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983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冬季取暖供热,大多数是通过锅炉来为用户提供热量。为了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通常在锅炉的烟道上安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目前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热管为蛇形盘管,整个装置体积大而重;安装时占地空间大,一般的锅炉房内无法安放,只能集中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部位。这样安装后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远离烟气出口,从烟气出口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间这段距离需由烟管连接,用烟管连接的这段距离离锅炉烟气出口最近,因此这段烟气携带的热量最高,由于回收装置的设置和结构不合理,导致烟气的热量不能有效回收。2、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内的热管与烟气的流向呈垂直设置,对烟气有一定的阻力,导致引风机的功率也需相应提高,增加了电能的消耗。随着能源的逐渐减少,如何在保证锅炉供暖的前提下,充分回收烟气余热,有效利用能源是锅炉供热或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联箱和热管,热管为直管,两端与联箱连接且相通;一端联箱上开有出水口,另一端联箱上开有进水口,出水口接通锅炉的入水口,进水口与锅炉的回水管接通。
热管的走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压力<12kgf/cm2,2~10吨/h的各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用锅炉烟气的热量加热回收装置中热管内的水,再用作锅炉回水,提高循环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装置中的联箱1直接对应放置在锅炉的烟气出口,联箱2直接对应或连接风机或除尘机,由于热管3为直形,并可随烟道的形状设计、放置,省去了原用连接烟管,减少了占地面积,相应的增大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热管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回水的温度,同时克服了热管对烟气的阻力;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不受安装空间限制,横向、竖向均可安装,可以有效的回收利用烟气热量,节约能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直角形烟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2联箱 3热管 4出水口 5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联箱1、2和热管3,热管3为直管,热管3可以设置多根。在现场设计制作时,联箱1、2选用的管略粗于热管3,以满足多根热管3中的水量。热管3的一端与联箱1连接,另一端与联箱2连接,连接后的热管3与联箱1、2之间相通。热管3的走向需与烟气的流向一致,以减少烟气对热管的阻力。联箱1上开有出水口4,出水口4与锅炉的进水管接通。联箱2上开有进水口5,进水口5与锅炉的回水管接通。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外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具体根据烟道的形状设计确定,横向、竖向均可安装,并在出水口4的两侧安装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直角形烟道内的结构示意图,由于热管3为直管,可随烟道的形状设计、放置。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联箱(1、2)和热管(3)构成,热管(3)为直管,两端与联箱(1、2)连接且相通;联箱(1)上开有出水口(4),联箱(2)上开有进水口(5),出水口(4)接通锅炉的入水口,进水口(5)与锅炉的回水管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管(3)的走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由联箱(1、2)和热管(3)构成,热管(3)为直管,两端与联箱(1、2)连接且相通;联箱(1)上开有出水口(4),联箱(2)上开有进水口(5),出水口(4)接通锅炉的入水口,进水口(5)与锅炉的回水管接通。本实用新型利用锅炉烟气的热量加热回收装置中热管内的水,再用作锅炉回水,提高循环水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将热管(3)设计为直形,使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可随烟道的形状设计、放置,省去了原用连接烟管,减少了占地面积,相应地增大了回收装置中热管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回水的温度,同时克服了热管对烟气的阻力;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不受安装空间限制,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烟气热量。
文档编号F24H8/00GK2849578SQ20052002197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令坤 申请人:张令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