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炉用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848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餐炉用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包括进气管、设在进气管上方的并与之连通的混气腔及 设在混气腔上的红外燃烧板,在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与鼓风机连通的空气吹入口。使用时,空 气和燃气进入进气管中再在混气腔中混合,空气与燃气混合的不均勻,且在每个位置喷出 的混合气体的气量不同,因此在燃烧器上的燃烧温度不均勻,热效率低,再则红外燃烧板容 易被腐蚀,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均 勻,混气腔中每个部位的混合气体的气压均勻,燃烧器上的燃烧温度均勻,热效率高,不容 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的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包括 进风管,在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与鼓风机连通的空气吹入口 ;还包括设在进风管内的燃气进 气管,在燃气进气管的下端设有燃气进气嘴,燃气进气管的上端设有燃气出气口,燃气进气 管与进风管之间有空气进入的间隙,在燃气进气管的上端设有两片以上的使进入的空气螺 旋上升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位于空气吹入口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进风管上 方的导气盘,在导气盘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在导气盘上并位于中心孔四周设有导气槽,中心 孔与进风管及导气槽连通;还包括承托在导气槽上的托盘、固定在托盘上的隔热板、一端固 定在托盘上的环形均气管及一端固定在托盘上的红外发热管,环形均气管套设在红外发热 管外,红外发热管内形成燃烧炉膛;还包括一端固定在导气盘上的外壳管,外壳管套设在环 形气管外,外壳管、环形气管及托盘形成一混气腔,在环形均气管上均勻的分布有若干个出 孔;还包括设在外壳管、环形均气管及红外发热管另一端并将其密封的环形端盖,在环形端 盖的下方设有隔热垫。在所述的托盘的中心设有向下沉的凹坑,凹坑位于所述的导气槽上,从而形成出气通道。所述的红外发热管与托盘的夹角为45-90度。所述的红外发热管为铁铬铝耐热千层板制成。所述的隔热板由三层材料制成,中间层为隔热层,外面两层为不锈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由于有了导风叶片,可以使进入进风 管的空气螺旋上升,从而带动进入的燃气螺旋的上升,使空气与燃气能很好的混合均勻,混 气腔中的每个部位的气压均勻,混合后的气体再通过环形均气管的壁均勻的喷出,红外发 热管上的每个部位的燃烧温度均勻,热效率比传统的提高60%,燃烧火焰稳定,燃烧炉腔的 温度可达到950-1050度,燃气用量小,节能达到30%,大大的改善了厨房内的环境;由于红外发热管竖直的设置,可以减少油烟对其的腐蚀,使用寿命长;由于有隔热板,燃烧炉膛的 火焰不会产生回火现象,使用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至4所示,其是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包括进风管3,在进气管的下端设有 与鼓风机连通的空气吹入口 31 ;还包括设在进风管内的燃气进气管2,在燃气进气管的下 端设有燃气进气嘴1,燃气进气管的上端设有燃气出气口 21,燃气进气管与进风管之间有 空气进入的间隙,在燃气进气管的上端设有两片以上的使进入的空气螺旋上升的导风叶片 10,也可以设置三片或四片或更多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位于空气吹入口的上方;本实用新 型特特点是还包括设在进风管上方的导气盘4,在导气盘的中心设有中心孔42,在导气盘 上并位于中心孔四周设有导气槽41,中心孔与进风管3连通,导气槽与中心孔相通,导气槽 呈流线形,便于进入的气体流通,减少流通时的阻力,在导气盘可以设有二条或三条或四条 以上的导气槽41 ;还包括承托在导气槽上的托盘5、固定在托盘上的隔热板6、一端固定在 托盘上的环形均气管7及一端固定在托盘上的红外发热管11,环形均气管套设在红外发热 管外,红外发热管内形成燃烧炉膛;还包括一端固定在导气盘上的外壳管8,外壳管套设在 环形气管外,外壳管、环形气管及托盘形成一混气腔87 ;还包括设在外壳管、环形均气管及 红外发热管另一端并将其密封的环形端盖9,在环形端盖的下方设有隔热垫12。使用时,由于有了导风叶片10,可以使进入的空气螺旋的上升,从而带动从出气口 21出来的燃气螺旋的上升,使空气与燃气很好的混合后再从导气盘4上的导气槽41流到混 气腔87中,在环形均气管7的作用下,混合的气体均勻的喷出,燃烧器上的每个部位的燃烧 温度均勻,热效率高。由于红外发热管11是竖直的设置,减少了油烟对其的污染,提高了使 用寿命,还由于有隔热板6,燃烧炉膛的火焰不会发生回火现象,使用安全、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托盘5的中心设有向下沉的凹坑51,凹坑位于导气槽41上,从而形 成出气通道。红外发热管11与托盘6的夹角为45-90度。红外发热管11为铁铬铝耐热千 层板制成,在环形均气管7上均勻的分布有若干个出孔。隔热板6由三层材料制成,中间层 为隔热层,外面两层为不锈钢。
权利要求1.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包括进风管,在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与鼓风机连通的空气吹 入口 ;还包括设在进风管内的燃气进气管,在燃气进气管的下端设有燃气进气嘴,燃气进 气管的上端设有燃气出气口,燃气进气管与进风管之间有空气进入的间隙,在燃气进气管 的上端设有两片以上的使进入的空气螺旋上升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位于空气吹入口的上 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进风管上方的导气盘(4),在导气盘的中心设有中心孔(42), 在导气盘上并位于中心孔四周设有导气槽(41),中心孔与进风管(3)及导气槽连通;还包 括承托在导气槽上的托盘(5)、固定在托盘上的隔热板(6)、一端固定在托盘上的环形均气 管(7)及一端固定在托盘上的红外发热管(11),环形均气管套设在红外发热管外,红外发 热管内形成燃烧炉膛,在环形均气管(7)上均勻的分布有若干个出孔;还包括一端固定在 导气盘上的外壳管(8),外壳管套设在环形气管外,外壳管、环形气管及托盘形成一混气腔 (87);还包括设在外壳管、环形均气管及红外发热管另一端并将其密封的环形端盖(9),在 环形端盖的下方设有隔热垫(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盘(5)的中 心设有向下沉的凹坑(51),凹坑位于所述的导气槽(41)上,从而形成出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热管 (11)与托盘(5)的夹角为45-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热管 (11)为铁铬铝耐热千层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6)由三 层材料制成,中间层为隔热层,外面两层为不锈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餐炉用的燃烧器,包括带空气吹入口的进风管;还包括设在进风管内的燃气进气管,在燃气进气管的下端设有燃气进气嘴,在燃气进气管的上端设有两片以上的使进入的空气螺旋上升的导风叶片;特点是还包括设在进风管上方的导气盘,在导气盘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在导气盘上并位于中心孔四周设有导气槽,中心孔与进风管及导气槽连通;还包括承托在导气槽上的托盘、固定在托盘上的隔热板、一端固定在托盘上的环形均气管及一端固定在托盘上的红外发热管,环形均气管套设在红外发热管外,红外发热管内形成燃烧炉膛。其具有燃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D14/02GK201897218SQ20102063144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梁观成 申请人:梁观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