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7164发布日期:2020-10-30 21:1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石墨冷却器。



背景技术:

石墨冷却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块孔式﹑管壳式和板式三种类型。块孔式石墨冷却器是由若干个带孔的块状石墨组件组装而成。管壳式石墨冷却器是管壳式换热器在石墨换热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结构又分为固定式和浮头式两种。板式石墨冷却器搜用石墨板粘结制成。此外﹐还有沉浸式﹑喷淋式和套管式等。石墨换热器耐腐蚀性能好﹐传热面不易结垢﹐传热性能良好。但石墨易脆裂﹐抗弯和抗拉强度低﹐因而只能用于低压﹐即使承压能力最好的块孔状结构﹐石墨不但具有耐酸腐蚀性,而且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将石墨芯体做成垂直和水平互相分隔开的块孔式结构,当两种介质彼此通过时,高温介质不断地把热量传给石墨换热器,低温介质不断从换热器得到热量,从而实现了热交换。

在化工领域,常用的石墨冷却器在使用完后,被稀释的酸会残留部分在混酸室的内壁上,对混酸室内壁产生冲刷腐蚀,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石墨内的硫酸稀释需要添加稀释水进行稀释,而在稀释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加速热量的散发,就会降低酸的稀释效率,导致现有的稀释冷却器在使用时稀释效果不好,降低了稀释冷却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稀释效果好的石墨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冷却器,包括外壳,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石墨冷却块,等间距开设于所述石墨冷却块内部的多条物料通孔和多条冷却通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多条冷却通孔连通的流通道,固定于所述外壳侧壁上且用于支撑石墨冷却块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且与物料通孔连通的集液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侧壁上且均与流通道连通的第一冷却进液管和第一冷却出液管,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石墨冷却块上的混酸室,穿过所述外壳且与混酸顶部连通的进水管,穿过所述外壳且与混酸室侧壁连通的进酸管,位于所述混酸室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降温区,以及位于所述混酸室内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物料通孔和冷却通孔相互垂直且互不相通,所述第一冷却进液管位于第一冷却出液管下方,所述混酸室底部与物料通孔连通,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物料通孔位置对于且直径相同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且与物料通孔连通的集液室,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侧壁且与集液室连通的出酸管。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区包括位于外壳内壁与混酸室之间的冷却夹层,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侧壁上且与冷却夹层连通的第二冷却进液管和第二冷却出液管,其中,所述第二冷却进液管位于第二冷却出液管下方,所述进水管依次穿过外壳、冷却夹层并与混酸室顶部连通。

具体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的电机箱,安装于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且依次穿过外壳、冷却夹层和混酸室侧壁并探入混酸室内的转动轴,安装于所述混酸室底部上且用于支撑转动轴的轴承,以及等间距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的转动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的底座。

具体地,所述进水管、进酸管和出酸管上均分别安装有挡盖。

具体地,所述外壳位于集液室部分的侧壁直径大于外壳其余部分的侧壁直径。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集液室上方且由外壳侧壁支撑固定的板体,垂直固定于所述板体边缘的挡板,位于挡板上且套接于石墨冷却块上的密封条,其中,所述石墨冷却块安装于板体与挡板形成的凹槽内,所述板体上设置有与物料通孔位置对于且直径相同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完后,可通过打开位于进水管上的挡盖,并通过进水管向混酸室内通入水,同时开启电机,使搅拌装置开始工作,再使出酸管和金酸管上的挡盖保持关闭状态,使混酸室内的水随转动扇叶的转动而对混酸室内进行清洗,可以将对混酸室内壁冲洗干净,在冲洗干净后,打开出酸管上的挡盖,将清洗液排出,如此便可避免被稀释的酸残留在混酸室的内壁上腐蚀混酸室的内壁,达到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酸室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降温区,在进行稀释酸的工作的同时,将第二冷却进液管与外部冷却液管连接,将第二冷却出液管与排水管连接,不断通入冷却液对混酸室进行降温,加速热量的散发,提高酸的稀释效率,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稀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外壳,2-石墨冷却块,3-物料通孔,4-冷却通孔,5-集液装置,6-第一冷却进液管,7-第一冷却出液管,8-混酸室,9-进水管,1-进酸管,11-降温区,12-搅拌装置,13-冷却夹层,14-第二冷却进液管,15-第二冷却出液管,16-电机箱,17-流通道,18-电机,19-转动轴,2-轴承,21-转动扇叶,22-集液室,23-出酸管,24-底座,25-挡盖,26-支撑板,27-板体,28-挡板,29-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到图2所示,该石墨冷却器,包括外壳1、石墨冷却块2、物料通孔3、冷却通孔4、集液装置5、第一冷却进液管6、第一冷却出液管7、混酸室8、进水管9、进酸管1、降温区11、搅拌装置12、冷却夹层13、第二冷却进液管14、第二冷却出液管15、电机箱16、流通道17、电机18、转动轴19、轴承2、转动扇叶21、集液室22、出酸管23、底座24、挡盖25、支撑板26、板体27、挡板28和密封条29等。其中,外壳1用于装载石墨冷却块2和混酸室8,外壳1位于集液室22部分的侧壁直径大于外壳1其余部分的侧壁直径,其用于对支撑板26提供支撑;石墨冷却块2固定于外壳1内,其内部开设有多条物料通孔3和多条冷却通孔4,其不但具有耐酸腐蚀性,而且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物料通孔3数量有多个且均等间距沿纵向分布,物料通孔3一端与位于石墨冷却块2上的混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与位于石墨冷却块2底部的支撑板26上的通孔连通,并从通孔中流入集液装置5内,其用于输送从混酸室内混合好的酸;冷却通孔4数量有多个且均沿横向等间距排布,多个冷却通孔4均与流通道17连通,其用于流通冷却液,使得冷却液吸收从物料通孔3的热量,对酸进行降温;流通道17设置于外壳1侧壁内,其设置方向与物料通孔3平行,其与所有冷却通孔4连通,且其分别与第一冷却进液管6和第一冷却出液管7连通;集液装置5位于支撑板26底部且位于外壳1内,其包括位于石墨冷却块2底部且与位于板体27上的通孔连通的集液室22,安装于外壳1侧壁且与集液室22连通的出酸管23;第一冷却进液管6安装于外壳1侧壁上且位于第一冷却出液管7下方,其与流通道17连通且用于导入冷却液;第一冷却出液管7安装于外壳1侧壁上且与流通道17连通,用于导出冷却酸后的冷却液;混酸室8安装于外壳1内且位于石墨冷却块2上,用于将浓酸稀释;进水管9依次穿过外壳1、冷却夹层13与混酸室8顶部连通,其上安装有一个挡盖25;进酸管1穿过外壳1且与混酸室8侧壁连通,使得流入混酸室8内的浓酸和水可以在混酸室8下部混合;降温区11用于对混酸室8进行降温,其包括位于外壳1内壁与混酸室8之间的冷却夹层13,安装于外壳1侧壁上且与冷却夹层13连通的第二冷却进液管14和第二冷却出液管15,第二冷却进液管14与外部冷却液管连通,第二冷却出液管15与外部出水管连通,第二冷却进液管14位于第二冷却出液管15下方,使得冷却液从下往上蔓延,可以优先冷却混酸室8底部;搅拌装置12用于对混酸室8内的酸进行搅拌,使得浓酸尽快稀释,其包括固定于外壳1上且用于安防电机18的电机箱16,安装于电机箱16内的电机18,与电机18同轴连接且依次穿过外壳1、冷却夹层13和混酸室8上壁并探入混酸室8内的转动轴19,安装于混酸室8底部且用于支撑转动轴19的轴承2,等间距安装于转动轴19上的转动扇叶21;支撑板26通过与集液室22处于同一平面的外壳1侧壁提供支撑,其与外壳1侧壁固定连接,其用于对石墨冷却块2进行支撑,其包括固定于外壳1侧壁上的板体27,板体27上设置有与物料通孔3位置对于且直径相同的通孔,使得位于物流通孔3内的酸可以流入集液室22内,垂直固定于板体27边缘的挡板28,挡板28与板体27形成一个容纳石墨冷却块2的凹槽,位于挡板28上且套接于石墨冷却块2上的密封条29,通过密封条29和挡板对流通道17进行密封,避免流通道17内的液体溢出;底座24位于外壳1底部,其用于支撑外壳1;挡盖25数量有多个且分别安装于进水管9、进酸管1和出酸管23上,其与管道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打开位于进水管上的挡盖,将进水管与装有外部水管连接,通过进水管向混酸室内充入水,稍后打开位于进酸管上的挡盖,将进酸管与外部装有浓酸的管道连接,通过进酸管向混酸室内充入浓酸,同时,开启电机,使搅拌装置开始工作,通过第二冷却进液管向冷却夹层内通入冷却液,并将冷却液从第二冷却出液管排出,可加快浓酸的稀释的同时对混酸室进行降温,被稀释的酸从物料通孔流入集液室内,并从出酸管导出,在被稀释的酸开始进入物料通孔时,通过第一冷却进液管向冷却通孔充入冷却液,用于冷却物料通孔内被稀释的酸,冷却完后的液体从第一冷却出液管排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