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旋流式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24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旋流式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旋流式释放器背景技术现有水处理气浮或浮选技术中的释放器为两大类,一类为静态窄流道释放器,靠有压溶气水经过该静态流道出口瞬间水头损失时溶气水的过饱和状态将气释放出来,由于窄流道容易堵杂物,需经常清洗,且这类释放器由于其结构限制也不能做得太大,其有效能量利用只有10%左右。另一类为动态溶气释放机,该机是特型的水轮机构造,由于靠有压溶气水冲动叶片高速旋转时,在出口瞬间消能而产生高效释气水,为了限制其旋转速度,在连接释放器的上部装有发电机绕组或其它消能机构,导至结构特别复杂,造价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高效旋流式释放器,它以溶有气体的压溶水为动力源,产生高效微气泡,具有结构特别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不易堵塞的特点,且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高效旋流式释放器的本体有一端是进水口的进水腔和一端是出水口的出水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出水腔中设有封闭室,该封闭室的顶部经一个或多个出口孔同所述出水腔连通而其底部经一个或多个小孔同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出口孔的径向总截面积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孔的径向总截面积。
以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有一端是进水口7的进水腔2和一端是出水口8的出水腔6,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出水腔6中设有封闭室4,该封闭室4的顶部经一个或多个(例如二至五个,或更多)出口孔5同所述出水腔6连通而底部经一个或多个(例如二至五个,或更多)小孔3同所述进水腔2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出口孔5的径向总截面积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孔3的径向总截面积(即图2中所显示的孔径向面积)。所述出口孔5可以是图1所示的直管形,也可以是锥形或其它适宜的形状;还可在出水口8部位连接一个较大的直管体或锥管体,以构成一个性能更好的高效旋流式释放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由所述进水口7输入溶有气体(例如空气)的压力水(即压溶水),当压溶水由所述进水腔2经小孔3进入封闭室4时,在该封闭室4内形成高速旋流并在中心部位形成低压区将气体从水中快速释放;然后通过出口孔5时,高效释气水释出并经过进一步消能整定,高效转换后到出水腔6时就形成了超浓微气泡。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旋流释放器,可产生高效超浓微气泡,装置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特别简单、不易堵塞、性能可靠,广泛适用于水处理系统、浮选系统、水产养殖增氧等行业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纵向剖视整体结构;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在图中1-本体, 2-进水腔,3-小孔,4-封闭室,5-出口孔,6-出水腔,7-进水口,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和图2以及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高效旋流释放器,本体1用钢材制作,为圆管形结构;开一个小孔3,其直径3mm,封闭室4为一横向放置、直径6mm且两端封闭的直管,其上设置两个出口孔5,直径4mm;小孔3偏心设置,如图2所示;进水腔2和出水腔6直径均为20mm,出水腔6为直管形或锥形;本体1总长度100mm,出水腔6的长度为60mm,进水腔2的设置与进水管相连接的螺纹。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旋流释放器,本体1有一端是进水口7的进水腔2和一端是出水口8的出水腔6,其特征是,所述出水腔6中设有封闭室4,该封闭室4的顶部经一个或多个出口孔5同所述出水腔6连通而底部经一个或多个小孔3同所述进水腔2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出口孔5的径向总截面积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孔3的径向总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旋流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出口孔5为锥形。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旋流释放器,其本体1有一端是进水口7的进水腔2和一端是出水口8的出水腔6,所述出水腔6中设有封闭室4,该封闭室4的顶部经一个或多个出口孔5同所述出水腔6连通而底部经一个或多个小孔3同所述进水腔2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出口孔5的径向总截面积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孔3的径向总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旋流释放器,可产生高效超浓微气泡,装置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特别简单、不易堵塞、性能可靠,广泛适用于水处理系统、浮先系统、水产养殖增氧等行业中。
文档编号C02F1/24GK2666891SQ200320114340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0日
发明者郑德明 申请人:郑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