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预复合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75683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预复合胶片平置于牵引平台上并随传送带移动,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辊气缸和置于压辊气缸活塞杆头部的压辊,所述压辊气缸置于牵引机架顶部,随压辊气缸活塞杆伸出而下降的压辊抵压预复合胶片的上表面,可摆动的牵引平台在倾斜的初始位时,与待压合的胶片平齐,便于胶片的压合,而在水平的牵引位时,则与脱模后上升的预复合胶片的高度平齐,配以下降的压辊对胶片的下压力,便于胶片的牵引输送,降低牵引时的阻力。
[0024]作为优选,所述胶片牵引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牵引平台中部的计齿器,计齿器可计量牵引平台上通过的胶片内的铁齿数量,为输送至裁剪装置的胶片裁剪提供信号,保证胶片的定长裁剪,胶片一致性好。
[0025]作为优选,在预复合主机前设有人体感应传感器,当操作人员离预复合主机过近时,人体感应传感器发出信号,可立即暂停压合过程,生产线停止,防止事故的发生。
[0026]—种胶片预复合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0027]A.准备阶段
[0028]中胶卷存小车通过中胶导出装置进入中胶导出工作位,中胶通过中胶导出装置卷绕在中胶分合装置的分离辊上并引导至下模内,底胶卷存小车进入底胶导出工作位,通过底胶导出装置将底胶引导并平铺在下模内;
[0029]铁齿托架平移至台架桌面的准备区域,操作人员手工将铁齿放入铁齿定位模具内;
[0030]B.中胶分离阶段
[0031]移至预复合主机鄂口右侧的分离辊从右向左移动,带动相互粘连的中胶与底胶分开,中胶张紧机构动作,收紧中胶,便于铁齿的置入,同时,铁齿上料装置也沿预复合主机前的轨道平移至鄂口的正前方;
[0032]C.铁齿上料阶段
[0033]铁齿托架沿台架桌面上的滑轨从准备区域移动至工作区域,随后,抓取气缸活塞杆伸出使电磁吸盘下降贴紧并吸住铁齿,抓取气缸活塞杆回缩,而推送气缸活塞杆前伸,将铁齿从铁齿定位模具内提起并送入预复合主机鄂口内铺设的底胶上,抓取气缸活塞杆再次伸出,将铁齿嵌入底胶表面,最后,电磁吸盘失电,抓取气缸和推送气缸回缩复位,完成铁齿在底胶上的镶嵌;
[0034]D.中胶覆合阶段
[0035]分离辊从预复合主机鄂口的左侧再次移向右侧,带动原先与底胶分离的中胶覆盖于铁齿上,完成底胶、中胶和铁齿的就位;
[0036]E.胶片压合阶段
[0037]压合油缸活塞杆伸出,带动上横梁下降,使上模覆合在下模上,在压合油缸的压合力作用下,叠加在一起的中胶、底胶和铁齿压合形成预复合胶片;
[0038]F.胶片脱模阶段
[0039]完成压合后,压合油缸活塞杆回缩,带动上横梁和上模上升复位,同时,脱模板在脱模油缸的作用下升起,推动预复合胶片脱离下模,然后,一排后托辊在后托辊气缸的推动下向前伸出,托举预复合胶片的内半侧,而一排前托辊在前托辊气缸的推动和旋转气缸的作用下上升并向后摆动平伸,托举预复合胶片的外半侧,最后,脱模油缸活塞杆回缩,带动托模板下降复位,完成预复合胶片的脱模;
[0040]G.胶片导出阶段
[0041]牵引平台在俯仰气缸作用下向上摆动,从倾斜状态转至水平状态,牵引平台的右侧与托举起的预复合胶片平齐,此时,压辊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压辊下压,使预复合胶片与牵引平台上的传送带紧紧相贴并随传送带的移动而前移,胶片送入裁剪装置进行定长裁剪,裁剪的长度由设置在牵引平台中部的计齿器计量并控制;
[0042]H.胶片存放阶段
[0043]裁剪完成的定长预复合胶片,依次送入胶片贮存小车。
[004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从中胶、底胶、铁齿上料到胶片下线、定长裁剪并装入存储小车的全自动化,并且将全部操作集成于带有触屏的控制器内,具有所有数据可显示、可控制、可调整的功能,而新型的压合方式,将原来的底部主动顶升压合改为顶部主动下降压合,既降低了压合能量消耗,也减化了主机结构设计,中胶分合装置则使原来粘结的中胶与底胶可以轻松地掀开,便于铁齿的置入,而铁齿镶嵌入底胶后,中胶又可以很方便的重新覆盖在底胶上,减少了胶片搬运的体力消耗,大大提高了胶片的产出速度,而铁齿上料装置的使用,使铁齿的排布和间距调整变得非常便捷,完全消除了铁齿位置因手工排放不准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配合铁齿的自动推送和抓取,大大降低了铁齿在底胶上的镶嵌时间,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4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生产线示意图。
[0046]图2是预复合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3是图1中的预复合主机结构示意图。
[0048]图4是图3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49]图5是图1中的中胶分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6是中胶与底胶分离状态示意图。
[0051]图7是图1中的铁齿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8是图7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53]图9是图1中的胶片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中1.预复合胶片,11.底胶,12.中胶,13.铁齿,2.预复合主机,21.主机架,22.上横梁,23.下横梁,24.压合油缸,25.上模,26.下模,3.中胶分合装置,31.底板,32.固定座,33.传动机构,34.分离辊,4.胶片脱模装置,41.脱模板,42.脱模油缸,43.后托辊组件,431.后托辊,432.后托辊气缸,44.前托辊组件,441.前托辊,442.前托辊气缸,443.转杆,444.转角气缸,5.铁齿上料装置,51.台架,52.铁齿托架,53.铁齿定位模具,54.滑轨,55.门型支架,56.推送气缸,57.抓取架,58,抓取气缸,59.吸盘架,6.中胶导出装置,61,中胶张紧机构,7.底胶导出装置,8.胶片牵引装置,81.牵引机架,82.牵引平台,83.俯仰气缸,84.传送带,85.压辊气缸,86.压辊,87.计齿器,9.胶片裁剪装置,91.胶片贮存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56]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胶片预复合自动化生产线,用于橡胶履带胶片的预复合,预复合胶片I如图2所示,由依次叠放的底胶11、中胶12及镶嵌于两者之间的铁齿13复合而成,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
[0057]预复合主机2,用于中胶、底胶与铁齿的压合,如图3和图4所示,预复合主机包括鄂式结构的主机架21和设于主机架上的压合机构,待压合的中胶、底胶与铁齿均置于鄂口内,在鄂口内还设计有中胶分合装置和胶片脱模装置;
[0058]压合机构,包括上横梁22、下横梁23和压合油缸24及导柱,压合油缸为两台,安装在主机架顶部且方向朝下,导柱为4台并穿过机架的上鄂口,上横梁置于主机架的上鄂口并与压合油缸活塞杆头部连接,上横梁可随压合油缸活塞杆升缩而沿导柱上下移动,上横梁底面安装有上模25,下横梁安装在主机架的下鄂口上,下横梁上安装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