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装置、室内机、室外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165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液体容纳装置、室内机、室外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容纳装置、室内机、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在对室内温度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对室内的相对湿度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可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一些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可对室内的相对湿度进行调节,但该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无水源提供加湿所需的水等问题,使得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按时进行加水,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体容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容纳装置,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包括过滤装置及雾化装置,液体容纳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设置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本体上设置有进液口与出液口;其中,进液口与过滤装置相连接,出液口与雾化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体容纳装置,通过在本体上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与过滤装置相连接,使得液体容纳装置可对过滤装置过滤后的冷凝水进行储存,并将出液口与雾化装置连接,以将冷凝水送入雾化装置中,实现了对冷凝水的二次利用,同时将冷凝水雾化后实现对空气的加湿;通过设置液体容纳装置还可确保空调器可对冷凝水进行持续收集,避免空调器在不开启加湿功能时冷凝水的浪费,对冷凝水的持续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冷凝水储存在液体容纳装置中,确保了空调器开启加湿功能后水源的充足,避免了冷凝水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液体容纳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容纳装置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设置在中空腔体中,用以检测中空腔体中的液体的存储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水位检测装置,当液体容纳装置中冷凝水少于预定最小水量时,可及时对冷凝进行收集,当液体容纳装置中冷凝水高于预定最大水量时,及时停止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在确保冷凝水充足的同时,避免冷凝水过多而产生不必要的泄露,确保空调器工作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透明挡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侧壁上设置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透明挡板,使得用户可随时观察液体容纳装置中水的多少,观察方式简单,便于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透明挡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用以衡量中空腔体中的液体的储存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透明挡板上设置刻度线,使得用户可更加直观的查看到液体容纳装置中冷凝水的多少,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本体的顶壁与本体的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溢流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溢流口,避免液体容纳装置中的冷凝水过多而进入空调器的电路中,确保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溢流口处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本体的侧壁相连接;其中,连接部为由溢流口向空调器的接水盘延伸的管状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溢流口处设置向接水盘延伸的连接部,将由溢流口处溢出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处,避免冷凝水进入空调器的其余位置而影响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本体位于过滤装置的下方,本体位于雾化装置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过滤装置设置在本体的上方,进入过滤装置后的冷凝水由于重力的作用,所以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便可直接流入本体中;将本体设置在雾化装置的上方,本体内的冷凝水同样在重力的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即可进入雾化装置中;该结构可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并且由于不需要额外的装置输出动力,减少了空调器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进液口与过滤装置之间的间隙;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出液口与雾化装置之间的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避免在连接处产生渗漏的现象而影响空调器内部的电器件的正常工作,可有效地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本体位于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板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本体设置在控制电路板的上方,可有效地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率,降低电路板的工作温度,延长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本体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与本体相连接,并向空调器的接水盘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本体与电路板之间冷热交换,会在本体的外表面形成冷凝水,通过在本体与电路板之间设置导流结构,可将本体外表面形成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中,避免本体外表面形成的冷凝水流入电路板中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液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以打开或关闭出液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液口处设置控制阀,实现对出液口的控制,确保雾化装置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最佳水位,可有效地提升雾化装置的雾化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三密封件,阀体与本体相连接,阀体设置有通孔;阀芯至少部分插入通孔中;第三密封件与阀芯相连接;当阀芯向上运动时,第三密封件随阀芯向上运动,远离阀体,阀体上的通孔被打开,阀芯向下运动,第三密封件随阀芯向下运动,当第三密封件与阀体相贴合时,阀体上的通孔被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控制阀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并且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并将第三密封件卡接于阀体的上方,有效地利用了本体内的冷凝水对第三密封件的压力,增强了出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密封性;阀体与本体可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容纳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曲柄与阀芯相连接,以控制阀芯上下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曲柄驱动阀芯,实现了对控制阀的自动控制,使得控制阀可根据雾化装置的需要,进行开启与关闭;驱动装置可为电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液口通过硅胶管与过滤装置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硅胶管将进液口与过滤装置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并且硅胶管不易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硅胶管硬度低,使得与进液口和过滤装置的连接处更加紧密,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再者硅胶管无毒无害,确保了用户的健康,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因此,该室内机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因此,该室外机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室内机和/或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室外机,因此,该空调器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室内机和/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室外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沿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沿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液体容纳装置,102本体,104进液口,106出液口,108硅胶管,110控制阀,1102阀芯,1104第三密封件,1106阀体,112驱动装置,114曲柄,116溢流口,20过滤装置,30雾化装置,4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液体容纳装置、室内机、室外机及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容纳装置10,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包括过滤装置20及雾化装置30,液体容纳装置1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设置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本体102上设置有进液口104与出液口106;其中,进液口104与过滤装置20相连接,出液口106与雾化装置3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本体102上设置进液口104与出液口106,进液口104与过滤装置20相连接,使得液体容纳装置10可对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冷凝水进行储存,并将出液口106与雾化装置30连接,以将冷凝水送入雾化装置30中,实现了对冷凝水的二次利用,同时将冷凝水雾化后实现对空气的加湿;通过设置液体容纳装置10还可确保空调器可对冷凝水进行持续收集,避免空调器在不开启加湿功能时冷凝水的浪费,对冷凝水的持续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冷凝水储存在液体容纳装置10中,确保了空调器开启加湿功能后水源的充足,避免了冷凝水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容纳装置10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设置在中空腔体中,用以检测中空腔体中的液体的存储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水位检测装置,当液体容纳装置10中冷凝水少于预定最小水量时,可及时对冷凝进行收集,当液体容纳装置10中冷凝水高于预定最大水量时,及时停止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在确保冷凝水充足的同时,避免冷凝水过多而产生不必要的泄露,确保空调器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本体102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透明挡板。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侧壁上设置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透明挡板,使得用户可随时观察液体容纳装置10中水的多少,观察方式简单,便于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透明挡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用以衡量中空腔体中的液体的储存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透明挡板上设置刻度线,使得用户可更加直观的查看到液体容纳装置10中冷凝水的多少,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体102的顶壁与本体102的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溢流口11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溢流口116,避免液体容纳装置10中的冷凝水过多而进入空调器的电路中,确保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溢流口116处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本体102的侧壁相连接;其中,连接部为由溢流口116向空调器的接水盘40延伸的管状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溢流口116处设置向接水盘40延伸的连接部,将由溢流口116处溢出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40处,避免冷凝水进入空调器的其余位置而影响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体102位于过滤装置20的下方,本体102位于雾化装置30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过滤装置20设置在本体102的上方,进入过滤装置20后的冷凝水由于重力的作用,所以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便可直接流入本体102中;将本体102设置在雾化装置30的上方,本体102内的冷凝水同样在重力的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即可进入雾化装置30中;该结构可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并且由于不需要额外的装置输出动力,减少了空调器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液口104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进液口104与过滤装置20之间的间隙;出液口106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出液口106与雾化装置30之间的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避免在连接处产生渗漏的现象而影响空调器内部的电器件的正常工作,可有效地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本体102位于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板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本体102设置在控制电路板的上方,可有效地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率,降低电路板的工作温度,延长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本体102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与本体102相连接,并向空调器的接水盘40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本体102与电路板之间冷热交换,会在本体102的外表面形成冷凝水,通过在本体102与电路板之间设置导流结构,可将本体102外表面形成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40中,避免本体102外表面形成的冷凝水流入电路板中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出液口106处设置有控制阀110,控制阀110用以打开或关闭出液口10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出液口106处设置控制阀110,实现对出液口106的控制,确保雾化装置30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最佳水位,可有效地提升雾化装置30的雾化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控制阀110包括:阀体1106、阀芯1102、第三密封件1104,阀体1106与本体102相连接,阀体1106设置有通孔;阀芯1102至少部分插入通孔中;第三密封件1104与阀芯1102相连接;当阀芯1102向上运动时,第三密封件1104随阀芯1102向上运动,远离阀体1106,阀体1106上的通孔被打开,阀芯1102向下运动,第三密封件1104随阀芯1102向下运动,当第三密封件1104与阀体1106相贴合时,阀体1106上的通孔被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该控制阀110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并且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104,并将第三密封件1104卡接于阀体1106的上方,有效地利用了本体102内的冷凝水对第三密封件1104的压力,增强了出液口106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液体容纳装置10还包括:驱动装置112,驱动装置112通过曲柄114与阀芯1102相连接,以控制阀110芯上下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12,驱动装置112通过曲柄114驱动阀芯1102,实现了对控制阀110的自动控制,使得控制阀110可根据雾化装置30的需要,进行开启与关闭;驱动装置112可为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进液口104通过硅胶管108与过滤装置2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硅胶管108将进液口104与过滤装置20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并且硅胶管108不易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硅胶管108硬度低,使得与进液口104和过滤装置20的连接处更加紧密,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再者硅胶管108无毒无害,确保了用户的健康,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因此,该室内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因此,该室外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容纳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和/或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因此,该空调器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和/或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