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板片和具有其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9359发布日期:2018-06-08 18: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换热板片和具有其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板片和具有其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中设有多个紧邻设置的换热板片,相邻的两个换热板片之间可以形成温度相对较低的低温介质和温度相对较高的高温介质流动的通道,且每一个换热板片的两侧可以分别流动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以使低温介质通过换热板片与高温介质换热。

相关技术中,换热板片的保温性能较差,当低温介质通过换热板片与高温介质换热时,换热板片本身同时与换热器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发生热量损失,从而降低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换热效率的换热板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换热板片的换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板片,包括板片本体、第一角孔、第二角孔、第三角孔和第四角孔,所述第一角孔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左上端,所述第二角孔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左下端,所述第三角孔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右上端,所述第四角孔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右下端,其中,高温介质适于从所述第一角孔流至所述板片本体的正面,并从所述第二角孔流出所述换热板片,低温介质适于从所述第三角孔流至所述板片本体的背面与所述正面的所述高温介质换热,并从所述第四角孔流出所述换热板片,所述板片本体的侧面包覆有保温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板片,保温层可以阻碍换热板片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减少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损失,提高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板片,所述保温层为石棉材料层或保温涂料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板片,所述换热板片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沿所述板片本体的侧面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适于在两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密封两个所述换热板片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至少部分地包覆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片还包括第二密封结构、第三密封结构、第四密封结构和第五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背面,且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适于在两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将所述第一角孔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所述第三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背面,且所述第三密封结构适于在两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将所述第二角孔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所述第四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正面,且所述第四密封结构适于在两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将所述第三角孔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所述第五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板片本体的正面,且所述第五密封结构适于在两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将所述第四角孔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板片本体的背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分别连接所述板片本体临近所述第一角孔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分别连接所述板片本体临近所述第二角孔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三密封结构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板片本体的正面上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分别连接所述板片本体临近所述第三角孔的两个侧面,所述第四密封结构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四凹槽分别连接所述板片本体临近所述第四角孔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五密封结构适于配合在所述第四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密封结构、所述第四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五密封结构均为橡胶件,且所述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密封结构、所述第四密封结构以及所述第五密封均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片还包括第六密封结构、第七密封结构、第八密封结构和第九密封结构,所述第六密封结构适于在所述板片本体的背面环绕所述第一角孔设置,以在多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防止所述高温介质流入相邻的两个背面相对的所述换热板片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七密封结构适于在所述板片本体的背面环绕所述第二角孔设置,以在多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防止所述高温介质流入相邻的两个背面相对的所述换热板片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八密封结构适于在所述板片本体的正面环绕所述第三角孔设置,以在多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防止所述低温介质流入相邻的两个正面相对的所述换热板片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九密封结构适于在所述板片本体的正面环绕所述第四角孔设置,以在多个所述换热板片正对贴合时防止所述低温介质流入相邻的两个正面相对的所述换热板片之间的空间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密封结构、所述第四密封结构、所述第五密封结构、所述第六密封结构、所述第七密封结构、所述第八密封结构、所述第九密封结构均为橡胶件,且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所述第六密封结构连接,所述第三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七密封结构连接,所述第四密封结构与所述第八密封结构连接,所述第五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九密封结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换热装置,设有多个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板片,每个换热板片的正面适于与相邻的一个换热板片的正面贴合设置,相邻的两个正面相对的所述换热板片之间形成供所述高温介质流动的高温通道,每个换热板片的背面适于与相邻的一个换热板片的背面贴合设置,相邻的两个背面相对的所述换热板片之间形成供所述低温介质流动的低温通道,其中,多个贴合设置的所述换热板片上的所述第一角孔形成高温流入通道,多个贴合设置的所述换热板片上的所述第二角孔形成高温流出通道,多个贴合设置的所述换热板片上的所述第三角孔形成低温流入通道,多个贴合设置的所述换热板片上的所述第四角孔形成低温流出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换热装置,低温介质可以通过换热板片与高温介质换热,同时减少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损失,提高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板片100,第一角孔101,第二角孔102,第三角孔103,第四角孔104,第一密封结构111,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第五密封结构115,第六密封结构116,第七密封结构117,第八密封结构118,第九密封结构119,第一连接件121,第二连接件122,第三连接件123,第四连接件124,保温层130,板片本体140,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正面”、“背面”、“侧面”、“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片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片100可以包括板片本体140、第一角孔101、第二角孔102、第三角孔103和第四角孔104,第一角孔101可以设置在板片本体140的左上端,第二角孔102可以设置在板片本体140的左下端,第三角孔103可以设置在板片本体140的右上端,第四角孔104可以设置在板片本体140的右下端。

其中,高温介质可以从左上端的第一角孔101流至板片本体140的正面,并可以沿板片本体140的正面向下流,以从左下端的第二角孔102流出换热板片100。低温介质可以从第三角孔103流至板片本体140的背面,并可以沿板片本体140的背面向下流,以从右下端的第四角孔104流出换热板片100。高温介质的温度高于低温介质的温度,在板片本体140的背面流动的低温介质可以通过板片本体140与在板片本体140的正面流动的高温介质换热。

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板片100的正面中在第一角孔101、第二角孔102、第三角孔103和第四角孔104之间的区域可以为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换热板片100的背面中在第一角孔101、第二角孔102、第三角孔103和第四角孔104之间的区域可以为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低温流体可以流经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与流经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的高温流体进行换热。

如图1和图2所示,沿板片本体140的侧面边缘可以包覆有保温层130,由此,保温层130可以将板片本体140与换热板片100的外界空气隔离,从而阻碍板片本体140与换热板片100进行热量交换,以减小换热板片100在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换热过程中的热量耗散程度,提高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板片100,通过在板片本体140的侧面包覆保温层130,保温层130可以将板片本体140与换热板片100的外界空气隔离,从而阻碍板片本体140与换热板片100进行热量交换,以减小换热板片100在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换热过程中的热量耗散程度,提高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温层130可以为石棉材料层,由此保温层130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且保温层130的制造材料易于取得。

需要说明的是,保温层130的材料可以不止于此,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温层130可以为保温涂料层,由此温层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且保温层130的厚度较薄,减小了换热板片100的整体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板片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结构111,第一密封结构111可以沿板片本体140的侧面边缘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密封结构111可以环绕板片本体140的侧面边缘以形成封闭环形,当相邻两个换热板片100的正面正对贴合或背面正对贴合时,第一密封结构111可以密封相邻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的空间。由此,当高温流体或低温流体在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的空间流动时,第一密封结构111可以防止高温流体或低温流体从相邻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的连接处泄露。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层130可以至少部分地包覆第一密封结构111的外表面,从而可以使第一密封结构111紧贴板片本体140的侧面边缘设置,保证第一密封结构111对相邻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同时,保温层130可以将板片本体140与换热板片100的外界空气隔离,以保证保温层130对板片本体140的保温性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板片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和第五密封结构115。

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结构112和第三密封结构113均可以设置在板片本体140的背面,且第二密封结构112和第三密封结构113均可以凸出板片本体140的背面,以在两个换热板片100的背面正对贴合时封堵在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从而第二密封结构112可以将第一角孔101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第三密封结构113可以将第二角孔102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密封结构112可以将第一角孔101与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隔离,从而防止高温流体从第一角孔101流向板片本体140背面的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与低温流体混合,第三密封结构113可以将第二角孔102与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隔离,从而防止高温流体从第二角孔102流向板片本体140背面的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与低温流体混合,进而保证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隔离。

如图1所示,第四密封结构114和第五密封结构115均可以设置在板片本体140的正面,且第四密封结构114和第五密封结构115均可以凸出板片本体140的正面,以在两个换热板片100的正面正对贴合时封堵在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从而第四密封结构114可以将第三角孔103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第五密封结构115可以将第四角孔104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密封结构114可以将第三角孔103与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隔离,从而防止低温流体从第三角孔103流向板片本体140正面的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与高温流体混合,第五密封结构115可以将第四角孔104与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隔离,从而防止低温流体从第四角孔104流向板片本体140正面的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与高温流体混合,进而保证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隔离。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板片本体140的背面上可以设有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凹槽可以分别连接板片本体140临近第一角孔101的上侧面和左侧面,从而第一凹槽可以将第一角孔101与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隔离,第二密封结构112可以定位配合在第一凹槽内,以保证第二密封结构112将第一角孔101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相似地,如图2所示,第二凹槽可以分别连接板片本体140临近第二角孔102的下侧面和左侧面,从而第二凹槽可以将第二角孔102与低温流体换热区域142隔离,第三密封结构113可以定位配合在第二凹槽内,以保证第三密封结构113将第二角孔102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如图1所示,板片本体140的正面上可以设有第三凹槽(图中未示出)和第四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三凹槽可以分别连接板片本体140临近第三角孔103的上侧面和右侧面,从而第三凹槽可以将第三角孔103与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隔离,第四密封结构114可以定位配合在第三凹槽内,以保证第四密封结构114将第三角孔103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相似地,如图1所示,第四凹槽可以分别连接板片本体140临近第四角孔104的下侧面和右侧面,从而第四凹槽可以将第四角孔104与高温流体换热区域141隔离,第五密封结构115可以定位配合在第四凹槽内,以保证第五密封结构115将第四角孔104与其余的三个角孔隔离。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111、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和第五密封结构115均可以为橡胶件,由此第一密封结构111、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和第五密封结构115均可以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第二密封结构112的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上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第二密封结构112的另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左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第三密封结构113的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下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第三密封结构113的另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左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

相似地,第四密封结构114的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上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第四密封结构114的另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右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第五密封结构115的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下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第五密封结构115的另一端可以延伸至板片本体140的右侧面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

由此,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以及第五密封结构115均可以与第一密封结构111连接,从而第一密封结构111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以及第五密封结构115对板片本体140的整体密封性更好,防止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混和。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板片100还可以包括第六密封结构116、第七密封结构117、第八密封结构118和第九密封结构119。

如图2所示,第六密封结构116可以为环形且在板片本体140的背面环绕第一角孔101设置,第七密封结构117可以为环形且在板片本体140的背面环绕第二角孔102设置,第六密封结构116和第七密封结构117均可以凸出板片本体140的背面,以在两个换热板片100的背面正对贴合时封堵在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从而进一步防止高温流体通过第一角孔101或第二角孔102流动至换热板片100的背面与低温流体混合。

相似地,如图1所示,第八密封结构118可以为环形且在板片本体140的正面环绕第三角孔103设置,第九密封结构119可以为环形且在板片本体140的正面环绕第四角孔104设置,第八密封结构118和第九密封结构119均可以凸出板片本体140的正面,以在两个换热板片100的正面正对贴合时封堵在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从而进一步防止低温流体通过第三角孔103或第四角孔104流动至换热板片100的正面与高温流体混合。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第五密封结构115、第六密封结构116、第七密封结构117、第八密封结构118、第九密封结构119均可以为橡胶件,由此第二密封结构112、第三密封结构113、第四密封结构114、第五密封结构115、第六密封结构116、第七密封结构117、第八密封结构118、第九密封结构119均可以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保证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的隔离。

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板片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121、第二连接件122、第三连接件123以及第四连接件124,第二密封结构11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21与第六密封结构116连接,第三密封结构113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22与第七密封结构117连接,第四密封结构114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123与第八密封结构118连接,第五密封结构115可以通过第四连接件124与第九密封结构119连接。由此可以增强换热板片100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的隔离。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可以设有多个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换热板片100,其中,每个换热板片100可以具有多个正面凸起和背面凸起,每个换热板片100的正面可以与相邻的一个换热板片100的正面贴合设置,相邻的两个正面相对的换热板片100之间的正面凸起贴合,以在换热板片100正面的非凸起位置形成供高温介质流动的高温通道。

每个换热板片100的背面可以与相邻的一个换热板片100的背面贴合设置,相邻的两个背面相对的换热板片100之间的背面凸起贴合,以在换热板片100正面的非凸起位置形成供低温介质流动的低温通道。

其中,多个贴合设置的换热板片100中,多个换热板片100的第一角孔101可以堆叠形成高温流入通道,多个换热板片100的第二角孔102可以堆叠形成高温流出通道。高温流体可以从高温流入通道流入正面贴合的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的高温通道内,并从高温流出通道流出高温通道。

相似地,多个换热板片100的第三角孔103可以堆叠形成低温流入通道,多个换热板片100的第四角孔104可以堆叠形成低温流出通道。低温流体可以从低温流入通道流入背面贴合的两个换热板片100之间的低温通道内,并从低温流出通道流出低温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通过设置换热板片100,高温流体和低温流体可以分别在换热板片100的正面和背面流动,以使低温介质通过换热板片100与高温介质换热,同时减少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损失,提高了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