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575发布日期:2018-07-10 21:3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净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涉及国防、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需求量大的现象同样也造成了电镀行业的过度发展,电镀工厂大量建设。电镀工厂(或车间)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水和冲洗地面水等。由于镀种较多,工艺繁琐,其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电镀废水主要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这些电镀废水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电镀废水的净化处理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电镀废水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含铬电镀废水,这种电镀废水中的铬离子浓度偏高;第二类为含氰电镀废水,这样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浓度偏高。目前,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对电镀废水作净化处理,即先将电镀废水分类分流,再将化学药剂添加至不同类型的电镀废水中,使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离子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然后通过沉淀进行去除的方法,该方法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一、工艺复杂,不仅预处理时需要对废水分类分流处理,而且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工艺参数和工艺环境的要求较高;

二、净化效率不高,净化效果不佳,难以达到国家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若处理不当,污泥中的重金属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投入成本极高,需要较多的处理工艺步骤和处理装置,并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耗费极大的化学药剂,废水中的重金属容易浪费,迄今为止的处理工艺无法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再生和有效利用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以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净化效率,降低投入成本,节约资源浪费,并且实现以废治废,资源化再利用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和含氰电镀废水;

步骤2:调节含铬电镀废水的ph值至7-8;

步骤3: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含铬电镀废水中,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同时借助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氧化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得到综合电镀废水;

步骤4:若上述综合电镀废水中仍然存在铬酸,则在综合电镀废水中加入焦亚,借助焦亚充分去除剩余的铬酸;

步骤5:待铬酸充分去除后,若上述综合电镀废水中仍然存在氰化物,则在综合电镀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借助次氯酸钠充分去除剩余的氰化物;

步骤6:待氰化物充分去除后,调节ph值至8-8.5,并加入丙二醇甲醚pm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絮凝反应,生成沉淀物;

步骤7: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得到上清液,从而达到排放标准。

所述步骤2中,调节含铬电镀废水的ph值至7.5。

所述步骤2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含铬电镀废水的ph值至7.5。

所述步骤6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或氯化铁。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优化了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既无需在预处理时需要对废水分类分流处理,也无需过于考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环境,步骤较少,工艺简单;

二、本发明提高了净化效率,加强了净化效果,达到了国家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不仅无需较多的处理工艺步骤和处理装置,并且在处理过程中无需耗费过多的化学药剂,用电镀废水作为工艺中的原材料,变废为宝,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是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的重大创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的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和含氰电镀废水;

步骤2:调节含铬电镀废水的ph值至7-8;

步骤3: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含铬电镀废水中,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同时借助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氧化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得到综合电镀废水;

步骤4:若上述综合电镀废水中仍然存在铬酸,则在综合电镀废水中加入焦亚,借助焦亚充分去除剩余的铬酸;

步骤5:待铬酸充分去除后,若上述综合电镀废水中仍然存在氰化物,则在综合电镀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借助次氯酸钠充分去除剩余的氰化物;

步骤6:待氰化物充分去除后,调节ph值至8-8.5,并加入丙二醇甲醚pm和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生成沉淀物;其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或氯化铁,进一步加强絮凝效果。

步骤7: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得到上清液,从而达到排放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调节含铬电镀废水的ph值至7.5,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含铬电镀废水中,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同时借助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氧化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以防产生氢氰酸,进一步加强了净化效果,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优选地,上述的步骤2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含铬电镀废水的ph值至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优化了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既无需在预处理时需要对废水分类分流处理,也无需过于考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环境,步骤较少,工艺简单;

二、本发明提高了净化效率,加强了净化效果,达到了国家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不仅无需较多的处理工艺步骤和处理装置,并且在处理过程中无需耗费过多的化学药剂,用电镀废水作为工艺中的原材料,变废为宝,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是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的重大创新。

通过上述方式处理电镀废水,其按照表1的监测分析依据方法得到相应的监测结果,详见表2。

表1监测分析依据方法

表2监测结果报告单

上述实施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