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8740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加热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为了保证线圈盘与电磁炉面板之间的距离恒定,即二者平行并保持距离恒定,使锅内的食物受热均匀,会设置一种弹性线圈盘结构。中国专利ZL200720123333.9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的安装装置。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线圈盘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线圈盘1及设置在底座2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柱21,支柱21设有安装孔211,还包括弹性元件3及安装柱4,弹性元件3置于安装孔211内,安装柱4置于安装孔211内、弹性元件3的上端,线圈盘的绕线支架5设有与支柱21相对应的通孔51,连接件穿过通孔51固装在安装柱4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盘在装配完成前,弹性元件与安装柱容易从底座的支柱上脱离,导致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在解决线圈盘与电磁炉面板之间的距离不恒定的技术问题时,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底壳以及设置在底壳内的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盘架和绕设在所述盘架上的线圈,所述盘架上设置有导套,所述导套内设置有限位部和弹性元件,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导套内,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套的导柱。

通过在盘架上设置导套,导套内设置有限位部和弹性元件,限位部将弹性元件固定在导套内,底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套的导柱,通过弹性元件实现了线圈盘相对于面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而限位部对弹性元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了弹性元件的脱离,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导套的内壁上的倒扣,所述倒扣将所述弹性元件卡设在所述导套内。

可选地,所述盘架的外围设置有突耳,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突耳上。

可选地,所述导柱包括安装柱和定位柱,所述导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定位柱卡设在所述缺口槽中,所述安装柱设置在所述导套内。

定位柱与缺口槽实现了小间隙卡位配合,使得线圈盘在导柱上无法转动或横向摆动,只能做纵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柱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定位柱围绕所述安装柱设置。

可选地,所述盘架的中心设置有热敏电阻支架,所述热敏电阻支架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盘架预设高度。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支架的材质为硅胶。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支架的顶端为平面结构。

热敏电阻支架向上延伸超出盘架预设高度,热敏电阻支架对线圈盘的上表面产生刚性挤压,从而使得线圈盘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该预设高度对应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导套为至少两个,各导套均布在盘架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线圈盘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面板 20-底壳 30-线圈盘

40-导套 41-限位部 42-弹性元件

50-导柱 51-安装柱 52-定位柱

60-突耳 70-热敏电阻支架 43-缺口槽

31-盘架 32-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盘的爆炸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面板10、底壳20以及设置在底壳20内的线圈盘30,线圈盘30包括盘架31和绕设在盘架上的线圈32,盘架31上设置有导套40,导套40内设置有限位部41和弹性元件42,限位部41将弹性元件42固定在导套40内,底壳2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套40的导柱50。

在本实施例中,底壳20上设置有面板10,锅具可以放置在面板10的上方,线圈盘30可以对面板10上放置的锅具等器具进行加热,使锅具等器具底部温度升高,实现电磁加热效果。其中,线圈盘30包括盘架31和绕设在盘架上的线圈32,线圈32可以实现电磁加热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线圈盘30与面板10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即线圈盘30与面板10保持平行且距离恒定,本实施例在线盘31上设置有导套40,在导套40内设置有弹性元件42,当该导套40安装在底壳20内的导柱50上时,弹性元件42能够对线圈盘30起到支撑作用。该弹性元件42例如可以是弹簧。当底壳20遇热或老化产生变形时,支撑线圈盘30的弹性元件42的压缩量随底壳20的挤压力大小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从而保持线圈盘30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面板的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使得锅具与线圈盘30的位置保持恒定,确保锅具磁力线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使电磁炉的各项参数值不会随着使用年限产生变化,提高了电磁炉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弹性元件42从导套40内脱离,本实施例在导套40内还设置有限位部41,该限位部41将弹性元件42固定在导套40内。可选地,该限位部41为设置在导套40的内壁上的倒扣,倒扣将弹性元件42卡设在导套40内,即倒扣对弹性元件42的脱离起到阻挡作用,防止了弹性元件42的脱离。

同时,由于导柱50设置在底壳20上,且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导套40可以直接安装在导柱50上,因此,导柱50也不会脱离,提高了装配效率。

可选地,为了便于导套40对线圈盘30的固定,在盘架31的外围设置有突耳60,导套40设置在突耳60上。导套4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各导套40均布在盘架31的外围,从而保证线圈盘30可以受力平衡,更加稳固的安装在底壳20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突耳60与导套40可以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盘架的外围设置导套,导套内设置有限位部和弹性元件,限位部将弹性元件固定在导套内,底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套的导柱,通过弹性元件实现了线圈盘相对于面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而限位部对弹性元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了弹性元件的脱离,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柱50包括安装柱51和定位柱52。可选地,安装柱51的长度大于定位柱52的长度。且定位柱52围绕安装柱51设置。

如图4的I所示,安装柱51设置在导套40内,导套40内的弹性元件42套设在安装柱51内,定位柱52的顶端抵接弹性元件42的一端,弹性元件42的另一端抵接在突耳60,该定位柱52和突耳60可以对弹性元件产生挤压作用。

如图3和图4的Ⅲ所示,导套40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槽43,定位柱52卡设在缺口槽43中。本实施例的定位柱52与缺口槽43实现了小间隙卡位配合,使得线圈盘30在导柱50上无法转动或横向摆动,只能做纵向移动。

可选地,为了更好的保持线圈盘30相当于面板10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本实施例在盘架31的中心设置有热敏电阻支架70,热敏电阻支架70向上延伸超出盘架31预设高度,且热敏电阻支架70的顶端为平面结构。

其中,热敏电阻支架70用于承载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可以将锅底的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根据该电信号来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本实施例中的热敏电阻支架70具体为刚性支架。例如,热敏电阻支架70的材质为硅胶。该热敏电阻支架70向上延伸超出盘架31预设高度,从而使得线圈盘30与面板10之间的距离保持在该预设高度对应的距离。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底壳20遇热或老化,产生变形、下榻等变化时,支撑线圈盘30的弹性元件42的压缩量随底壳20的挤压力大小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例如,当底壳20的挤压力变小时,面板10与底壳20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则弹性元件42的压缩量变小,弹性元件42变长;当底壳20的挤压力变大时,面板10与底壳20之间的距离变小时,则弹性元件42的压缩量变大,弹性元件42变短,从而保持线圈盘30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线圈盘30与面板10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线圈盘30还受热敏电阻支架70的刚性挤压,所以线圈盘30与面板10距离保持不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导套40套设在安装柱51的外部,且定位柱52与缺口槽43的配合,防止了线圈盘30的转动或摆动。该安装柱51设置在底壳内,且热敏电阻支架70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存在挤压接触,则线圈盘30被固定在底壳与面板之间,仅能做纵向的移动,不需要在通过额外的螺钉等部件来固定线圈盘30,节省零件,且提高了装配效率。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电磁炉中的线圈盘的装配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导套为3个为例来进行说明。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4,在整机装配前,预先把三个弹性元件分别塞入三个导套内,导套内壁的倒扣使弹性元件不会从导套内弹出,同时,将热敏电阻支架70装配到线圈盘30的中心。

在整机装配时,把预装了弹性元件42和热敏电阻支架70的线圈盘30装配得到底壳20。具体地,将导套40对准安装柱51放置,定位柱52自动卡在导套40侧壁上的缺口槽43中,并支撑住导套40内的弹性元件42,使线圈盘30只能纵向移动,无法摆动和转动。

当整机合上面板10之后,线圈盘30上表面受热敏电阻支架70刚性挤压,下表面受弹性元件42支撑。当底壳20发生变化时,弹性元件42伸缩量相应发生变化,从而保持线圈盘30到面板10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