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8953发布日期:2018-12-14 22:0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快速炉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炉头设备,特别关于一种可降低气体混合时所产生的噪音的炉头。



背景技术:

一种常见于餐厅、快炒店的快速炉头,如图7及图8所示,其操作使用时,主要是通过与外部瓦斯筒连接的瓦斯座90,让瓦斯经由多个瓦斯孔91导入瓦斯座90内部的混合室92,以及设于瓦斯座90侧壁及底部的多个通气孔93,93A,将承座80内的空气导入瓦斯座90内部的混合室92,而使瓦斯及空气在瓦斯座90内的混合室92内相混合,并点燃混合室92内的混合气体,使之完全燃烧,用以提供烹饪、快炒时所需大火;然而,因该混合室92为一凹槽空间,且空气及瓦斯分别自该瓦斯座90通气孔93,93A及瓦斯孔91由不同方向进入混合室92 内混合,容易形成紊流而于混合室92内产生气流扰动,进而发出扰人的噪音,对于长期于厨房内工作的厨师会产生听力上的影响,故现有的快速炉头诚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快速炉头在使用时,因空气与瓦斯于混合室内快速混合而产生气流扰动,进而发出扰人的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空气与瓦斯混合时产生的噪音的快速炉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炉头,其包括有:

一承座,呈开孔向上的环形座体,其侧壁设有一与该承座内部连通的入气口,该承座内壁设有多个支撑肋;

一瓦斯座,设于该承座的内部而抵靠于各支撑肋,该瓦斯座包括有一瓦斯室、一混合室、多个瓦斯孔及多个通气孔,该瓦斯室设于该瓦斯座的内部,并以管路与外部燃料供给装置相连,该混合室位于该瓦斯座内并位于该瓦斯室的上方,其顶部与外部空间连通,该多个瓦斯孔间隔地设于该瓦斯室顶面,并连通该瓦斯室及该混合室,且各瓦斯孔顶端皆连接一朝上延伸的导管,该些通气孔设于该瓦斯座上,并连通该混合室及该承座的入气口,其中设于瓦斯座侧壁的各通气孔皆呈于瓦斯座外壁开口较低,瓦斯座内壁开口较高的倾斜设置;

一隔座,设于该瓦斯座的混合室内,而将该混合室分隔并形成多个区块,该隔座设于不遮蔽该瓦斯座内的各瓦斯孔及各通气孔的位置,其顶端突出于该瓦斯座的顶面,其包括多个呈放射状设置的鳍片。

较佳的,该瓦斯孔呈环状排列,且该混合室侧壁的各通气孔设于对应各瓦斯孔的位置。

较佳的,该瓦斯座的瓦斯室包含一外环部及一内环部,且外环部与内环部间以通道连接,且该瓦斯室外环部及内环部顶面皆设有瓦斯孔,该瓦斯座于瓦斯室外环部及内环部间的底壁处设有多个通气孔,该隔座包括有一内环座,且各鳍片连接于该内环座的外周壁上,该内环座将该瓦斯座的混合室分隔出一内环区域,该内环区域位于该瓦斯室外环部的各瓦斯孔内侧位置。

较佳的,各导管略低于该瓦斯座的顶面。

较佳的,该隔座的内环座突出于该瓦斯座顶面的距离大于该隔座的各鳍片突出于该瓦斯座顶面的距离。

较佳的,该隔座一体式地直接成形于该瓦斯座的混合室内。

较佳的,该隔座为可拆卸地装设于该瓦斯座的混合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有益功效为:本实用新型的设有一隔座,将混合室分隔为多个空间,让由不同方向进入混合室内的气体被隔座分隔于独立的小区块内而较不易受到其他方向的气流影响而产生紊流,且由于设于瓦斯座侧壁的各通气孔呈外下内上的倾斜设置,瓦斯孔顶端皆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导管,且隔座的顶端突出于瓦斯座的顶端,因此瓦斯及空气进入混合室后,会被引导至混合室上方的开放空间进行混合,而能减少气体在混合室内产生气流扰动而形成噪音,以防止长期于厨房内工作的厨师听力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瓦斯座之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现有的炉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现有的炉头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承座 11入气口

13支撑肋 15凹口

20瓦斯座 21瓦斯室

211外环部 212通道

213内环部 23混合室

231,231A内环区块 233,233A外区块

25瓦斯孔 251导管

27,27A通气孔 29瓦斯管

30,30A隔座 31,31A内环座

33,33A鳍片

80承座 90瓦斯座

91瓦斯孔 92混合室

93,93A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速炉头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1及图2,其包括有一承座10、一瓦斯座20及一隔座30,其中

该承座10为一开口向上的圆筒形座体,该承座10的侧壁设有与该承座10 的内部相通的一入气口11,该入气口11以管路连接至一鼓风设备(图未示),该承座10的内环面向内间隔地凸设有三个支撑肋13,该承座10顶面向下凹设有两凹口15。

该瓦斯座20,抵靠于各支撑肋13上而设置于该承座10内,请配合参考图 3,该瓦斯座20内部包括有一瓦斯室21、一混合室23、多个瓦斯孔25及多个通气孔27,27A,该瓦斯室21位于该瓦斯座20的内底部,其包括有一外环部211 及一内环部213,该外环部211与该内环部213间设有两通道212相连通,该些瓦斯孔25,间隔地设置于该瓦斯室21外环部211及内环部213顶面,并连通瓦斯室21及混合室23,且各瓦斯孔25顶端接连接一向上延伸的导管251,较佳的是,各导管251的顶端略低于该瓦斯座20的顶面,且位于外环部211的瓦斯孔25排列呈环形;该瓦斯座20在与该承座10两凹口15相对应处分别连接一瓦斯管29并与该瓦斯室21相连通,并通过该瓦斯管29以管路与外部瓦斯筒或天然气管路相连而供给瓦斯或天然气等燃料;该混合室23位于该瓦斯座20内并位于该瓦斯室21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外部空间相通,该些通气孔27,27A设于该瓦斯座20的侧壁及底壁而连通该混合室23及该承座10的入气口11,请参考图3、图5,其中设于瓦斯座20侧壁上的各通气孔27,两通气孔27为一组呈上下排列地对应一外环部211的瓦斯孔25,且各通气27孔皆呈外下内上的倾斜设置,请参考图3及图4,设于底壁的通气孔27A,位于该瓦斯室21的外环部 211、内环部213及两通道212之间。

该隔座30,请参考图2及图6,设于该瓦斯座20的混合室23中,并将该混合室23分隔成多个区块,该隔座30包括有一内环座31,及间隔设置于该内环座31外周壁上且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鳍片33,该隔座30设于不遮蔽该瓦斯座20内的各瓦斯孔25及各通气孔27,27A开口的位置,且该隔座30的顶端突出于该瓦斯座20的顶面。该隔座30的内环座31呈空心圆环体,将瓦斯座20 的混合室23分隔并形成一内环区块231,其中内环区块231内包含位于瓦斯室 21内环部213顶面的各瓦斯孔25及其导管251,以及设于瓦斯座20底壁的各通气孔27A;该隔座30的各鳍片33将位于内环座31外侧的混合室23分隔并形成多个外区块233,各外区块233内包含有位于瓦斯室21外环部211的一瓦斯孔25及其导管251,与设于瓦斯座20侧壁的两通气孔27;较佳的是,该隔座30的内环座31的顶端突出于该瓦斯座20顶面的距离大于各鳍片33突出于该瓦斯座20顶面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于操作使用时,瓦斯、天然气等燃料气体经由管路连接至瓦斯管29进入该瓦斯座20的瓦斯室21内,而使瓦斯室21内充满瓦斯,并通过各瓦斯孔25连接的导管251导向混合室23的上侧,空气会自鼓风设备经由该承座10的入气口11进入承座10内部,并经由该瓦斯座20侧壁及底壁上的通气孔27,27A进入混合室23内。

因混合室23被隔座30分隔成一内环区块231及多个外区块233,且该隔座 30的顶端突出于该瓦斯座20的顶面,请配合参考图4,在内环区块231中瓦斯被各瓦斯孔25连接的导管251导向内环区块231上侧,而空气会由位于混合室23底部的通气孔27A向上流动,而与瓦斯于内环区块231上侧接近开放空间处进行混合,而避免因来自不同方向的气体而产生的扰流及其造成的扰动噪音;请配合参考图5,在各外区块233中,瓦斯会由瓦斯孔25连接的导管251导向外区块233上侧,空气会由位于侧壁上的通气孔27,倾斜地由下往上进入外区块233内,而使瓦斯及气体于外区块233上侧较接近开放空间处进行混合,并利用隔座30的各鳍片33限制空气自各通气孔27进入混合室23内流动的区间,减少因不同方向气流交会时所产生的气流扰动及其造成的扰动噪音,而使瓦斯与空气在混合时不易产生噪音。

如上所述的隔座30可为一体式地直接成形于该瓦斯座20的混合室23内,亦或可拆卸地装设于该瓦斯座20的混合室23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