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268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器环的制作方法
燃烧器环
本发明涉及用于气体燃烧器的燃烧器环,该燃烧器环带有具有通入燃烧 器环的外圓周的气体出口的分布室,而且还带有在一侧向外打开、并在该燃
烧器环内圆周和燃烧器环的外圆周之间的迁移点火槽(tJberziindschlitz),迁移 点火槽至少部分通入的气体引导通道,以及在该分布室和气体引导通道之间 的至少一个气体供给开口。本发明还涉及带有这种燃烧器环的气体燃烧器, 其中该燃烧器环包围该气体燃烧器的内部区域,在外圆周上的气体出口产生 主火焰。特别地,火花塞和热电偶可以设置在该内部区域中。
举例来说,从WO 02/25170, DE 200 16 506 Ul和DE 200 19 731 Ul可获 知带有简单迁移点火槽的燃烧器环。例如,从DE" 25 308 Al可获知普通 的燃烧器环和气体燃烧器。
在燃烧器环 一侧产生的气体火焰,尤其是在内部区域产生的气体火焰经 由迁移点火槽被输送到燃烧器环的其他侧,从而可以仅用 一 个火花塞点燃气 体或燃烧环。
DE 41 25 308A1的设置的缺陷在于,在运转期间不均地形成沿迁移点 火槽跳动的火焰边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实现在内环和外环之间的迁移点火槽上更均 匀的火焰边缘的可能性。
烧器实现。有利的实施方案可以采取单独或尤其结合权利要求。
该燃烧环带有具有通入燃烧器坏的外圆周的气体出口的分布室,以及在 一侧向外打开、并在该燃烧器环内圆周和燃烧器环的外圆周之间的迁移点火 槽,迁移点火槽至少部分通入的气体引导通道,以及在该分布室和气体引导 通道之间的至少一个气体供给开口。气体引导通道和迁移点火槽被手动对称地布置,气体引导通道在气体引导通道区域以相对于迁移点火槽的角度错开。
所述燃烧器环是基于该认知,被导入到气体引导通道的气流在气体引导 通道的相对壁上的倾斜作用相对均匀地分布气流并且通过迁移点火槽离开,
其结果是火焰边缘会变得更加均匀。然而,根据DE41 25 308A1的现有技 术,进入气流引导通道的大部分气流基本直接被导入唯一横向错开的迁移点 火槽,这样造成不均匀分布。
朝着内圆周关闭气体引导通道是有利的,因为这样会减少废气的浓度以 及可能的煤烟形成。
气体引导通道也可以选择地朝向内圆周打开,与密封开口相比,这将导 致增强的煤烟形成以及更大浓度的废气。内部燃烧器的火力越少,这种作用 越小。气体引导通道可以选择地在两側同时打开或关闭。
当具有一个以上气体供给开口时,尤其是当具有至少两个将以角度相互
错开的气体供给开口时,对气体供给的均匀分布是有利的。尽管替代或另外 有可能(例如当有两个以上供给开口时)至少两个以相对于迁移点火槽的角 度相互错开的气体供给开口。
从制造角度,迁移点火槽被设置在气体引导通道的顶側、以及至少一个 气体供给开口进入气体引导通道下半部是有利的。
该发明目的同样可通过这种气体燃烧器,尤其是双环气体燃烧器 (Zweikreis-Gasbrenner)而实现,尤其地,如果该燃烧器环围绕气体燃烧器内 部区域以及外圆周的气体出口产生主火焰。
如果火花塞和热电偶突入内部区域以及如果内部燃烧器(特别是同轴 地)被固定在内部区域内,气体燃烧器将被特别有利地体现。
燃烧器环可以特别体现与根据DE41 25 308 Al、 WO 02/25170、 DE 20016 506 Ul或DE 200 19 731 Ul的燃烧器一起4吏用以及替换其中公开的燃 烧器环。此外,用于上述目的的燃烧器环可带有例如导向槽等。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更详细描述示意出燃烧器环。其中通过相 同的参考数字全部标识出相同的元件。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不是用来限制 本发明。
图l是燃烧器环的顶部斜视图2是燃烧器环的与

图1方向相反的顶部斜视图;以及 图3是图1所示燃烧器环在迁移点火槽位点、沿图4的剖面线A-A的 截面图4是图l所示燃烧器环的顶视图; 图5是图1所示带有燃烧环的气体燃烧器的剖面图; 图6是类似于图3的燃烧器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类似于图6的根据本发明的燃烧器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1是用于双环气体燃烧器的燃烧器环1在迁移点火槽2方向的顶部斜 视图。向上打开的迁移点火槽2将燃烧器环1的内圆周3与燃烧器环1的外 圆周4相连接。外圓周4装有连接至在燃烧器环1内环绕的分布室(未示出) 的气体出口5。当被安装在气体燃烧器中时,燃烧器环1的内圆周3围绕气 体燃烧器的内部区域,同时在外圆周4上的气体出口 5产生主火焰。
图2是图1所示燃烧器环1从相反视角观察的顶部斜视图。除了图1中 所示的元件外,示出了钻孔形式的气体引导通道6,迁移点火槽2向下打开 到气体引导通道6。气体引导通道6和迁移点火槽2被被设置为相互对称, 迁移点火槽2平行于气体引导通道6走向并在气体引导通道6顶点通入。从 而气体引导通道6的纵轴(未图示)被定位在由槽2限定的平面内。
图1和图2示出气体引导通道6朝着内圆周3关闭并朝向外圆周4打开。 图3是燃烧器环1 (较小組成部件)沿燃烧器环1的剖面线A-A的截面 图,图4示出燃烧器环的顶视图。相对于迁移点火槽2对称布置的气体引导 通道6在向下打开的分布室7的上部延伸。分布室7与通过钻孔形式的两个 气体供给开口 8连接到气体引导通道6,这里仅仅示出其中一个开口。通过经由气体供给开口 8导入气体引导通道6的气流在在气体引导通道的相对壁 上的倾斜作用,气流相对均匀地分布并相应更分散地通过迁移点火槽离开, 从而使得火焰边缘更均匀。
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示出以相对于第一气体供给开口、尤其是在槽平面 镜像的位置错开布置的第二气体供给开口或钻孔(未描述),从而取得相对 于槽2的相同的绝对角度,如图6详细所示。
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迁移点火槽2被设置在气体引导通道6的顶侧, 并且气体供给开口 8进入气体引导通道6的下半部。
图5示出带有安装有燃烧器环2的气体燃烧器9。燃烧器环2围绕气体 燃烧器2的内部区域10,在其中具有火花塞(未示出)和热电偶ll,内部 燃烧器12被同轴固定。在内部燃烧器12中气体火焰可以由火花塞点燃。如 果气体被供给到分布室7,用于运行外部主火焰,气体将通过气体出口5分 布,也将通过气体供给开口 8从分布室7进入气#^引导通道6,并随后通过 迁移点火槽2到达外部。当火焰在内部区域燃烧,火焰将经由迁移点火槽2 传布到燃烧器环1的外圆周4并点燃主火焰。
为了在燃烧器环的横截面帮助下清楚阐释,图6和图7示出上面图6所 示的发明的不同实施方案和图7的现有技术的差异。
图6中,分布室7通过以相对于迁移点火槽2角度错开通入气体引导通 道6的气体供给开口 8连接至气体导入通道6,如气体供给开口 8的纵轴B 的相对位置和迁移点火槽2的S平面所示。虚线示出了另外的气体供给开口 8,该气体供给开口镜像于槽平面S并沿交点指示的气体引导通道6的纵轴 相对于第一气体供给开口 8错开设置。气体供给开口 8也可以替代地相对于 迁移点火槽2对称布置,从而其能够根据类似图6视图中连续设置。
图7中,根据现有技术,燃烧器环14的分布室13由第二钻孔16连接 至第一钻孔15,第二钻孔16相对于迁移点火槽17侧向错开,走入第一钻孔 15,如第二钻孔16的纵轴B,的相对位置和迁移点火槽17的平面S'所示。当然所示的不限制描述的不同实施方案。同样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于两个
的气体供给开口8,其中,在两个或者更多气体供给开口 8时也有可能彼此 没有角度错开。例如,槽2也可以倾斜地走向外部。气体引导通道6和气体 供给开口 8也可以具有不同于钻孔的其他形式。
参考标记1燃烧器环
2迁移点火槽
3内圆周
4外圆周
气体出口
6气体引导通道
7分布室
8气体供纟会开口
9气体燃烧器
10内部区域
11热电4禺
12内部燃烧器
13分布室
14燃烧环
15第一钻孔
16第二钻孔17 迁移点火槽
A 截面
B 纵轴 B,纵轴
S 平面 S'平面
权利要求
1. 用于气体燃烧器(9)的燃烧器环(1),其具有分布室(7),其带有到燃烧器环(1)的外圆周(4)的气体出口(5),以及迁移点火槽(2),其在一侧向外打开、并在该燃烧器环(1)的内圆周(3)和燃烧器环(1)的外圆周(4)之间,气体引导通道(6),该迁移点火槽(2)至少部分通入在气体引导通道(6),以及在分布室(7)和气体引导通道(6)之间的至少一个气体供给开口(8),其特征在于,气体引导通道(6)和迁移点火槽(2)被设置为彼此对称,以及气体供给开口(8)被设置为在气体引导通道(6)区域内相对于迁移点火槽(2)角度错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气体引导通道(6) 朝着内圆周(3)关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气体引导通道(6) 朝着内圆周(3)打开。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于 一个的气体供给开口 (8)。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气体供 给开口 (8)被设置为相互角度错开。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气 体供给开口 (8)对称地设置。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迁移点 火槽(2)设置在气体引导通道(6)的顶侧,至少一个气体供给开口 (8) 进入气体引导通道(6)的下半部。
8. 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环(1),其特征在于,迁移点火槽(2)向上打开。
9. 气体燃烧器(9),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燃烧器(9)具有前述权利 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环(1)。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燃烧器(9),其特征在于,燃烧器环(1) 围绕气体燃烧器(9)的内部区域(10),在外圆周(4)的气体出口 (5) 产生主火焰。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燃烧器(9),其特征在于,火花塞(11) 和热电偶被设置在内部区域(10),内部燃烧器(12),尤其是同轴的,被 固定在内部区域(10)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气体燃烧器(9)的燃烧器环(1),其包括带有朝向燃烧器环(1)外圆周(4)的气体出口(5)的分布室(7),在一侧向外开口并在燃烧器环(1)的内圆周(3)和燃烧器环(1)的外圆周(4)之间的迁移点火槽(2),迁移点火槽(2)至少部分通入的气体引导通道(6),以及在分布室(7)和气体引导通道(6)之间的至少一个气体供给开口(8)。气体引导通道(6)和气体迁移点火槽(2)在燃烧器环(1)上相对于彼此对称布置,气体供给开口(8)在气体引导通道(6)区域以相对于迁移点火槽(2)角度错开。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燃烧器环(1)的气体燃烧器(9),其中燃烧器环(1)特别地包围气体燃烧器(8)的内部区域(10),在外圆周(4)上的气体出口(5)产生主火焰。
文档编号F23D14/06GK101535717SQ200780041869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3日
发明者C·卡多, J·瑙曼 申请人: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