降低复合管的制作难度。

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段200包括两端分别与进料段100及第一均化段300连接的第一杆本体201、螺旋设置于第一杆本体201上的第一导流凸起202、及螺旋设置于第一杆本体201上的第二导流凸起203,第一导流凸起202包括第一侧、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第一侧、第一杆本体201及第二导流凸起203配合形成第一压缩槽210,第二侧、第一杆本体201及第二导流凸起203配合形成第二压缩槽220。

具体地,第一导流凸起202与第二导流凸起203间隔设置在第一杆本体201上,且第一导流凸起202与第二导流凸起203配合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与dna双螺旋结构类似。如此,第一导流凸起202的第一侧与第二导流凸起203之间就会形成第一压缩槽210,第一导流凸起202的第二侧与第二导流凸起203之间就会形成第二压缩槽220。当塑料进入压缩段200后,塑料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被加热、挤压开始熔化,当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从第一压缩槽210的顶部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中。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凸起202与第二导流凸起203均为螺纹。

如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槽210靠近第一均化段300的一端与第二压缩槽220靠近第一均化段300的一端连通。由于第一压缩槽210为槽状,当第一压缩槽210内的塑料被熔化后,位于槽底的塑料无法从第一压缩槽210的顶部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内,通过使第一压缩槽210靠近第一均化段300的一端与第二压缩槽220靠近第一均化段300的一端连通,可以使第一压缩槽210内的全部的熔融态塑料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内,从而进入到第一均化段300中。

具体地,第二导流凸起203靠近第一均化段300的一侧设有开口230,第一压缩槽210与第二压缩槽220通过开口23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过使第一压缩槽210与第二压缩槽220连通,也能降低第一压缩槽210内塑料受到的压力,使得塑料熔融液或未完全熔化的塑料顺利进入第一均化段300的均化通道310中。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料段100包括与压缩段200连接的第二杆本体101、及螺旋设置于第二杆本体101上的第三导流凸起102,输送通道110为第三导流凸起102与第二杆本体101配合形成的输送槽。如此,位于输送槽中的塑料能够随螺杆结构的转动而朝向压缩段200运动。

具体地,第三导流凸起102为螺纹。

进一步地,第二杆本体101的横截面积从远离压缩段200的一端至靠近压缩段200的一端呈递增趋势。如此,塑料在压缩段200内向前输送的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能加快压缩段200的塑化效率。

具体地,第二杆本体10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杆本体101的直径从远离压缩段200的一端至靠近压缩段200的一端递增

如图1、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均化段300包括与压缩段200连接的第三杆本体301、及螺旋设置于第三杆本体301上的第四导流凸起302,均化通道310为第四导流凸起302与第三杆本体301配合形成的均化槽。在均化段中,均化槽的深度相较于第一压缩槽210与第二压缩槽220的深度更浅,如此,位于均化槽中的熔融态的塑料受到的剪切力更强,能促使熔化后的塑料被均化,促使熔化后的塑料均匀地流出。

具体地,第四导流凸起302为螺纹。

进一步地,螺杆结构还包括第二均化段400,第二均化段400包括与第一均化段300连接的第四杆本体401、及设置于第四杆本体401上的剪切头402。

当熔融态的塑料进入到第二均化段400中的时候,剪切头402能提供较强的剪切力,能打乱熔融态塑料原先的流动规律,使挤出的料胚达到最佳的均化效果。

具体地,剪切头402包括至少两个销钉403,至少两个销钉403沿第四杆本体401的周向间隔设置。当螺杆结构在转动时,第四杆本体401也会带动销钉403转动,销钉403能够将熔融态的塑料反复切割,从而打乱熔融态塑料原先的流动规律,使挤出的料胚达到最佳的均化效果。

更具体地,剪切头40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剪切头402沿第四杆本体401的轴向间隔设置。如此,能够有效地保证挤出的料胚达到最佳的均化效果。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挤出机,包括如上的螺杆结构。

上述的挤出机中,固体塑料颗粒在进料段100上随着螺杆结构的转动在输送通道110内向压缩段200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开始受热熔化;当塑料进入压缩段200后,塑料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被加热、挤压开始熔化,当塑料变成熔融状态后能够从第一压缩槽210的顶部溢出、并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中,向第一均化段300输送,而未熔化的塑料继续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进行塑化;当塑料进入第一均化段300后,第一均化段300能促使熔化后的塑料被均化,促使熔化后的塑料均匀地流出。上述的挤出机中,由于未熔化的塑料能够一直在第一压缩槽210内被加热和挤压,只有当塑料熔化后才能进入到第二压缩槽220中、并向第一均化段300输送,能够实现耐温性能较好的塑料材料在复合管生产设备上顺利挤出成型,降低复合管的制作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复合管,复合管包括塑料管和铝管,塑料管和铝管通过热熔胶连接。

具体地,塑料管为尼龙66,且尼龙66由上述的挤出机挤出成型,热熔胶为聚酰胺热熔胶,上述的复合管具备极高的耐温性能、极高的承压能力,可以完美的适用于冷暖型空调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