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09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可用于动力发电(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高温灰渣冷却)、工业炉窑(如高温窑料冷却)、化工过程(如反应固体介质的冷却)、各种干燥过程以及其他造粒装置的冷却过程。
背景技术
如果冷渣器需要计划检修或发现冷渣器出现故障,就需要及时抢修。就要求冷渣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检修的方便、可靠和安全,同时要确保检修后不影响冷渣器的正常运行。 目前市场上冷渣器产品都没有考虑用户检修方面存在的困难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进行破坏性拆装;组装时焊接不严密而漏水;检修不彻底、存在检修“死角”;检修后寿命缩短或不能正常使用,更有甚者会影响到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导致机组停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专利201110003756.8(申请号)和201120005407. 5 (申请号)提出的高温粉
体冷却装置,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滚筒冷渣器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但仍没能为用户检修提供足够的方便。本申请在这两个专利的基础上,将外筒在圆周方向上分成数份,其中一部分可以拆卸下来,另一部分固定。承压管子的连接采用承压活接头,依靠螺丝旋紧。检修时旋开活接头,取下可拆卸部分,检修内筒和其他部位。检修结束后,旋紧活接头,滚筒冷渣器恢复原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冷却效果更好的、可以拆装检修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种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将外筒设计成可以拆卸的组装结构。即将外筒分成多个部分,其中一些部分是可以拆卸的。拆卸下来一部分后,可以对内筒外侧进行全面检修。内筒内侧可以通过将锅炉排渣管拆卸后,由灰渣进口(设计直径通常不小于500mm)进入检修。这样整个冷渣器的所有角落都能获得检修,为用户提供了运行保障。所述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的可拆卸结构由旋转接头I、配水管2、环形配水联箱3、承压活接头4、出渣侧配水联箱5和进渣侧配水联箱15、出渣侧联管6和进渣侧联管14、出渣侧分段联箱7和进渣侧分段联箱13、环形联箱16、膜式冷却管8、9、10、11和12组成。其中由出渣侧分段联箱7和进渣侧分段联箱13为主构成的冷渣器外筒通过承压活接头4与由出渣侧配水联箱5和进渣侧配水联箱15为主构成的冷渣器内筒及水冷管系连接。只要将承压活接头4打开就能将一部分外筒拆卸下来,检修内筒外侧和外筒内侧。承压活接头旋紧后,整个冷渣器又成为牢固一体。冷却水由旋转接头I引进,经配水管2进入环形配水联箱3。环形配水联箱3与配水联箱5之间通过承压活接头4连接。分段联箱7与配水联箱5之间通过联管6连接,上述是出渣侧进水管路。进渣侧分段联箱13、联管14、配水联箱15的作用与出渣侧相同,承压活接头4连接配水联箱15和环形联箱16。进渣侧与出渣侧管路通过膜式冷却管8、9、10、11和12连接,水流方向如图I中箭头所示。冷却水经旋转接头I、配水管2、环形配水联箱3后进入出渣侧承压活接头4,流入外筒第一流程,经配水联箱5、联管6、分段联箱7和膜式冷却管8向进渣端走,依次进入进渣侧分段联箱13、联管14、配水联箱15和膜式冷却管9回到出渣端,再经出渣侧分段联箱
7、联管6、配水联箱5完成外筒第二流程,接着经过联管6、分段联箱7和膜式冷却管10进入外筒第三流程回到进渣端,依次流入进渣端分段联箱13、联管14、配水联箱15的第二段后经过联管14和分段联箱13经由膜式冷却管11返回到出渣端。在出渣端,冷却水经过联管6和分段联箱7将冷却水引进膜式冷却管12返回到进渣端,再经过联管14和配水联箱15的最后一段连接承压活接头4,然后通过进渣端环形联箱16将冷却水经辐射段受热面引入到内筒,最后经旋转接头I回到回热系统(如图I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是拆装方便、可靠、安全,检修后装置恢复原状,不影响正常运行。检修全面彻底、不存在检修“死角”,整个冷渣器的所有角落都能获得检修,为用户提供了运行保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结构示意图(X代表冷却水流进,〇代表冷却水流出);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承压活接头打开后内外筒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内外筒结构示意图的A向视图;图5是图2内外筒结构示意图的B向视图;图6是图2内外筒结构示意图的C向视图;图7是图2内外筒结构示意图的A-A断面图;图8是图2内外筒结构示意图的B-B断面图;图9是波浪形内外筒结构筒体断面图。图中1.旋转接头,2.配水管,3.出渣侧环形配水联箱,4.承压活接头,5.出渣侧配水联箱,6.出渣侧联管,7.出渣侧分段联箱,8. 9. 10. 11. 12.膜式冷却管,13.进渣侧分段联箱,14.进渣侧联管,15.进渣侧配水联箱,16.进渣侧环形联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整个可拆卸部分的关键是采用了两个承压活接头4。承压活接头4打开后,由出渣侧配水联箱5和进渣侧配水联箱15、出渣侧联管联管6和进渣侧联管14、出渣侧分段联箱分段联箱7和进渣侧分段联箱13、膜式冷却管8、9、10、11和12构成的部分可以与冷渣器分离,将内筒暴露在检修人员面前。为将滚筒一部分拆开检修,传动齿轮、支撑圆环等都需要分解成几部分(如按120度分成三块)用螺栓在侧面联结,只要不妨碍几个滚轮工作即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的内外筒可以做成多种形状(波浪状或多边形等)、结构(如波浪或凹槽个数0 18)、联箱个数和组合形式,促成颗粒与滚筒之间的对流冲刷,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思路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将外筒设计成可以拆卸的组装结构,外筒通过承压活接头与内筒和水冷管系进行连接,只要将承压活接头打开就能将一部分外筒拆卸下来,检修内筒和外筒内侧,承压活接头旋紧后,整个冷渣器又成为牢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拆卸部分采用了两个承压活接头(4),承压活接头(4)打开后,由出渣侧配水联箱(5)和进渣侧配水联箱(15)、出渣侧联管联管(6)和进渣侧联管(14)、出渣侧分段联箱分段联箱(7)和进渣侧分段联箱(13)、膜式冷却管(8、9、10、11、12)构成的部分可以与冷洛器分尚,将内筒暴露在检修人员面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渣器内筒和外筒可以制成波浪形、多边形,促成颗粒与滚筒之间的对流冲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支撑圆环都需要分解成几部分用螺栓在侧面联结,以方便滚筒拆开检修。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装的滚筒式高温粉体冷却装置,将外筒在圆周方向上分成数份,其中一部分可以拆卸下来,另一部分固定。该装置主要包括旋转接头1、配水管2、环形配水联箱3、承压活接头4、出渣侧配水联箱5和进渣侧配水联箱15、出渣侧联管6和进渣侧联管14、出渣侧分段联箱7和进渣侧分段联箱13、进渣侧环形联箱16、膜式冷却管8、9、10、11和12。承压管子的连接采用承压活接头,依靠螺纹旋紧。检修时旋开活接头,取下可拆卸部分,检修内筒外侧和其他部位。检修结束后,旋紧活接头,滚筒冷渣器恢复原状。内筒内侧可以通过将锅炉排渣管拆卸后,由灰渣进口(设计直径通常不小于500mm)进入检修。本实用新型装置拆装方便、可靠、安全,检修后装置恢复原状,不影响正常运行。检修全面彻底、不存在“死角”,整个冷渣器的所有角落都能获得检修,为用户提供了运行保障。
文档编号F28D11/02GK202403576SQ2011201390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刘柏谦 申请人:刘柏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