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筛板的注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51113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设有筛板的注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是指设有筛板的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保险杠具有安全保护、装饰车辆以及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等作用。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从外观上看,具有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保险杠还有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作用。同时,为了减少轿车在发生侧撞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在轿车上通常安装有车门保险杠,以增强车门的防撞冲击力。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
[0003]在塑料保险杠的生产过程中,现有的注塑工艺生产出的保险杠的制造精度较低,且成品保险杠表面粗糙,无法满足汽车外表美观的需求,并且该类保险杠的制造周期较长,且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设有筛板的注塑装置,方便保险杠的快速注塑成型,缩短其制造周期。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设有筛板的注塑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传动箱,传动箱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料筒,料筒的外壁上套设有加热器,料筒内设置有内径沿其轴线向远离传动箱的方向递增的进料腔体,进料腔体内固连有设有筛孔的筛板,筛板将进料腔体分割为靠近传动箱的第一腔室和远离传动箱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安装有与之相匹配且中空设置的第一传料杆,第一传料杆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螺旋叶,第二腔室内安装有与之相匹配且外圆周壁上设有螺旋叶的第二传料杆,传动箱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内筒,内筒上通过轴承套设有外筒,第一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作用于外筒,夕卜筒的端部贯穿传动箱和料筒的侧壁与第一传料杆相连,内筒的端部贯穿第一传料杆和筛板与第二传料杆相连;
[0007]料筒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料斗,料斗的锥形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铰接设置有异侧的调节板A、调节板B,且在调节板A、调节板B与料斗的铰接出设置有扭簧;
[0008]料斗的上方设置有与料斗连通的细碎机构,细碎机构包括固连于料斗上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可相对壳体旋转的刀架,刀架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刀片柱,刀片柱上设置有可绕刀片柱轴线转动的刀片;
[0009]还包括定模板、动模板以及固定在两者之间的模具,第二腔室通过喷嘴穿过所述定模板后与模具连通,动模板的侧壁上还固定有锁模机构,锁模机构包括与动模板两端铰接的锁模架、两端均与锁模架铰接的第一调节块以及固定在锁模架上的油缸,第一调节块的一侧壁与油缸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调节块的另一侧壁通过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调节块,还包括固连于机架上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作用于第二调节块,使得第二调节块与动模板相接触,且可相对动模板上下移动。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聚酯类原材料到入壳体内,由于刀架可旋转,可带动刀片于刀片柱上发生旋转,如此可对壳体内的原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细碎工作。而且,当刀片触碰到原材料时,则会在旋转的同时相对刀片柱发生一定角度的变化,如此可改变刀片末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对不同颗粒大小的原物料进行逐步细碎,如此,不仅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而且还可提高后续热融化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001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料杆和第二传料杆分别由两个电机来控制,如此可相对独立地控制两者的转速,如此可使得在第一腔室内能得到充分的热融化,第二腔室内能得到高效的料传递。应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使得外筒开始转动,将聚酯类的原材料经料斗7进入到第一腔室,第一传料杆在外筒的旋转带动下将原材料沿进料腔体的轴线运动,而此时位于料筒外壁的加热器开始对聚酯原料进行加热融化,使之由固态转化为流动的液态,而在螺旋叶的作用下,当第一传料杆转动时,则会将热融化的流体推动至筛板处,再通过筛孔进入第二腔室内。启动第二电机,使得内筒开始转动,第二传料杆在内筒的旋转带动下则将被热融化的聚酯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地穿过定模板注入到模具中。而动模板被锁模机构紧紧贴合在模具的背面,保证汽车保险杠的注塑工序有序进行。其中,通过筛板的设置,若原材料未得到充分融化,则会继续停留在第一腔室内受热融化,如此,可避免未得到充分融化的原材料被注入到模具中,这样可提高保险杠成型的精度。同时全自动的操作可有效降低保险杠的注塑周期,即当模具内的温度降低到标准值时,锁模机构直接将动模板与模具分离,便可快速取出成型的保险杠。
[0012]并且,在固态颗粒状的聚酯原料进入料斗时,由于注塑工艺的连续性,在不断进料的过程中容易经料斗的进料口堵塞,导致注塑工艺的脱节;本实用新型在料斗的内壁两侧由上至下一次铰接设置有两个异侧的调节板,且在调节板的底部安装有扭簧,即当聚酯原料在冲击调节板时,调节板可依据聚酯原料的多少来决定其进入第一腔室中的数量,进而避免料斗堵塞的情况发生。
[0013]安装时,在模具与定模板接触禁锢完毕后,启动油缸,使得第一调节块开始向靠近传动箱的方向移动,而锁模架则在第一调节块的带动下将动模板推向模具,使得模具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被禁锢。再启动第三电机,使得第二调节块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连杆的设置,使得第二调节块在上移中逐步施加给动模板压紧模具的作用力,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夹紧力以便保险杠的注塑。当注塑完毕时,则将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和油缸的输出端分别回缩,如此,可使得第二调节块逐步下移,使得第一调节块带动与动模板连接的第二连杆向远离传动箱的方向移动,实现动模板与模具之间的分离,方便成型的保险杆的取芯脱离。
[0014]为提高细碎效果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细碎机构与所述料斗的连通处设置有筛网。通过筛网的设置,可使得满足大小要求的聚酯类原材料方可通过筛网进入料斗内,如此,可使得进入进料腔体内的原材料大小保持均衡大小,便于对其进行高质量的热融化处理。
[0015]为便于细碎原材料,同时,提高刀片的耐磨性,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上设置有多个锯齿状齿口。
[0016]为实现刀片架相对壳体的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刀架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刀架相连,且第二电机设置于刀架的上方。
[0017]为实现锁模架对动模板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锁模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油缸的支撑板和两个调节臂,两调节臂均由两个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杆所构成,两调节臂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端铰接,两调节臂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动模板的两端铰接。
[0018]为实现第一调节块与锁模架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下两端均铰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与同一所述调节臂中的两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点相连。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块于与所述动模板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滚轮。如此,当第二调节块上移时,可减小第二调节块与动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灵敏度并减小彼此间的相互磨损。
[00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1、本实用新型通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