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650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冻循环的电磁控制阀、电磁螺线管或者用于冷冻循环的四通切换阀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特别关系与线圈相连的构件和电气元件的放置。
背景技术
用于冷冻循环的电磁控制阀、电磁螺线管或者用于冷冻循环的四通切换阀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在于将电力转换为磁力变换阀的工作状态,且阀的工作状态的变换可能是极限位置的改变,如介质流通管路的开启或者关闭,也可能是一个工作状态的保持程度,如介质流通管路开启的大小。
常见的电磁线圈包括绕芯和设置在绕芯两端的相互平行的一对锷状部,从而在该对锷状部之间形成绕组的缠绕部,绕组上连接引线,绕组外周包封合成树脂且合成树脂至少将所述的引线部分包封,从而将引线按照设计要求固定以便在实际适用时引线的外端与电源连接,因此,引线的固定在形成线圈时十分关键,然而在进行合成树脂的包封时,往往因为缺少对引线的定位而产生引线位置的移动或者角度上的偏离,最终导致包封后引线不符设计要求。为此,专利文献特开平9-106911公开了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它是在绕组的外侧另设一个引线支架,在引线支架上形成有互相平行的槽状保持部,引线分别插入槽状保持部,通过此引线保持可防止在包封合成树脂时由于树脂流动产生引线的合适位置的移动,不太会出现由于上述引线的两端部,引线的前端部等的绝缘距离的接近而产生不良;该方案提出的分体的槽状保持部用在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上,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会产生大型化倾向的同时也会出现材料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出于上述电磁线圈的多种功能,当需要改善电磁线圈的功能时,如在绕组上串联可变电阻器件,由该可变电阻器件自身的特性控制分配流经绕组的电流自电磁阀启动阶段的高电流向电磁阀保持阶段的低电流变换。然而现有结构的电磁线圈,包括专利文献特开平9-106911,既没有涉及可变电阻器件的设置,也没有涉及怎样才能合理的置放可变电阻器件以便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的,因为电气元件和功能的增加,由此产生的热量也要尽可能少的影响绕组,同时,绕组在通电时产生的热量也要尽可能少的影响电气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结构庞大等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并为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充分发挥其功用提供结构上的保证。为此,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所述的电磁线圈包括电气元件、支持构件及树脂包封层,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绕组和引线,所述的支持构件包括绕芯和设置在绕芯两端的相互平行的一对锷状部,从而在该对锷状部之间形成绕组的缠绕部,引线连接在绕组上,树脂包封层包封在绕组外周并将所述引线的内端部分包封;其特征是其中一个锷状部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的侧面至少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引线的槽状固定孔。该结构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引线与绕组接触时,由于引线可以插装在槽状固定孔中被定位,能够有效防止合成树脂密封时引线的移动,不但可以对绕组、引线内端进行可靠地密封和固定,且可得到电气元件设置比较紧凑的电磁线圈。
作为对该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延伸部的侧面为平面。
所述的锷状部还包括有弧状部,所述的延伸部为由弧状部向一侧延伸而形成。
或者为了扩充电磁线圈的功能提供结构上的保证,可以采用下述方案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所述的电磁线圈包括电气元件、支持构件及树脂包封层,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绕组、引线和连接在绕组上的可变电阻器件,所述的支持构件包括绕芯和设置在绕芯两端的相互平行的一对锷状部,从而在该对锷状部之间形成绕组的缠绕部,引线连接在绕组上,树脂包封层包封在绕组外周并将所述可变电阻器件和引线的内端部分包封;其特征是其中一个锷状部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上开设有两个供所述可变电阻器件的端子穿设的贯通孔。本方案,为扩充电磁线圈的功能而增设了可变电阻器件,并通过将可变电阻器件的端子穿设在贯通孔内实现对可变电阻器件的进行全方位的定位,防止引线向任何方向偏离,可以简单地放置,并防止在通过合成树脂包封时可变电阻器件的移动,实施可靠地密封形成整体。
作为对该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延伸部呈长方体状,在其两侧设置有布置所述引线的空位。
所述的两个贯通孔一个为圆形,一个为长方形。
所述的贯通孔平行设置。便于可变电阻器件的连接以及与绕组、引线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所以电气元件的连接得到了可靠地固定。且,电磁线圈上电气元件的固定可以通过合成树脂很好地包封。
所述的可变电阻器件为热敏电阻。通过合成树脂可靠密封,所以可确保可变电阻器件与绕组等电气之间保持一定的有效的距离,因此可以得到绝缘性能得到提高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由于可变电阻器件采用热敏电阻,所以随着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根据其电阻值的大小,施加在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的电流强度可发生变化,因此,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的电磁力得到了控制,并且,热敏电阻与绕组等之间可以实现一定的有效距离,不会因为热敏电阻的发热而对绕组等产生影响,可以获得一种良好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结果,可以防止冷冻循环的冷媒流量的控制所使用的电磁阀施加电流过大,可防止电磁阀被烧坏,且,可以可靠地减少用于切换冷冻循环的冷媒流通方向的四通阀用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滑块的驱动动作及动作保持时所需电流的电力。
所述的可变电阻器件的主体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可以有效避免其产生的热量影响绕组的正常工作,并且可以避免绕组产生的热量影响可变电阻器件的功能发挥。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上述技术特征所具备的功能,以下给以更详细的说明用于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与绕组等电气连接时,引线放置在锷状部上的延伸部上,由于引线的端子插入贯通孔,可以得到可靠地固定,且在此之外,还可防止合成树脂密封时可能出现的上述部品的移动。
平行设置的贯通孔,电气部品如可变电阻器件的设置可以很容易进行,且部品可以正确牢固的固定,因此可以确保电气部品与绕线之间具有一定的有效距离,并通过合成树脂可靠密封,从而提高绝缘性能。
所述延伸部作为锷状部的一部分,由于跟弧状部一体设置,可以简单地对电气部品进行设置。
所述延伸部的侧面为平面。可利用此侧面和引线之间的空间,就可以简单地进行对引线及电气部品和绕线的连接操作。
槽状固定孔在台形状部的端面上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固定引线时,很容易固定所插入的端子部件。
将可变电阻器件的端子插入贯通孔,从而得到可靠地固定。而且,在此之外,还可以防止合成树脂密封时可能引起的可变电阻器件的移动。
所述的锷状部还包括有弧状部,所述的延伸部为由弧状部向一侧延伸而形成。一体成形的锷状部上可设置一定的电气部品,因此,可得到设置紧凑的电磁线圈。
所述的两个贯通孔一个为圆形,一个为长方形。对应可变电阻器件的端子之间的间距,热敏电阻设置在延伸部上的定位自由度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通过直接在延伸部上设置用于定位引线和可变电阻器件等电子元件的定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合成树脂密封时引线的移动,不但可以对绕组、引线内端以及可变电阻器件进行可靠地密封和固定,且可得到电气元件设置比较紧凑的电磁线圈;所述的可变电阻器件的主体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可以有效避免其产生的热量影响绕组的正常工作。


图1线圈骨架斜视图;图2图1线圈骨架绕组状态图;图3电磁线圈所使用电气元件热敏电阻的示意图;图4引线的外观示意图;
图5图2线圈骨架上放置图3的热敏电阻的同时引线固定的状态图;图6图5的包封后的构成电磁线圈示意图;图7图6中线圈外壳8的装配状态图;图8线圈骨架其他结构的斜视图。
图中1-线圈骨架;2-绕芯,2a/2b-锷状部,2a1-外周面,2a2-延伸部,2a3-前端面,2a4/2a5-贯通孔,2a6-上面,2a7/2a8-侧面,2b1-半圆形状部,2b2-台形状部,2b3-端面部,2b4-槽状固定孔;3-绕线部,3a-绕组,3a1/3a2-两端部;4-热敏电阻器件,a-电阻器件,4b/4c-端子;5-引线,5a-芯线,5b-包覆物,5a1/5a1’-前端,5c-端子部件,5c1-装配部,5c2/5c2’-连接部,5c3-折弯部。
以下结合图1~8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线圈骨架1的斜视图。
线圈骨架1由绕芯2和锷状部2a及2b构成。
绕芯2呈中空的圆形筒状,图标2a及2b为绕芯2两端相互对向平行的一对锷状部。绕芯2与锷状部2a及2b通过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形成,此形成如射出成型,树脂材料如聚丁烯对酞酸盐。
骨架1中,一边的锷状部2a中空呈近似圆盘状,具有外周面2a1,此外周面2a1上具有突设呈板状的近似方形的延伸部2a2。该延伸部2a2具有前端面2a3、上面2a6、侧面2a7及侧面2a8。上述锷状部2a为了一定的电气部品的设置及定位,在外周面2a1上设有延伸部2a2,上设有与前端面2a3贯通的贯通孔2a4及2a5。在延伸部2a2两侧形成布置引线的空位。
此贯通孔2a4及2a5是从延伸部2a2的上面2a6贯通,在前端面2a3近旁相隔一定距离平行的一对孔。而且,另外一边(图下部)的锷状部2b由呈半圆形的2b1与其一侧突出呈台形的台形状部2b2形成。
上述台形状部2b2的前端具有端面部2b3,此端面部2b3的中央处如图1所示在其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相隔一定距离的近似长方形的槽状固定孔2b4。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在线圈骨架1电线如铜丝构成的绕组3绕在绕芯2上的状态图,图中,3为绕线部,3a为绕组,3a1和3a2分别为绕组,与图1相同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
图3为图2中的骨架1设置电气部品如热敏电阻的图。图中,4为现有的热敏电阻器件,4a为其电阻器件,4b和4c为一对端子。
图4为与绕组3a和热敏电阻器件4连接的引线的图示,5为引线,5a为芯线,5b为其包覆物。另,5a1为包覆物5b露出的前端,另一边的前端为金属如黄铜材料构成的端子部材5c通过铆接或者焊接装配,此5c1为装配部,5c2为连接部。
图5为图1及图2所示的线圈骨架1设置了图3的热敏电阻器件4,同时,展示了图4中的引线5连接状态的结构图。
图中,热敏电阻器件4的电阻器件4a设置在延伸部2a2的上面2a6,此端子4b及4c分别插入2a4及2a5。
根据以上结构,热敏电阻4设置在延伸部2a的同时也得到固定。结果,热敏电阻4通过设置,在合成树脂包封时可以防止产生移动,使包封可以可靠地进行。
且,由于热敏电阻4设置在锷状部2a的延伸部2a2上,树脂塑封可以紧凑地进行。
另外,由于热敏电阻4的设置利用了延伸部2a2前端面2a3上的贯通孔2a4及2a5,因此它的设置比较容易进行,且可牢固地固定的同时,确保电气部品与绕线之间保持一定的有效距离,因此,可以提高电磁线圈的绝缘性能。
图5中,为了使热敏电阻4和绕组3a进行电气连接,一对引线5互相夹住上述延伸部2a2,引线5的包覆物5b与延伸部2a2的侧面2a7及2a8相接,同时,引线5如图4的端子部件5c的连接部5c2从前端折到一定距离,此折弯部5c3插入端面部2b3上的槽状固定孔2b4,一对引线5在锷状部2b立设状态下,支撑固定锷状部2a及2b,固定在骨架1上。此时,端面部2b3上形成有相距一定间隔的多数个槽状固定孔2b4(图中为3个),因此,引线5的折弯部5c3可以很容易地在插入固定位置进行定位。
且,由于可以利用形成锷状部的台形状部2b2的端面部2b3和引线5之间的空间进行连接操作,因此连向绕组3a与热敏电阻器件4的操作可以简单地进行。
上述连接指的是,绕组3a的一端部3a1与一对引线5一边的引线连接部5c2相连,绕组3a另一端部3a2与热敏电阻器件4一边的端子部4c相连,且,热敏电阻器件4的另一端子部4b与另外的引线连接部5c2’相连接。一对引线5的芯线5a前端5a1及5a1’分别与一定的电源(图中未示)相连。该连接如以前的锡焊或者点焊进行电气性的连接,因此,连接还是跟以前同样实施,图5中,省略了此连接状态的图示。
图6为图5中的热敏电阻器件4及引线5形成的线圈骨架1的外周全体通过合成树脂如聚酯树脂进行包封的电磁线圈。
图中,6为合成树脂包封后的电磁线圈。
图7为图6中的电磁线圈外装コ字型保持部件7的线圈外壳形成电磁线圈的形状图。与以前的电磁线圈一样保持部件7通过孔7a用止动螺钉进行固定(图中未示)。
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线圈骨架如图8。
图8中为图1所示的线圈骨架1上形成的圆形贯通孔2a4及2a5更新为圆形和方形,如长方形;如图8中,2a5’为长方形贯通孔,2a4’为圆形的贯通孔。
基于以上贯通孔形状,对应热敏电阻4的端子部4a与4b的间距,热敏电阻4设置在延伸部2a2的定位自由度得到了提高。
权利要求
1.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所述的电磁线圈包括电气元件、支持构件及树脂包封层,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绕组和引线,所述的支持构件包括绕芯和设置在绕芯两端的相互平行的一对锷状部,从而在该对锷状部之间形成绕组的缠绕部,引线连接在绕组上,树脂包封层包封在绕组外周并将所述引线的内端部分包封;其特征是其中一个锷状部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的侧面至少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引线的槽状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延伸部的侧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锷状部还包括有弧状部,所述的延伸部为由弧状部向一侧延伸而形成。
4.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所述的电磁线圈包括电气元件、支持构件及树脂包封层,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绕组、引线和连接在绕组上的可变电阻器件,所述的支持构件包括绕芯和设置在绕芯两端的相互平行的一对锷状部,从而在该对锷状部之间形成绕组的缠绕部,引线连接在绕组上,树脂包封层包封在绕组外周并将所述可变电阻器件和引线的内端部分包封;其特征是其中一个锷状部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上开设有两个供所述可变电阻器件的端子穿设的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延伸部呈长方体状,在其两侧设置有布置所述引线的空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贯通孔一个为圆形,一个为长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贯通孔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可变电阻器件为热敏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可变电阻器件的主体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
全文摘要
电磁线圈的电气元件定位结构,所述的电磁线圈包括电气元件、支持构件及树脂包封层,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绕组和引线,所述的支持构件包括绕芯和设置在绕芯两端的相互平行的一对锷状部,从而在该对锷状部之间形成绕组的缠绕部,引线连接在绕组上,树脂包封层包封在绕组外周并将所述引线的内端部分包封;其特征是其中一个锷状部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的侧面至少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引线的槽状固定孔。该结构的引线与绕组接触时,由于引线可以插装在槽状固定孔中被定位,能够有效防止合成树脂密封时引线的移动,不但可以对绕组、引线内端进行可靠地密封和固定,且可得到电气元件设置比较紧凑的电磁线圈。
文档编号F25B41/04GK101050904SQ200610050240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张胜昌, 胡梅宴 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