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9282发布日期:2018-07-11 02:5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氧装置,具体是一种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窑技术在我国垃圾焚烧工程中使用普遍,尤其是对危险废物焚烧工程及规模在10t/d以上医疗废物焚烧工程,其焚烧设备首选回转窑技术。焚烧采用的回转窑设备多为短胖窑结构,配置上为便于操作通常采用顺流方式。需焚烧废料、烧嘴及窑内供燃烧所需风管均布置在窑头前端,全部由窑头供入,物料入窑前期,在窑内高温状态下,都必须经过吸热升温、脱水干燥、挥发、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着火燃烧的过程。初期过程主要为吸热升温,基本不需空气参与,理论上只要求窑头高温,并尽量减少其他物料吸热。在窑中部及后段,需要足量空气,但由于目前供氧不足经常导致回转窑内物料在窑内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包括回转窑本体和供氧装置,所述回转窑本体的一端上设有窑头供风口、窑头进料口以及烧嘴,所述窑头供风口与窑头供风装置相连通,回转窑本体的另一端上设有窑尾排料口,窑尾排料口包括窑尾排烟口和窑尾排渣口;在回转窑本体中部安装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制氧机构及输氧机构,制氧机构制氧机构包括输送空气的鼓风机,分离制氧空气中氧气的吸附罐,以及连接于吸附罐输出端的富氧罐;输氧机构为富氧弥散器,富氧弥散器与富氧罐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富氧弥散器安装在回转窑本体中段内部;所述吸附罐内分为上下两层吸附层,上层填装有分子筛,下层填装有脱水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氧装置还包括用以排出吸附罐内分离吸附的氮气的真空泵,鼓风机与真空泵均通过管道连通于吸附罐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富氧弥散器在回转窑本体的外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氧机构与输氧机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一送风机,送风机的输入端开设有一空气输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机与富氧弥散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优化合理,供氧充足,能够保证燃烧物充分燃烧,生产成本低,常压制氧、常压供氧,不需要对空气进行增压,只需把空气输送到吸附罐即可,且供氧装置没有易损件,不需要冷却水和密封水,常年免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中供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中回转炉的剖面图。

图中:1-回转窑本体、2-窑头共风口、4-窑头进料口、5-烧嘴、6-供氧装置、7-窑头供风装置、8-窑尾排料口、8.1-窑尾排烟口、8.2-窑尾排渣口、9-鼓风机、10-真空泵、11-吸附罐、12-分子筛、13-脱水剂、14-限流器、15-富氧罐、16-送风机、17-压力检测装置、18-富氧弥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垃圾焚烧回转窑供氧装置,包括回转窑本体1和供氧装置6,所述回转窑本体1的一端上设有窑头供风口2、窑头进料口4以及烧嘴5,所述窑头供风口2与窑头供风装置6相连通,回转窑本体1的另一端上设有窑尾排料口8,窑尾排料口8包括窑尾排烟口8.1和窑尾排渣口8.2。在回转窑本体1中部安装有供氧装置6,所述供氧装置6包括制氧机构及输氧机构,制氧机构制氧机构包括输送空气的鼓风机9,分离制氧空气中氧气的吸附罐11,以及连接于吸附罐输出端的富氧罐15;输氧机构为富氧弥散器18,富氧弥散器18与富氧罐15的输出端管道连接;制氧空气通过鼓风机9送入吸附罐11,分离出的氧气储存于富氧罐15中,使用时通过富氧弥散器18输出,所述富氧弥散器18安装在回转窑本体1中段内部;所述吸附罐11内分为上下两层吸附层,上层填装有分子筛12,下层填装有脱水剂13,制氧空气从下至上通过吸附罐11,进行氧气分离,形成的氧气直接通过管道流入富氧罐15储存。

供氧装置还包括用以排出吸附罐11内分离吸附的氮气的真空泵10,鼓风机9与真空泵10均通过管道连通于吸附罐11的下方,鼓风机9与真空泵10交替工作,制氧时,鼓风机9开始工作,只需微正压驱动就可将制氧空气输送至吸附罐11内,自吸附罐11内经过脱水剂13和分子筛12分离出的氧气输出至富氧罐15;制氧一段时间后停止制氧,鼓风机9停止工作,启动真空泵10,只需施加微负压就可抽出制氧空气中分离出的储存于吸附罐11内的氮气,完成后启动鼓风机9,如此循环制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富氧弥散器18着回转窑本体1的外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富氧弥散器18的数量以及所处的位置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制氧机构与输氧机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一送风机16,送风机16的输入端开设有一空气输入口,外部空气通过空气输入口进入送风机16,送风机16同时将富氧罐15内的氧气与外部空气吸入,混合稀释至一定浓度后输送至输氧机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送风机16与富氧弥散器18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供氧装置工作时,鼓风机9与真空泵10交替工作,制氧时,鼓风机9开始工作,只需微正压驱动就可将制氧空气输送至吸附罐11内,自吸附罐11内经过脱水剂13和分子筛12分离出的氧气输出至富氧罐15;然后通过输氧机构给回转窑本体1供氧;制氧一段时间后停止制氧,鼓风机9停止工作,启动真空泵10,只需施加微负压就可抽出制氧空气中分离出的储存于吸附罐11内的氮气,完成后启动鼓风机9,如此循环制氧。由于回转窑本体1上的每个中段富氧弥散器18均可满足窑内该区域的废料燃烧耗氧量,使得物料在回转窑中能够实现真正的“3T”燃烧(高温Temperature,高湍流混合Turbulence,充分的高温停留时间Time),达到理想的燃烧效果。在保证窑内废料在多级燃烧条件下能完全燃烧的同时,最大限度将窑内高温烟气中可燃物质燃烧完全并将烟气中有害成分氧化分解彻底,有利于后段烟气处理及其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可以通过控制多级燃烧空气各段供应量,能有效控制炉料燃烧速度和燃烧强度,避免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现象。在充分燃烧基础上,有效控制窑内炉温的恒定。而燃烧负荷相对均衡,亦可减少结圈的现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