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216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性炭吸附系统是大多是采用一种封闭式罐体的过滤器械,外壳一般为不锈钢或者玻璃钢,内部填充活性炭,用来过滤水中的游离物、微生物、及大部分有机物。罐体式活性炭吸附系统在使用初期的吸附效果很高,但时间一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会不同程度地减弱,吸附效果也随之下降,甚至会出现炭罐短流现象。如果废水中水质混浊,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活性炭很快就会丧失过滤功能,所以,活性炭应定期清洗或更换,否则会产生活性炭罐吸附后又再脫附或孳生微生物的情况。通常更换罐体内的活性炭需要人工更换,如废水处理量大或有机物含量高时则需经常更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可连续进炭操作,更可自动分离活性炭,免除人工更换活性炭的困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活性炭投料装置、废水处理池和分离装置,所述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活性炭储存罐和鼓风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回收水箱和活性炭截留机构。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截留机构包括振动筛和与所述振动筛连接的所述活性炭收集器。优选的,所述振动筛至少设有两层网筛,所述网筛孔目由上至下逐层减小。优选的,所述振动筛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筛重心的摆锤。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收集器还包括脱水设施。优选的,所述废水处理池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出水口的挡板。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可调式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的,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出水口的流量控制阀。优选的,所述废水处理池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底部的曝气设备和/或水力循环搅拌设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密闭式活性炭罐改为开放式投料,并利用振动筛将活性炭与废水分离并脱水,使整个废水活性炭吸附系统的操作更有弹性,可连续进水操作,更可自动分离活性炭,免除人工更换活性炭的困扰;在开放投活性炭的池体内以曝气方式或搅拌方式使活性炭与废水充分接触而不会沉淀,更不会有短流的情况发生。整个吸附系统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同时易于操作管理。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活性炭吸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活性炭储存罐 2、鼓风机 3、废水处理池 4、曝气机 5、挡板6、三维旋转振动筛 7、活性炭收集器 8、回收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一般碘值在800以上的活性炭对于COD吸附的效果,为I公斤活性炭可吸附250^300克的C0D,保守估计以每公斤活性炭吸附250克COD计算,若要处理每小时100吨的废水量,COD要由150mg/L处理至50mg/L(100g/T),可算出每小时需要10公斤的活性炭。若每日操作20小时计算,则每日要200公斤的活性炭,每月以25天计算,则每月要5000公斤的活性炭,若每月更换5000公斤的活性炭要至少停机一天更换,费时费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活性炭投料装置、废水处理池和分离装置,所述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活性炭储存罐和鼓风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水分离 机构和活性炭截留机构。实施例1一种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活性炭投料装置、废水处理池和分离装置,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活性炭储存罐I和风机2,分离装置包括回收水箱8和活性炭截留机构。活性炭截留机构包括三维旋转振动筛6和与所述振动筛连接的所述活性炭收集器7,活性炭收集器还包括脱水设施。三维旋转振动筛振动筛6设有两层网筛,上层网筛孔目较大,下层网筛孔目较小。三维旋转振动筛振动筛6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筛重心的摆锤。废水处理池3出水口设有可调式挡板5,挡板5的数量为一个,调整挡板倾斜角度或设置高度,可用来控制废水处理池3的炭水混合物流出量。废水处理池3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底部的曝气机4,用于使活性炭与废水充分接触而不会沉淀,更不会产生短流。处理每小时100吨的废水量,每小时需要10公斤的活性炭,采用上述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如下:(I)开启罗茨鼓风机,根据lOOT/hr的废水处理量持续的将定量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储存罐内抽取至处理池内;(2)开启曝气设备,使废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3)通过调整挡板的高度或倾斜度调整处理池至三维旋转振动筛的活性炭流出量为 10Kg/hr ;[0032](4)振动筛的筛网将流出的活性炭颗粒按大小分离筛出,流出的废水导入下一处理系统;(5)将适合再生的活性炭脱水后装袋。实施例2处理每小时500吨的废水量,每小时需要50公斤的活性炭,采用上述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如下:(I)开启罗茨鼓风机,根据500T/hr的废水处理量持续的将定量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储存罐内抽取至处理池内;(2)开启曝气设备,使废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3)通过调整挡板的高度或倾斜度调整处理池至三维旋转振动筛的活性炭流出量为 50Kg/hr ;(4)振动筛的筛网将流出的活性炭颗粒按大小分离筛出,流出的废水导入下一处理系统;(5)将适合再生的活性炭脱水后装袋。实施例3处理每小时1000吨的废水量,每小时需要100公斤的活性炭,采用上述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如下:(I)开启罗茨鼓风机,根据1000T/hr的废水处理量持续的将定量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储存罐内抽取至处理池内;(2)开启曝气设备,使废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3)通过调整挡板的高度或倾斜度调整处理池至三维旋转振动筛的活性炭流出量为 100Kg/hr ;(4)振动筛的筛网将流出的活性炭颗粒按大小分离筛出,流出的废水导入下一处理系统;(5)将适合再生的活性炭脱水后装袋。在上述实施例中,三维旋转振动筛还可设为三层或四层筛,所述网筛孔目由上至下逐层减小,根据活性炭颗粒大小分类收集,免除了回收后再分类的后续加工;废水处理池出水口设有多块可调式挡板,当活性炭流出量较大时进行分流,避免堵塞出水口。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连续操作,同时进水,同时进活性炭,同时排水,同时出活性炭,当废水COD浓度提高时,则可提高活性炭的加入量,若排出的活性炭经测试仍还残留有COD的吸附能力时,则可减少混合槽的曝气量,使活性炭的悬浮量较低,来减少活性炭的排出量,即延长活性炭在混合槽的停留时间,让活性炭尽量吸附到饱和。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密闭式活性炭罐改为开放式投料,并利用振动筛将活性炭与废水分离并脱水,使整个废水活性炭吸附系统的操作更有弹性,可连续进水操作,更可自动分离活性炭,免除人工更换活性炭的困扰;在开放投活性炭的池体内以曝气方式或搅拌方式使活性炭与废水充分接触而不会沉淀,更不会有短流的情况发生。整个吸附系统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同时易于操作管理。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活性炭投料装置、废水处理池和分离装置,所述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活性炭储存罐和风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回收水箱和活性炭截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截留机构包括振动筛和与所述振动筛连接的所述活性炭收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至少设有两层网筛,所述网筛孔目由上至下逐层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筛重心的摆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收集器还包括脱水设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池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出水口的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可调式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出水口的流量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池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池底部的曝气设备和/或水力循环搅拌设备。
专利摘要一种连续进出料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活性炭投料装置、废水处理池和分离装置,所述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活性炭储存罐和风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回收水箱和活性炭截留机构。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活性炭分离装置,将传统的密闭式活性炭罐改为开放式投料,并利用振动筛将活性炭与废水分离,使整个废水活性炭吸附系统的操作更有弹性,可连续进水操作,更可自动分离活性炭,免除人工更换活性炭的烦扰。
文档编号C02F1/28GK203021336SQ20122069975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陈时全 申请人:昆山明宽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