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612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化床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干燥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粘胶行业副产品元明粉的流化床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粘胶行业,副产品元明粉干燥基本使用气流干燥系统。气流干燥系统生产能力小,每小时一般不超过6t,占地面积大,换热效率低,清理周期短,元明粉容易结块。随着生产线的能力的提高,该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本实用新型针对粘胶行业气流干燥元明粉生产能力小,占地面积大,换热效率低,清理周期短,元明粉容易结块缺陷,提供一种减少占地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延长清理周期,提高元明粉质量,不污染环境的的流化床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流化床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流化床干燥装置,包括位于下层的风机、换热器、流化床、斗式提升机,位于中层的螺旋给料器、水平埋刮板、料仓、振动筛,位于上层的旋风分离器、引风机、水幕除尘器;所述的螺旋给料器位于流化床一端上部并与流化床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的风机经进气管与换热器相连,换热器经出气管与流化床相连,所述的流化床内设有内加热盘管;所述的流化床另一端下部设有出料口并于该出料口处设有对应的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上部设有与之对应的水平埋刮板,水平埋刮板另一端下部设有振动筛,振动筛的下料口与料仓相连;所述的流化床另一端上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经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旋风分离器的上端经管道与引风机相连、下端经管道与料仓相连,所述的引风机经管道与水幕除尘器相连;湿元明粉经螺旋给料器进入流化床,同时气流经风机进风并经换热器进入流化床内、内加热盘管开始加热,流化完成的干元明粉依次经斗式提升机、水平埋刮板和振动筛后进入料仓,流化产生的悬浮物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料仓,废气经引风机进入水幕除尘器进行除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元明粉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颗粒出现沸腾状,物料分层与热风接触,物料加热充分,换热效率高,元明粉质量好;设备利用率高,产能大;系统设备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系统封闭,占地面积小,清理周期长,车间工作环境好;蒸汽及电耗用量少,能耗低。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清理周期长、提高生产质量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螺旋给料器,2、流化床,3、内加热盘管,4、风机,5、换热器,6、斗式提升机,7、旋风分离器,8.水平埋刮板,9、料仓,10、振动筛,11、引风机,12、水幕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照图1、2,一种流化床干燥装置,包括位于下层的风机4、换热器5、流化床2、斗式提升机6,位于中层的螺旋给料器1、水平埋刮板8、料仓9、振动筛10,位于上层的旋风分离器7、引风机11、水幕除尘器12;所述的螺旋给料器1位于流化床2一端上部并与流化床2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的风机4经进气管与换热器5相连,换热器5经出气管与流化床2相连,所述的流化床2内设有内加热盘管3;所述的流化床2另一端下部设有出料口并于该出料口处设有对应的斗式提升机6,斗式提升机6上部设有与之对应的水平埋刮板8,水平埋刮板8另一端下部设有振动筛10,振动筛的下料口与料仓9相连;所述的流化床2另一端上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经管道与旋风分离器7相连,旋风分离器7的上端经管道与引风机11相连、下端经管道与料仓9相连,所述的引风机11经管道与水幕除尘器12相连;湿元明粉经螺旋给料器1进入流化床2,同时气流经风机4进风并经换热器5进入流化床2内、内加热盘管3开始加热,流化完成的干元明粉依次经斗式提升机6、水平埋刮板8和振动筛10后进入料仓9,流化产生的悬浮物经旋风分离器7分离后进入料仓9,废气经引风机11进入水幕除尘器12进行除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