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7319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空调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一种控制系统、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常用电器使用广泛,空调切换到制冷模式时,按照系统预设制冷模式进行工作,一般而言无法根据环境温度做出相应调整,系统始终按照预设制冷模式进行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耗能,为了满足用户普遍的节能需求,同时在空调进入不同国家时,还需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例如,2016年12月29日美国能源部发布移动空调doe新标准,将于2022年2月28日强制实施,新标准对北美移动空调产品的能耗作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有节能常常是通过达温控制的方法进行的,即当环境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关闭除风机外的其它所有负载,且风机以达温前风档持续运行。然而,采用上述控制方法进行节能,一方面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风机继续运转送风,会使用户有明显冷感,严重影响使用舒适性;另一方面风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同一风档连续运行,节能的幅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以在夜晚使用移动空调时,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并在此范围内降低移动空调的运行功率,从而降低能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以采用上述控制方法,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存储能够使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以采用上述控制系统,实施上述控制方法而降低移动空调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移动空调,移动空调包括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步骤b,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步骤c,每隔预设周期,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并重复步骤a和步骤b,直到预设温度达到预设最大温度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最大温度的大小关系,控制变频压缩机是否降频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步骤a,在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便于根据实时的环境温度来调整移动空调的运行状态,提高移动空调的智能化,从而降低能耗;使用移动空调的制冷模式,就是要降低环境温度,因此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除湿效果,考虑到移动空调所处环境会受到周边大环境影响而导致环境温度趋于缓慢上升,因此并不完全关闭压缩机的运行,而是通过步骤b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一方面减少了温度持续降低的可能,减少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压缩机的继续运行,减缓了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周边大环境影响下快速上升的可能,保持了移动空调所处的环境的环境温度的稳定性;通过步骤c,每隔预设周期,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并持续检测环境温度,以及在实时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新的预设温度时,继续降低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持续低频运行,从而仅用较低的能耗就能减缓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上升速度,节省了能源,并且预设温度的提高到预设最大温度为止,根据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最大温度的大小关系,控制变频压缩机是否降频运行,从而不会导致环境温度一直上升,使环境温度始终在一个较为舒适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温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降低了能耗。尤其在夜间,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由于周边环境总体偏低,温度快速上升的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采用较低功率维持移动空调的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如果直接关闭压缩机运行,则移动空调所处的环境温度会在周边大环境影响下快速上升,再降温就需要重新开机运行压缩机并使用大功率以快速降温,达到预设温度,从而由于压缩机的频繁开关机和大功率运行而导致增加能耗,因此,通过降频运行的方式,可以较小的能耗维持环境温度,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节省了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以继续降温以达到预设温度,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促进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进而增加室内空气与移动空调的换热,提高制冷效率,从而加快降温速度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内风机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控制室内风机降速运行,减少了室内的空气流通,从而降低了移动空调和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减少高风速将移动空调的低温快速传递到室内环境中导致室内环境温度过低可能,使环境温度变化趋缓,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并且通过降速运行而不是停止运行,使移动空调的低温依然可以向室内环境缓慢传递,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适当换热,维持室内的低温,从而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因关闭室内风机使空气完全不流通,进而导致温度快速上升,重新开机启动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或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因此可以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运行,停止冷媒与室外空气的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或者在室外大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室外风机采用降速运行的方式,保持冷媒与室外空气低速换热,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使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也减少了完全停止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换热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过快,以致重新开机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或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因此可以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运行,停止蒸发器的循环打水动作,从而停止蒸发器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或者在室外大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打水电机采用降速运行的方式,保持冷媒与室内空气低速换热,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使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也减少了完全停止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工作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过快,以致重新开机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确定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后,环境温度趋近预设温度并保持稳定,用户已无需调整或者查阅移动空调的参数,也就不再显示装置的显示作用,因此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温差为0.5℃~2℃,预设最大温度为25℃~28℃。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预设温差设定在0.5℃~2℃的范围内,将移动空调对环境温度的调整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从而使室内温度的变化非常平稳,一方面提高了环境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平稳的温度变化,减少了温度剧烈变化而导致需要大功率快速控温的可能,进而减少了因大功率快速控温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预设最大温度范围为25℃~28℃,是体感最为舒适的温度范围,一方面提高了环境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人体受到超过该范围温度影响导致不舒适,从而通过人工控制大幅调整移动空调的参数,增加不必要功耗的可能,节省了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室外风机重新启动,使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外空气重新进行热交换,以便为室内热空气提供冷源降温,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或者室外风机已经在启动状态,则提高室外风机转速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速度,提高制冷效率,进而快速的为室内提供冷源降温,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步骤aaa,以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作为当前室外风机转速;步骤bbb,控制室外风机以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工作;步骤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保持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不变,否则提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步骤ddd,重复步骤bbb和步骤ccc,直到当前室外风机转速等于室外风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步骤aaa,以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作为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以及步骤bbb,控制室外风机以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工作,使风机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工作,为冷媒向室外空气的散热提供一个稳定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保持稳定,进一步地,稳定的换热效率使室内温度也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通过步骤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室内环境温度接近预设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是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是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保持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不变,从而继续保持移动空调的低能耗。如果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提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可以提高冷媒向室外空气散热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为室内空气提供更低温的冷源,加速室内空气的下降,接近预设温度。通过步骤ddd,重复步骤bbb和步骤ccc,直到当前室外风机转速等于室外风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使移动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室外风机的转速,使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便于维持环境温度稳定,并因此减少了频繁的开关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节省了能源;另外将室外风机转速的提高限制在最大转速,而不是无限提高,可以降低室外风机的负荷,从而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打水电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打水电机重新启动,重启蒸发器的循环打水动作,从而重启蒸发器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以便为室内热空气提供冷源降温,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或者打水电机已经在启动状态,则提高打水电机转速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进而快速的为室内提供冷源降温,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打水电机的转速,具体包括:步骤aaaa,以第一打水电机转速作为当前打水电机转速;步骤bbbb,控制打水电机以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工作;步骤c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保持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不变,否则提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步骤dddd,重复步骤bbbb和步骤cccc,直到当前打水电机转速等于打水电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打水电机当前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步骤aaaa,以第一打水电机转速作为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以及步骤bbbb,控制打水电机以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工作,使打水电机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工作,为蒸发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循环打水效率,从而使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保持稳定,进一步地,稳定的换热效率使室内温度也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通过步骤c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室内环境温度接近预设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是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是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保持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不变,从而继续保持移动空调的低能耗。如果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提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可以提高蒸发器的循环打水效率,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为室内空气提供更低温的冷源,加速室内空气的下降,接近预设温度。通过步骤dddd,重复步骤bbbb和步骤cccc,直到当前打水电机转速等于打水电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使移动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打水电机的转速,使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便于维持环境温度稳定,并因此减少了频繁的开关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节省了能源;另外将打水电机转速的提高限制在最大转速,而不是无限提高,可以降低打水电机的负荷,从而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时间不同,用户活动的频率和内容不同,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就会不同,对移动空调的参数也就有不同的调整方式,从而对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会有不同要求,通过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一方面可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移动空调使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显示工作,从而减少了不必要能耗,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具体包括:若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则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以及若当前时间为白天时段,则开启所有显示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夜晚和白天中,用户的活动区别较大,因此通过夜晚和白天的时段来区分用户的活动,进而确定显示装置的启闭,简单有效,提高了移动空调使用的便利性;夜晚用户活动量小,大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白天时段时,用户活动量大,开启所有显示装置便于用户调节移动空调的各项参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根据周围环境亮度,调节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周围环境亮度的不同,对显示装置的亮度要求也会不同,通过根据周围环境亮度,调节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可以在光线偏暗时降低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能耗,提升移动空调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若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打水电机均为定频电机,则提高或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是通过分档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实现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或打水电机均为定频电机时,通过分档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实现提高或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的目的。使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和打水电机能够进行转速调节,从而能够对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在环境温度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时,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也不同,进而在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或者打水电机可以降速运行,以较低能耗维持环境温度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移动空调的频繁开关,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若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打水电机均为变频电机,则提高或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是通过无级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来实现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或打水电机均为变频电机时,通过无级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实现提高或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的目的。使用无级调速的方式,使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和打水电机能够进行更稳定更细微的转速调节,从而能够对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进行稳定而细微的调整,在环境温度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时,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也不同,进而在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或者打水电机可以降速运行,以相对于定频电机更低的能耗维持环境温度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移动空调的频繁开关,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确定当前时间,若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则在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第二时间后,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空调在夜晚经过降频持续运行第二时间后,当前的预设温度已经过多次上调,大于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通过在步骤c之前,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可以使环境温度继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提高环境的舒适性,减少当前预设温度继续调高导致环境温度继续升高,以致移动空调需要消耗更多能源降低环境温度的可能,缩小了温度波动范围,减少了移动空调各个部件频繁大幅度调速的可能,从而在满足用户舒适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整机功率,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用于移动空调,移动空调包括变频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变频单元,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循环单元,用于每隔预设周期,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并循环获取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并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以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直到预设温度达到预设最大温度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最大温度的大小关系,控制变频压缩机是否降频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单元在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便于根据实时的环境温度来调整移动空调的运行状态,提高移动空调的智能化,从而降低能耗;使用移动空调的制冷模式,就是要降低环境温度,因此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除湿效果,考虑到移动空调所处环境会受到周边大环境影响而导致环境温度趋于缓慢上升,因此并不完全关闭压缩机的运行,而是通过变频单元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一方面减少了温度持续降低的可能,减少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压缩机的继续运行,减缓了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周边大环境影响下快速上升的可能,保持了移动空调所处的环境的环境温度的稳定性;通过循环单元,每隔预设周期,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并持续检测环境温度,以及在实时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新的预设温度时,继续降低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持续低频运行,从而仅用较低的能耗就能减缓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上升速度,节省了能源,并且预设温度的提高到预设最大温度为止,再根据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最大温度的大小关系,控制变频压缩机是否降频运行,因此并不会导致环境温度一直上升,使环境温度始终在一个较为舒适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温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降低了能耗。尤其在夜间,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由于周边环境总体偏低,温度快速上升的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采用较低功率维持移动空调的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变频单元还用于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通过变频单元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以继续降温以达到预设温度,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促进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进而增加室内空气与移动空调的换热,提高制冷效率,从而加快降温速度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室内风机控制单元,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内风机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通过室内风机控制单元控制室内风机降速运行,减少了室内的空气流通,从而降低了移动空调和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减少高风速将移动空调的低温快速传递到室内环境中导致室内环境温度过低可能,使环境温度变化趋缓,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并且通过降速运行而不是停止运行,使移动空调的低温依然可以向室内环境缓慢传递,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适当换热,维持室内的低温,从而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因关闭室内风机使空气完全不流通,进而导致温度快速上升,重新开机启动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控制单元,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或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因此可以通过室外风机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运行,停止冷媒与室外空气的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或者在室外大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室外风机采用降速运行的方式,保持冷媒与室外空气低速换热,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使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也减少了完全停止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换热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过快,以致重新开机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打水电机控制单元,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或降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因此可以通过打水电机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运行,停止蒸发器的循环打水动作,从而停止蒸发器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或者在室外大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打水电机采用降速运行的方式,保持冷媒与室内空气低速换热,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使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也减少了完全停止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工作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过快,以致重新开机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装置控制单元,用于在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后,环境温度趋近预设温度并保持稳定,用户已无需调整或者查阅移动空调的参数,也就不再显示装置的显示作用,因此通过显示装置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温差为0.5℃~2℃,预设最大温度为25℃~28℃。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预设温差设定在0.5℃~2℃的范围内,将移动空调对环境温度的调整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从而使室内温度的变化非常平稳,一方面提高了环境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平稳的温度变化,减少了温度剧烈变化而导致需要大功率快速控温的可能,进而减少了因大功率快速控温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预设最大温度范围为25℃~28℃,是体感最为舒适的温度范围,一方面提高了环境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人体受到超过该范围温度影响导致不舒适,从而通过人工控制大幅调整移动空调的参数,增加不必要功耗的可能,节省了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室外风机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室外风机重新启动,使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外空气重新进行热交换,以便为室内热空气提供冷源降温,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或者室外风机已经在启动状态,则提高室外风机转速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速度,提高制冷效率,进而快速的为室内提供冷源降温,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室外风机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步骤aaa,以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作为当前室外风机转速;步骤bbb,控制室外风机以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工作;步骤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保持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不变,否则提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步骤ddd,重复步骤bbb和步骤ccc,直到当前室外风机转速等于室外风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室外风机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作为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并控制室外风机以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工作,使风机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工作,为冷媒向室外空气的散热提供一个稳定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保持稳定,进一步地,稳定的换热效率使室内温度也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每隔预定时间间隔,通过测温单元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室内环境温度接近预设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是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是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保持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不变,从而继续保持移动空调的低能耗。如果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提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可以提高冷媒向室外空气散热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为室内空气提供更低温的冷源,加速室内空气的下降,接近预设温度。通过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前室外风机转速等于室外风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使移动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室外风机的转速,使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便于维持环境温度稳定,并因此减少了频繁的开关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节省了能源;另外将室外风机转速的提高限制在最大转速,而不是无限提高,可以降低室外风机的负荷,从而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打水电机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打水电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通过打水电机控制单元控制打水电机重新启动,重启蒸发器的循环打水动作,从而重启蒸发器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以便为室内热空气提供冷源降温,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或者打水电机已经在启动状态,则提高打水电机转速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进而快速的为室内提供冷源降温,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打水电机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打水电机的转速,打水电机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步骤aaaa,以第一打水电机转速作为当前打水电机转速;步骤bbbb,控制打水电机以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工作;步骤c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保持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不变,否则提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步骤dddd,重复步骤bbbb和步骤cccc,直到当前打水电机转速等于打水电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打水电机当前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打水电机控制单元执行步骤aaaa,以第一打水电机转速作为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以及步骤bbbb,控制打水电机以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工作,使打水电机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工作,为蒸发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循环打水效率,从而使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保持稳定,进一步地,稳定的换热效率使室内温度也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通过步骤cccc,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则室内环境温度接近预设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是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是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保持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不变,从而继续保持移动空调的低能耗。如果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提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可以提高蒸发器的循环打水效率,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为室内空气提供更低温的冷源,加速室内空气的下降,接近预设温度。通过步骤dddd,重复步骤bbbb和步骤cccc,直到当前打水电机转速等于打水电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使移动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打水电机的转速,使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便于维持环境温度稳定,并因此减少了频繁的开关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节省了能源;另外将打水电机转速的提高限制在最大转速,而不是无限提高,可以降低打水电机的负荷,从而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显示装置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时间不同,用户活动的频率和内容不同,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就会不同,对移动空调的参数也就有不同的调整方式,从而对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会有不同要求,通过显示装置控制单元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一方面可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移动空调使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显示工作,从而减少了不必要能耗,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时,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以及在当前时间为白天时段时,开启所有显示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夜晚和白天中,用户的活动区别较大,因此通过夜晚和白天的时段来区分用户的活动,进而确定显示装置的启闭,简单有效,提高了移动空调使用的便利性;夜晚用户活动量小,大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因此显示装置控制单元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白天时段时,用户活动量大,开启所有显示装置便于用户调节移动空调的各项参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亮度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周围环境亮度,调节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周围环境亮度的不同,对显示装置的亮度要求也会不同,通过亮度调节单元根据周围环境亮度,调节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可以在光线偏暗时降低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能耗,提升移动空调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定频调速单元,用于在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打水电机均为定频电机时,分档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或打水电机均为定频电机时,通过定频调速单元分档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实现提高或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的目的。使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和打水电机能够进行转速调节,从而能够对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在环境温度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时,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也不同,进而在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或者打水电机可以降速运行,以较低能耗维持环境温度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移动空调的频繁开关,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变频调速单元,用于在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打水电机均为变频电机时,通过无级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或打水电机均为变频电机时,通过变频调速单元无级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实现提高或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的目的。使用无级调速的方式,使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和打水电机能够进行更稳定更细微的转速调节,从而能够对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进行稳定而细微的调整,在环境温度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时,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也不同,进而在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或者打水电机可以降速运行,以相对于定频电机更低的能耗维持环境温度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从而减少移动空调的频繁开关,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归零单元,用于在每隔预设周期,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之前,确定当前时间,若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则在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第二时间后,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空调在夜晚经过降频持续运行第二时间后,当前的预设温度已经过多次上调,大于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通过在归零单元,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可以使环境温度继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提高环境的舒适性,减少当前预设温度继续调高导致环境温度继续升高,以致移动空调需要消耗更多能源降低环境温度的可能,缩小了温度波动范围,减少了移动空调各个部件频繁大幅度调速的可能,从而在满足用户舒适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整机功率,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需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这种计算机程序需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中。这种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保证了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从而实现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达到移动空调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实施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实现移动空调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

在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便于根据实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来调整移动空调的运行状态,提高移动空调的智能化,从而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温度已经低于甚至远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移动空调仍然继续送风降温而产生不必要的能耗的可能。

步骤104: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24℃时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

通过设定预设温度为24℃,环境温度已偏低,但还在人体可以接受并感觉较为舒适;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24℃时,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考虑到移动空调所处环境会受到周边大环境影响而导致环境温度趋于缓慢上升,因此并不完全关闭压缩机的运行,而是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一方面减少了温度持续降低的可能,减少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压缩机的继续运行,减缓了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周边大环境影响下快速上升的可

能,保持了移动空调所处的环境的环境温度的稳定性。

步骤106:每隔2小时,将预设温度提高1℃,并重复步骤102和步骤104,直到预设温度达到28℃后,根据环境温度以及28℃的大小关系,控制变频压缩机是否降频运行。

每隔2小时,将预设温度提高1℃,并持续检测环境温度,以及在实时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新的预设温度时,例如25℃,环境温度依然比较舒适,因此可以继续降低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持续低频运行,从而仅用较低的能耗就能减缓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上升速度,节省了能源,并且预设温度的提高到预设最大温度28℃为止,因此并不会导致环境温度一直上升,使环境温度始终在一个较为舒适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温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降低了能耗。尤其在夜间,将预设温度每隔2小时提高1℃,由于周边环境总体温度偏低,温度快速上升的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采用较低功率维持移动空调的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并且28℃是人体所能够接受的较为舒适的温度,将预设温度逐步提高到28℃,可以始终保持环境的舒适性,并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2: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

步骤204:比较环境温度是否不大于预设温度24℃且环境湿度在

40%~60%范围内;

通过设定预设温度为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环境温度已偏低,但还在人体可以接受并感觉较为舒适;通过比较环境温度是否不大于24℃,以便为移动空调的运作提供简便直观的依据。

步骤2041: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

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一方面减少了温度持续降低的可能,减少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压缩机的继续运行,减缓了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周边大环境影响下快速上升的可能,保持了移动空调所处的环境的环境温度的稳定性。

如果直接关闭压缩机运行,则移动空调所处的环境温度会在周边大环境影响下快速上升,再降温就需要重新开机运行压缩机并使用大功率以快速降温,达到预设温度24℃,从而由于压缩机的频繁开关机和大功率运行而导致增加能耗,因此,通过降频运行的方式,可以较小的能耗维持环境温度,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节省了能源。

步骤2042: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内风机降速运行;

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时,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控制室内风机降速运行,减少了室内的空气流通,从而降低了移动空调和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减少高风速将移动空调的低温快速传递到室内环境中导致室内环境温度过低可能,使环境温度变化趋缓,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并且通过降速运行而不是停止运行,使移动空调的低温依然可以向室内环境缓慢传递,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适当换热,维持室内的低温,从而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因关闭室内风机使空气完全不流通,进而导致温度快速上升,重新开机启动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

步骤2043: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或降速运行;

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因此可以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运行,停止冷媒与室外空气的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或者在室外大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室外风机采用降速运行的方式,保持冷媒与室外空气低速换热,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使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也减少了完全停止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换热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过快,以致重新开机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步骤2044: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或降速运行;

环境温度不大于24℃且环境湿度在40%~60%范围内,移动空调的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降温效果,因此可以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运行,停止蒸发器的循环打水动作,从而停止蒸发器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或者在室外大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打水电机采用降速运行的方式,保持冷媒与室内空气低速换热,降低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使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也减少了完全停止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工作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过快,以致重新开机耗费更多能源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步骤2045:环境温度大于24℃,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

环境温度大于24℃,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以继续降温以达到预设温度,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促进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进而增加室内空气与移动空调的换热,提高制冷效率,从而加快降温速度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

步骤2046:环境温度大于24℃,控制室外风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

环境温度大于24℃,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室外风机重新启动,使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外空气重新进行热交换,以便为室内热空气提供冷源降温,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或者室外风机已经在启动状态,则提高室外风机转速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冷媒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速度,提高制冷效率,进而快速的为室内提供冷源降温,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步骤2047:环境温度大于24℃时,控制打水电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

环境温度大于24℃时,制冷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控制打水电机重新启动,重启蒸发器的循环打水动作,从而重启蒸发器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以便为室内热空气提供冷源降温,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或者打水电机已经在启动状态,则提高打水电机转速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进而快速的为室内提供冷源降温,以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步骤206:每隔2小时,将预设温度提高1℃;

步骤2062:判断预设温度是否达到28℃;

步骤2064:如预设温度未达到28℃,重复步骤206;

步骤2066:如预设温度已达到28℃,重复步骤202至步骤2047,以28℃作为预设温度;

每隔2小时,将预设温度提高1℃,并持续检测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以及在实时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新的预设温度时且环境湿度在

40%~60%范围内,例如25℃,环境温度和湿度依然比较舒适,因此可以继续降低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持续低频运行,从而仅用较低的能耗就能减缓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上升速度,节省了能源,并且预设温度的提高到预设最大温度28℃为止,因此并不会导致环境温度一直上升,使环境温度始终在一个较为舒适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温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降低了能耗。尤其在夜间,将预设温度每隔2小时提高1℃,由于周边环境总体偏低,温度快速上升的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采用较低功率维持移动空调的环境温度处于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并且28℃是人体所能够接受的较为舒适的温度,将预设温度逐步提高到28℃,可以始终保持环境的舒适性,并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

步骤208: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

移动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后,环境温度趋近预设温度并保持稳定,用户已无需调整或者查阅移动空调的参数,也就不再显示装置的显示作用,因此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节省能源。

步骤210:确定当前时间为夜晚还是白天;

时间不同,用户活动的频率和内容不同,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就会不同,对移动空调的参数也就有不同的调整方式,从而对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会有不同要求。通过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一方面可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移动空调使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显示工作,从而减少了不必要能耗,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步骤2102: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

夜晚用户活动量小,大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步骤2104:当前时间为白天时段,开启所有显示装置;

白天时段时,用户活动量大,开启所有显示装置便于用户调节移动空调的各项参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步骤212:当前时间为夜晚时段,在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7小时后,

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

移动空调在夜晚经过降频持续运行7小时后,当前的预设温度已经过多次上调,已接近28℃,大于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24℃,可以使环境温度继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提高环境的舒适性,减少当前预设温度继续调高导致环境温度继续升高,以致移动空调需要消耗更多能源降低环境温度的可能,缩小了温度波动范围,减少了移动空调各个部件频繁大幅度调速的可能,从而在满足用户舒适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整机功率,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夜晚运行7小时后,用户一般已经处于苏醒状态,活动频率增加,对移动空调的调节需求也随之增加,将当前接近28℃的预设温度调整回24℃,在满足用户舒适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整机功率,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具体如下:

步骤302:以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作为当前室外风机转速;

步骤304:控制室外风机以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工作;

控制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作为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并控制室外风机以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工作,使风机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工作,为冷媒向室外空气的散热提供一个稳定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保持稳定,进一步地,稳定的换热效率使室内温度也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步骤306:每隔2小时,比较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不小于阈值;

每隔2小时,通过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便于确定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接近预设温度,差值越小,室内环境温度越接近预设温度,从而不需要调整移动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而降低了移动空调的能耗;差值越大,甚至超过了阈值,则说明室内环境温度已有较大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步骤308: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不大于阈值,保持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不变;

室内环境温度接近预设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是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是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保持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不变,从而继续保持移动空调的低能耗。

步骤310: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提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

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提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可以提高冷媒向室外空气散热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为室内空气提供更低温的冷源,加速室内空气的下降,接近预设温度。

步骤312: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前室外风机转速等于室外风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

通过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前室外风机转速等于室外风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室外风机转速,使移动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室外风机的转速,使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便于维持环境温度稳定,并因此减少了频繁的开关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节省了能源;另外将室外风机转速的提高限制在最大转速,而不是无限提高,可以降低室外风机的负荷,从而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节省能源。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打水电机的转速,具体如下:

步骤402:以第一打水电机转速作为当前打水电机转速;

步骤404:控制打水电机以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工作;

控制第一打水电机转速作为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并控制打水电机以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工作,使打水电机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工作,为蒸发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循环打水效率,从而使冷媒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率保持稳定,进一步地,稳定的换热效率使室内温度也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步骤406:每隔2小时,比较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不小于阈值;

每隔2小时,通过检测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阈值,便于确定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接近预设温度,差值越小,室内环境温度越接近预设温度,从而不需要调整移动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而降低了移动空调的能耗;差值越大,甚至超过了阈值,则说明室内环境温度已有较大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步骤408:如果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不大于阈值,则保持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不变;

室内环境温度接近预设温度,即室内环境温度是在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是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因此可以保持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不变,从而继续保持移动空调的低能耗。

步骤410: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提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

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阈值,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提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可以提高蒸发器的循环打水效率,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为室内空气提供更低温的冷源,加速室内空气的下降,接近预设温度。

步骤412: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前打水电机转速等于打水电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打水电机当前转速;

通过重复上述,直到当前打水电机转速等于打水电机的最大转速,不再改变当前打水电机转速,使移动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打水电机的转速,使移动空调的制冷效率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便于维持环境温度稳定,并因此减少了频繁的开关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节省了能源;另外将打水电机转速的提高限制在最大转速,而不是无限提高,可以降低打水电机的负荷,从而降低移动空调的能耗,节省能源。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10,包括:检测单元102,用于在制冷模式下,获取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变频单元104,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控制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变频单元104还用于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变频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或者控制变频压缩机升频运行。

本实施例还包括室内风机控制单元106,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内风机降速运行。

本实施例还包括室外风机控制单元108,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室外风机停止或降速运行;还用于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还用于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

本实施例还包括打水电机控制单元110,用于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环境湿度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打水电机停止或降速运行;还用于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打水电机启动或提高转速运行;还用于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控制打水电机的转速。

本实施例还包括显示装置控制单元112,用于在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时,控制移动空调的显示装置停止显示或进入休眠状态;还用于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是否关闭所有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控制单元112具体用于在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时,仅开启显示装置中的电源指示装置;以及在当前时间为白天时段时,开启所有显示装置。

本实施例还包括亮度调节单元114,用于根据周围环境亮度,调节电源指示装置的亮度。

本实施例还包括定频调速单元116,用于在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打水电机均为定频电机时,分档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

本实施例还包括变频调速单元118,用于在室内风机的电机、室外风机的电机以及打水电机均为变频电机时,通过无级调节室内风机的转速、室外风机的转速、或打水电机的转速。

本实施例还包括归零单元120,用于在每隔预设周期,将预设温度提高预设温差之前,确定当前时间,若当前时间处于夜晚时段,则在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第二时间后,调整当前的预设温度为变频压缩机降频运行前的预设温度。

通过本实施例的各个单元的配合,维持了移动空调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稳定性,降低了移动空调的能耗,提升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30,包括存储器32、处理器34及存储在存储器3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

通过上述计算机设备30,提升了移动空调的智能化,从而实现移动空调的节能降耗。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空调4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10。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10,提高了移动空调40的能效,降低了移动空调的能源消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满足用户舒适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整机功率,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比。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