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407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的喷补装置,具体属于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的寿命一般比较长,如球团回转窑寿命目前只有2年左右,石灰回转窑有时只有I年多,破坏最严重的部位往往在窑头和卸料口、加料口,如果这些部位能够快速修补,寿命就能够延长到3飞年。如武钢鄂州500万吨球团回转窑,大修费用仅炉衬耐火材料就需要400多万。目前窑头修补采用过普通半干法喷补,但必须停炉降温才有一定效果,停炉修补后如果马上升温就容易磨损掉。从炉门到窑头修补部位,有疒15米的距离,现在 采用的喷补枪为简易的设计,为一根钢管加一个结合剂输送管的结构,枪头成90度直角设计。操作时需要十多人配合操作,将喷枪人工送入窑内修补部位,并适当转动,不容易操作到位,修补效果差,并且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导致喷射管尤其是喷嘴容易烧坏和变形,导致喷补料容易堵塞不能工作,还需要频繁更换喷枪、喷嘴,使用周期短,成本高,对提高现场作业率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能实现在线修补回转窑受损处,并操作方便灵活,劳动强度小,喷补质量稳定,提高喷枪管使用周期的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包括喷枪管、与喷枪管连接的喷嘴,结合剂输送管,其在于喷枪管及结合剂输送管装在水冷套管内;在水冷套管上装有调节阀;水冷套管由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其特征在于喷嘴还为弯曲形的。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由稳固件及连接于稳固件下端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为伸缩式的;在支撑杆下端还连接有滚轮。其特征在于稳固件为U形或由两个半圆形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喷嘴与喷枪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不仅能能实现在线修补回转窑受损处,并操作方便灵活,喷补质量稳定,提高喷枪管使用周期,更换喷嘴快捷方便,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强度由原来的需要至少7个人同时操作减少的仅需2 3个人即可,结构简单,对提高机组作业率及降低生产成本非常有利。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稳固件为U形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图I中稳固件为两个半圆形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喷枪管,2—喷嘴,3—结合剂输送管,4一水冷套管,5—调节阀,6—支撑架,7—稳固件,8一支撑杆,9一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包括喷枪管I、与喷枪管I采用连接的喷嘴2,结合剂输送管3。制作水冷套管4,将喷枪管I及结合剂输送管3套装在水冷套管4内;在稳固件4上安装调节阀5 ;水冷套管4由两个或三个支撑架6支撑平衡;直形或弯曲形喷嘴2与喷枪管I采用螺纹或螺栓或插卡式是连接方式连接,以便于喷嘴2的更换;所述的支撑架3由U形或由两个半圆形组合而成稳固件7及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于稳固件7下端的支撑杆8组成,支撑杆8采用两节或三节组成为伸缩式的,即其长度采用 拉出方式调节其高度;为使用方便、灵活、省力,在支撑杆8的下端连接有滚轮9。使用原理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在使用时,将水冷套管4上安装调节阀5打开并调节水量,冷却水进入水冷套管4内,对装在水冷套管4内的喷枪管I及结合剂输送管3进行冷却,然后回流从排水口 10回流,可以外用水桶盛水循环使用。当直形或弯曲形喷嘴2使用变形或受损无法使用时,将直形或弯曲形喷嘴2卸下后更换即可。使用时直接将喷枪送入炉内,有3名左右操作人员手持喷枪,有支撑架支持,可以容易的左右移动,通过推动支撑架3使喷枪管I及上的连接部件随同移至他处进行喷补。修补结束,及时用水清洗喷补管备用。
权利要求1.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包括喷枪管、与喷枪管连接的喷嘴,结合剂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喷枪管及结合剂输送管装在水冷套管内;在水冷套管上装有调节阀;水冷套管由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还为弯曲形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由稳固件及连接于稳固件下端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为伸缩式的;在支撑杆下端还连接有滚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固件为U形或由两个半圆形组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与喷枪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冷却的用于回转窑喷补装置。其包括喷枪管、与喷枪管连接的喷嘴,结合剂输送管。喷枪管及结合剂输送管装在水冷套管内;在水冷套管上装有调节阀;水冷套管由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能实现在线修补回转窑受损处,并操作方便灵活,喷补质量稳定,提高喷枪管使用周期,更换喷嘴快捷方便,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强度由原来的需要至少7个人同时操作减少的仅需2~3个人即可,结构简单,对提高机组作业率及降低生产成本非常有利。
文档编号F27D1/16GK202582203SQ2012201407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徐国涛, 徐林, 张洪雷, 刘黎, 刘璞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