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热式真空炉炉体卡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809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外热式真空炉炉体卡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烧结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热式真空炉炉体卡紧装置。



背景技术:

外热式真空炉是一种在高温和真空状态下,使陶瓷生坯固体颗粒的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烧结体的炉具。

现有技术中的外热式真空炉如附图11所示,该外热式真空炉包括底座1、真空炉以及与底座滑动连接的加热炉3,加热炉3可通过滑动套接在真空炉外对真空炉进行加热,但是当加热炉3对真空炉进行加热时,真空炉在高温下由于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热式真空炉炉体卡紧装置,其优点是加热炉对炉体进行加热时可以防止炉体在加热炉内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外热式真空炉炉体卡紧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用于盛放待烧工件的真空炉以及与底座滑动连接的用于对真空炉进行加热的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底端固定设置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一与加热炉连通的竖直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卡紧炉体的的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设置在通道内的与通道滑动连接的卡紧砖以及设置在卡紧砖底端的用于控制卡紧砖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卡紧砖底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呈方形且设置有内螺纹,套筒内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丝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紧装置可以对炉体进行卡紧,防止炉体在高温作用下由于强度不够发生晃动,套筒呈方形可以使通道对套筒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当丝杆转动时,套筒会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不会随丝杆转动,通过转动丝杆可以控制卡紧砖的高度,达到调节卡紧砖高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砖上表面呈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紧砖上表面呈弧形,使卡紧砖可以与炉体底面紧密贴合,增大卡紧砖与炉体外壁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丝杆转动的斜齿轮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齿轮组可以将丝杆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齿轮组包括与丝杆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斜齿轮以及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互捏合,可以将丝杆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转动,方便使用者在另一个角度对丝杆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齿轮水平设置在通道底端,所述第二斜齿轮竖直设置,且第二斜齿轮朝向加热炉底端方向设置有控制斜齿轮组动作的控制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使得第二斜齿轮可以驱动第一斜齿轮带动丝杆进行转动,控制组件可以对第二斜齿轮提供驱动力,并且控制组件设置在固定座外,方便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穿设于固定座的驱动轴,驱动轴另一端伸出固定座外并连接一转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可以对第二斜齿轮提供驱动力,转盘可以对驱动轴提供驱动力,当转动转盘时,第二斜齿轮可以驱动第一斜齿轮转动,带动卡紧砖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偏离圆心处设置有一握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握杆方便工作人员对转盘进行转动,使调节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卡紧装置可以对真空炉炉体进行卡紧,避免炉体在高温作用下因强度不足而产生形变;

二、调节组件可以实现在固定座外控制卡紧装置的效果,使控制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该真空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真空炉炉门拉出状态示意图;

图3是炉门与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密封装置内部结爆炸构剖视图;

图5是体现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体现锁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部放大图;

图8是体现卡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B部放大图;

图10是体现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真空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轨道;2、真空炉;21、炉体;22、炉门;221、隔热板;2211、通气孔;23、真空管道;3、加热炉;31、固定座;311、滚动齿轮;312、连接杆;313、通道;32、锁止装置;321、棘轮;322、棘爪;323、卡块;33、支撑组件;331、挡臂;332、盖板;333、托盘;334、炉盖;335、固定盘;336、限位片;337、限位棒;34、卡紧装置;341、卡紧砖;342、调节机构;3421、套筒;3422、丝杆;3423、第一斜齿轮;3424、第二斜齿轮;343、控制组件;3431、驱动轴;3432、转盘;3433、握杆;4、真空机组;5、开门装置;51、支架;52、支撑板;53、支撑架;54、转动板;55、配重块;6、密封装置;61、固定圈;611、凸棱;62、卡紧条;63、驱动组件;631、主动齿轮;632、把手;633、连接轴;64、调节组件;641、第一插销;642、第二插销;643、弹簧;644、卡套;6441;插孔;645、旋钮;7、过滤装置;71、外罩;72、过滤组件;721、过滤框;722、过滤网;72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外热式真空炉炉体卡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用于盛放待烧工件的真空炉2、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用于对真空炉2进行加热的加热炉3、以及设置在真空炉2一侧的用于对真空炉2进行抽真空的真空机组4。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一用于支撑真空炉2的支架51,真空炉2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51上的炉体21以及设置在炉体21开口处的炉门22,炉门22外设置有一端与支架5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炉门22固定连接的开门装置5,炉体21远离开门装置5一端设置有一与真空机组4连接的真空管道23,真空管道23与炉体21以及真空机组4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开门装置5包括设置在支架51一端的支撑板52、与支撑板52滑动连接的呈L形的支撑架53、以及一端与支撑板5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炉门22固定连接的转动板54,支撑板52内设置有滑槽,支撑架53通过滑槽与支撑板52滑动连接,转动板54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一配重块55,连接板相对于与转动板54向上倾斜,可以在转动炉门22时更加省力。当需要开启炉门22时,向外拉出炉门22,支撑架53从滑槽内滑出,由于支撑架53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板54,转动板54将炉门22从炉体21中拉出,当支撑板52滑动至极限距离时,向上转动炉门22使炉门22以及转动板54以转动版与配重块55的连接点为轴进行旋转,由于配重块55在重力作用下转动,使得转动炉门22的过程更加省力。

如图2所示,炉门22内设置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隔热板221,隔热板221之间通过两个支撑柱固定连接在炉门22上,隔热板221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当对真空炉2进行抽真空时,透气孔可以起到透气作用,隔热板221可以吸收真空炉2内的温度,防止炉门22温度过高对人体造成烫伤。

如图3和图4所示,炉门22与炉体21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6,密封装置6包括设置于炉门22边缘的若干组等间距分布的卡紧条62,炉体21开口处边缘设置有与炉体21转动连接的固定圈61,固定圈61内侧边缘设置有若干组与卡紧条62配合使用的凸棱611,凸棱611之间的间隙与卡紧条62之间的间隙相同,当炉门22关闭时卡紧条62位于凸棱611内侧,卡紧条62的厚度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薄,且凸棱611边缘设置为导向斜面,顺时针转动固定圈61可使卡紧条62与凸棱611分离,将炉门22拉出,当需要密封炉体21时,将炉门22推入固定圈61内,逆时针转动固定圈61可使凸棱611卡接在卡紧条62外,将炉门22封闭。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圈6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圈61转动的驱动组件63,固定圈61部分外边缘设置有卡齿,驱动组件63包括设置在真空管道23上的并与固定圈61边缘卡齿啮合的主动齿轮631以及设置在主动齿轮631端部的用于驱动主动齿轮631转动的把手632,主动齿轮631外通过一连接轴633与把手632连接,把手632端部套接在连接轴633外且把手632端部内圈设置有卡齿,连接轴633上设置有用于单向卡接把手632的调节组件64,调节组件64包括设置在连接轴633内的第一插销641以及第二插销642,连接轴633上设置有一通孔,两插销分别设置在连接轴633上的通孔内,两插销底端通过弹簧643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插销641与第二插销642端部均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导向斜面,连接轴633端部套接有一与连接轴633转动连接的卡套644,卡接套外设置有一个与连接轴633上通孔对应的插孔6441,卡套644外设置有一用于转动卡套644的旋钮645,当第一插销641与插孔6441重合时,第一插销641在弹簧643弹力作用下伸出,使第一插销641伸入把手632端部内圈的卡齿之间,使得插销与把手632端部的卡齿单向啮合,便于使用者反复朝一个方向转动固定圈61,当需要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固定圈61时,转动卡套644,使第二插销642通过插孔6441伸出,由于第二插销642上的导向斜面方向与第一插销641端部的导向斜面方向相反,使得把手632与卡套644向朝另一方向单向啮合,便于向相反方向转动固定圈61,通过上述方法可实现对固定圈61的密封与开启。

如图5示,真空管道23与真空机组4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7,过滤装置7通过法兰连接在真空机组4与真空管道23之间,真空机组4可以提供大功率的负压风力,将炉体21内部抽成真空状态,过滤装置7包括外罩71以及设置在外罩71内的与外罩71滑动连接的过滤组件72,外罩71的形状为长方体,外罩71顶端设置有矩形开口,过滤组件72通过矩形开口插接在外罩71内,过滤组件72为一长方体的过滤框721,过滤框721前后两侧设置有过滤网722,过滤框721顶端通过法兰盘与外罩71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过滤框721顶端与外罩71顶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过滤组件72的橡胶垫723,橡胶垫723具有弹性,当通过螺栓固定过滤框721时,过滤框721顶端可以将橡胶垫723压紧,起到密封作用。当需要清洗过滤网722时,可通过螺栓打开过滤网722顶端的法兰,将过滤框721从外罩71中抽出。

如图5所示,真空管道23、外罩71以及炉体21靠近炉门22处外壁均设置为双层空心结构,其夹层内设置有水循环冷却系统,水通过水泵在每个夹层内循环流动起到冷却效果,可以避免管道外壁温度过高烫伤工作者。

如图6和图7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两条用于滑动加热炉3的轨道11,轨道11底端设置有齿条,加热炉3底端固定连接一固定座31,固定座31底端设置有四个滚动齿轮311,滚动齿轮311伸入轨道11内与齿条啮合,位于加热炉3后方的滚动齿轮311圆心处通过一穿设于固定座31底端的连接杆312固定连接锁止装置32,锁止装置32包括套接在连接杆312外端的棘轮321以及设置在棘轮321外的棘爪322,棘爪322转动连接在固定座31上且棘爪322与棘轮321单向啮合,可使得向真空炉2方向推动加热炉3时棘爪322在棘轮321上滑动,向相反方向移动加热炉3时,棘轮321与棘爪322抵触,滚动齿轮311被卡死,使得加热炉3不能向相反方向移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棘轮321圆心位置设置有一圆孔,圆孔套接在连接杆312外,连接杆312以及棘轮321上的圆孔边缘均设置有矩形缺口,缺口内设置有一矩形的卡块323,卡块323端部设置有凸起,便于将卡块323拔出。卡块323可以将连接杆312与棘轮321卡接在一起,使得棘轮321可以随着连接杆312转动,并且卡块323可以拔出,方便棘轮321的安装与拆卸。当将加热炉3推至合适位置时加热炉3的位置被固定,可以避免加热炉3在高温加热状态时发生晃动,对加热过程造成影响。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炉体21并密封加热炉3的支撑组件33,支撑组件33包括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挡臂331以及设置在挡臂331顶端的盖板332,盖板332朝向真空炉2一侧固定设置有开口朝向炉体21的呈碗状的托盘333,盖板332另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炉盖334,炉盖334周围涂有耐火材料。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挡臂331底端设置有与挡臂331转动连接且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固定盘335,固定盘335两端设置有两组用于对挡臂331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与固定盘335一体设置的两个呈三角形限位片336,两个限位片336对称设置,两限位片336顶端之间设置有限位棒337,另一组限位组件与该限位组件对称设置。挡臂331转动连接在两限位组件之间,限位片336之间具有空隙,可以对挡臂331的转动起到让位作用,当需要密封加热炉3且支撑真空炉2(见图1)时,将挡臂331向加热炉3一侧转动,当挡臂331抵触到限位棒337时挡臂331被限位,使得盖板332刚好停在真空炉2所在的高度。且挡臂331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推动加热炉3时,加热炉3推动炉盖334使得挡臂331向炉体21一侧弯曲,将托盘333压在炉体21底部,使托盘333与炉体21底端扣合,既可以对加热炉3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加热炉3内的热量散发,避免对周围工作人员造成烫伤,又可以对炉体2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炉体21长时间放置时产生形变。

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防止炉体21在高温加热时产生晃动,固定座31上设置有穿设于加热炉3底壁的用于卡紧炉体21的的卡紧装置34。固定座31内设置有一与加热炉3连通的竖直设置的通道313,卡紧装置34包括设置在通道313内的与通道313滑动连接的卡紧砖341以及设置在卡紧砖341底端的用于控制卡紧砖341高度的调节机构342,卡紧砖341上表面呈弧形,使卡紧砖341可以与炉体21底面紧密贴合,增大卡紧砖341与炉体21外壁的接触面积。

如图8和图9所示,调节机构342包括固定设置在卡紧砖341底端的套筒3421,套筒3421呈方形且套筒342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套筒3421内设置有一与其配合使用的丝杆3422,丝杆3422底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3422转动的斜齿轮组,斜齿轮组包括与丝杆3422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斜齿轮3423以及与第一斜齿轮3423啮合的第二斜齿轮3424,第一斜齿轮3423水平设置在通道313底端,第二斜齿轮3424竖直设置,且第二斜齿轮3424圆心处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斜齿轮3423转动的控制组件343,控制组件343包括一穿设于固定座31的驱动轴3431,驱动轴3431另一端伸出固定座31外并连接一转盘3432,转盘3432偏离圆心处设置有一便于工作人员把持的握杆3433。通过握杆3433转动转盘3432可使驱动轴3431驱动第二斜齿轮3424转动,使得第一斜齿轮3423带动丝杆3422转动,由于套筒3421呈方形,固定座31对套筒3421起到限位作用,使得丝杆3422转动时套筒3421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得套筒3421可以带动卡紧砖341上下滑动,以达到卡紧或松开炉体21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