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废水的多级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槽(1),其特征是:还包括反应絮凝槽(2)、沉淀池(31)、一级除氟反应槽(41)、二级除氟反应槽(42)等。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水质水量调节;b.Cr6+还原和重金属离子的反应絮凝;c.一级沉淀;d.除氟反应和COD降解;e.二级沉淀;f.中和反应;g.砂滤处理;h.排水。本发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运行费用低。
【专利说明】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废水的多级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脱硫废水来源于吸收塔排放水。为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料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并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主要水质特点是:悬浮物、氟化物、氯离子、重金属离子等含量很高,尤其是悬浮物含量很高,但颗粒细小,主要成份为粉尘及脱硫产物(如CaSO4和CaSO3);重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煤及脱硫剂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与燃煤的品质和脱硫剂的性状密切相关,同时F—,CF含量较高,COD (全称ChemicalOxygen Demand,即化学耗氧量)的含量< 200mg/L。
[0003]废水进水参数见表1。
[0004]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包括废水调节槽(I),其特征是:还包括反应絮凝槽(2)、沉淀池(31)、一级除氟反应槽(41)、二级除氟反应槽(42)、澄清池(32)、中和槽(6)、流砂过滤器(7)、排水槽(8)、搅拌机(9)、自动投加装置(10)和空气管(11), 废水调节槽(I)、絮凝槽(2)、沉淀池(3)、一级除氟反应槽(41)、二级除氟反应槽(42)、澄清池(5)、中和槽(6)、流砂过滤器(7)和排水槽(8)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串联有提升泵; 反应絮凝槽(2)用隔板(21)分成三格,反应絮凝槽(2)的槽口上方设有四个自动投加装置(10),反应絮凝槽⑵内设有三个搅拌机(9); 沉淀池(3)内垂直设有导流筒(31),沉淀池(3)的底部设有反射板(32),沉淀池(3)的上部设有环型溢流槽(33); 一级除氟反应槽(41)和二级除氟反应槽(42)都用挡板(43)分成三格,一级除氟反应槽(41)和二级除氟反应槽(42)的槽口上方都设有三个自动投加装置(10),一级除氟反应槽(41)和二级除氟反应槽(42)的底部都设有空气管(11)以通入压缩空气; 澄清池(5)内垂直设有导流筒(31),澄清池(5)的底部设有反射板(32),澄清池(5)的上部设有环型溢流槽(33); 中和槽(6)和排水槽(8)的槽口上方都设有一个自动投加装置(10),中和槽(6)和排水槽(8)内都设有一个搅拌机(9); 流砂过滤器(7)的底部设有空气管(11)以通入压缩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a.水质水量调节:脱硫废水首先进入废水调节槽(I)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化; b.Cr6+还原和重金属离子的反应絮凝:废水从废水调节槽(I)通过的提升泵O经管道以恒定的流量进入反应絮凝槽(2), 反应絮凝槽(2)用隔板(21)将分成A、B、C三格,首先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向A格内投加Ca(OH)2溶液,将反应絮凝槽(2) A格内的pH值调至7.5~8.5,使氢氧根离子与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随后废水自流至反应絮凝槽(2)的B格,同时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向反应絮凝槽(2)的B格入口处再次投加Ca(OH)2溶液和Na2S2O4,调节pH值在9.5~10.5,Cr6+在此处被Na2S2O4还原成Cr3+,Cr3+再和0H_结合生成Cr (OH)3沉淀;最后废水进入反应絮凝槽(2)的C格,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向C格内投加FeCl3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反应; 废水管道上的流量计自动控制FeCl3自动投加装置(10)和聚丙烯酰胺自动投加装置(10)的输出量,Ca(OH)2溶液的自动投加装置(10)由pH值计自动控制,Na2S2O4的自动投加装置(10)由氧化还原电极电位计自动控制; c.一级沉淀:废水自反应絮凝槽(2)的C格溢流进入沉淀池(3),沉淀池(3)内垂直设有导流筒(31),沉淀池(3)的底部设有反射板(32),沉淀池(3)的上部设有环型溢流槽(33),废水经导流筒(31)自上而下流入沉淀池(3),在沉淀池(3)的底部遇反射板(32)折流后缓慢向上流,最终通过上部的环形溢流槽(33)溢流排出,废水中的悬浮物、前级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絮凝物自导流筒(31)进入后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沉降最终在沉淀池(3)底部沉积形成污泥区;d.除氟反应和COD降解:从沉淀池(3)上部溢流排出的废水进入一级除氟反应槽(41),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向一级除氟反应槽(41)内投加Ca (OH)2溶液,调节废水pH值至11.5,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加入铝酸钙粉以和废水中的氟化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投加FeCl3以形成絮凝;废水从一级除氟反应槽(41)溢流进入二级除氟反应槽(42),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向二级除氟反应槽(42)内投加Ca(OH)2溶液,调节废水PH值至11.5,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加入铝酸钙粉以和废水中的氟化钙在此碱性条件下反应,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投加FeCl3以形成絮凝;从二级除氟反应槽(42)溢流排出的废水含氟量低于10mg/L ; 一级除氟反应槽(41)和二级除氟反应槽(42)都用挡板(43)分成三格,每格内都设有搅拌机,一级除氟反应槽(41)和二级除氟反应槽(42)的底部都设有空气管(11)以通入压缩空气,Ca(OH)2溶液的自动投加装置(10)由pH值计自动控制,铝酸钙粉的自动投加装置(10)由氟离子浓度计自动控制; e.二级沉淀:从二级除氟反应槽(42)溢流排出的废水经提升泵送至澄清池(5),澄清池(5)内垂直设有导流筒(31),澄清池(5)的底部设有反射板(32),澄清池(5)的上部设有环型溢流槽(33),废水经导流筒(31)自上而下流入澄清池(5),在澄清池(5)的底部遇反射板(32)折流后缓慢向上流,最终通过上部的环形溢流槽(33)溢流排出,废水中的悬浮物、前级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絮凝物自导流筒(31)进入后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沉降最终在澄清池(5)底部沉积形成污泥区; f.中和反应:从澄清池(5)上部溢流排出的废水进入进入中和槽(6),通过自动投加装置(10)向中和槽(6)内投加HCl溶液,中和槽(6)内设有搅拌机,在搅拌状态下发生中和反应,pH值计自动控制盐酸计量泵的进料量,调节废水的pH值至6~9,中和后的废水自中和槽(6)底部由过滤泵排出; g.砂滤处理:从中和槽(6)底部排出的废水通过过滤泵进入流砂过滤器(7),废水自下而上通过流砂过滤器(7)的砂层,废水中的固体微粒在废水上升过程中被砂层截留,过滤后的废水由流砂过滤器(X)的上部出水口排出进入排水槽,流砂过滤器(X)的底部设有空气管(11)以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连续供给中心洗砂管,被污染的砂由提砂器从设备底部提升到顶部的分离室,于是整个砂层始终向下移动,废水向上流动,废水和砂层成逆流流动状态,且粘附了废水中固体微粒的砂层始终在设备底部,由空气将污砂向上提升,污砂在洗砂管中高速流动时相互碰撞磨擦,使粘附在砂粒表面上的污物清洗下来,洗砂污水由排污出口直接排往澄清槽作二次处理; 流砂过滤器(7)的出水水质由在线的浊度计自动检测,不合格的污水返回澄清池(5)作二次处理,合格的净水进入排水槽(8)排放; h.排水:砂滤后的出水进入排水槽(8),在排水槽(8)保持pH值在6~9,排水槽(8)内的pH由pH值计自动控制排水阀和返水阀的开关,pH值不合格的废水由排水泵排往中和槽(6)重新处理。
【文档编号】C02F103/18GK103693770SQ20121036706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兴祥, 周光升, 肖丙雁 申请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