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发泡注塑的斜顶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643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发泡注塑的斜顶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发泡注塑的斜顶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微发泡注塑是注塑行业内快速发展的成型技术,成型过程中微孔的存在降低了产品重量,也能够改善产品变形行为。但气泡的存在增加了制品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了制品脱模难度。实际生产过程中,含有深筋结构的斜顶在脱模过程中,频繁出现顶出不畅而致产品变形报废。
[0003]V212门板是我司首个微发泡注塑产品,产品表面气纹的存在严重影响产品的脱模效果,尤其是在具有深筋结构的斜顶结构中更为不畅。为改善该问题,我司分别采用增加斜顶的深筋脱模斜度及增加产品顶出定位等方式,但改善效果并不理想,长期以来维护生产采用的措施为每三十件喷停机喷脱模剂一次,停机排料造成了大量材料浪费并影响了设备成型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斜顶脱模不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微发泡注塑的斜顶脱模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是在注塑斜顶膜内开设有顶针置放孔,顶针置放孔内设置有顶针,顶针套设有回位弹簧,顶针的前段为顶头,顶针的后端为球头,球头从注塑斜顶膜的外表面伸出,顶头位于注塑斜顶膜内表面的深腔部位。
[000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0007]注塑斜顶膜注塑时,其深腔部位形成注塑件的深筋,脱模时,斜顶脱模不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顶针的球头收到推顶,顶针的顶头将注塑件的深筋顶出。注塑件脱模后,回位弹簧使顶针回位。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在斜顶膜内置球面驱动顶针机构,借助球头导向驱动内置的顶针增加深筋部位的脱模力量,该结构明显提高了微发泡产品的脱模能力,解决了脱模难题。明显改善了制品脱模效果,较传统每三十件停机喷脱模剂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设备异常停机及产品排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2]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注塑斜顶膜I内开设有顶针置放孔2,顶针置放孔2内设置有顶针3,顶针3套设有回位弹簧4,顶针3的前段为顶头31,顶针3的后端为球头32,球头32从注塑斜顶膜I的外表面伸出,顶头31位于注塑斜顶膜I内表面的深腔部位5。
[001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0015]注塑斜顶膜I注塑时,其深腔部位5形成注塑件的深筋,脱模时,斜顶脱模不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顶针3的球头32收到推顶,顶针3的顶头31将注塑件的深筋顶出。注塑件脱模后,回位弹簧4使顶针3回位。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微发泡注塑的斜顶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注塑斜顶膜(I)内开设有顶针置放孔(2 ),顶针置放孔(2 )内设置有顶针(3 ),顶针(3 )套设有回位弹簧(4 ),顶针(3 )的前段为顶头(31),顶针(3)的后端为球头(32),球头(32)从注塑斜顶膜(I)的外表面伸出,顶头(31)位于注塑斜顶膜(I)内表面的深腔部位(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发泡注塑的斜顶脱模结构,其是在注塑斜顶膜内开设有顶针置放孔,顶针置放孔内设置有顶针,顶针套设有回位弹簧,顶针的前段为顶头,顶针的后端为球头,球头从注塑斜顶膜的外表面伸出,顶头位于注塑斜顶膜内表面的深腔部位。本实用新型在斜顶膜内置球面驱动顶针机构,借助球头导向驱动内置的顶针增加深筋部位的脱模力量,该结构明显提高了微发泡产品的脱模能力,解决了脱模难题,明显改善了制品脱模效果,较传统每三十件停机喷脱模剂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设备异常停机及产品排料成本。
【IPC分类】B29C45-40
【公开号】CN204505732
【申请号】CN201520202755
【发明人】许健, 李丛泽, 王铁男, 陈京院
【申请人】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