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235发布日期:2021-01-26 11:2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干化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国内污水污泥的产量持续增长,当前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政策越来越严格,污泥的合理有效的处置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在污泥资源化处理过程中,污泥干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0003]
污泥干化是通过介质将热量传递到污泥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来完成干燥过程,其过程主要有蒸发和扩散,蒸发主要是表面水分的迁移和气化使水分的去除,扩散主要是依靠污泥内部和外界之间的温度梯度,使污泥内部的水分在热量的驱动下向表面移动,这两个过程持续、交替进行,直到污泥完全干化。
[0004]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 110526546 a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及污泥干化处理方法,在该专利中: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送至干化室的落料斗内,进入干化室,掉落在传动网带上;在滚轴的带动下,传动网带以一定的速度稳定且连续地运转,污泥也随之移动;传动网带下端不停地有干热空气进入,穿过传动网带,向上端移动;干热空气在穿过传动网带的过程中,与污泥发生接触,发生热交换,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进入到干热空气中,使污泥含水率降低;与污泥热交换后带有水分的湿冷空气从干化室顶部出来,一路经管路输送至热泵系统,最后经过处理后经管路循环回到传动网带下面并重新加热污泥。
[0005]
上述专利与现有的污泥干化设备,干化室内都是下进风上出风,出去的潮湿空气由热泵除湿部分进行除湿后加热,再进入烘房,循环往复,达到对污泥进行烘干的目的。干化室内一般设置两层运输污泥的网带,干热风整体由下至上对污泥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上下两层网带通过调节速度,使污泥过风的时间不同。因上层污泥刚进入干化室,所以上下两层污泥的含水率不同,下层污泥经双层网带后相对干燥且重量减轻,需要相对高的温度和适度的风速即可,而上次网带的污泥相对潮湿且重量较重。
[0006]
因污泥属于多孔介质,持续过风的效果是表面干燥,内部潮湿,因此上述污泥干化设备流出的污泥烘干的效果较差,不利于污泥的完全干化。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污泥干化机,包括干化室,所述干化室的外壁设有机架,所述干化室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干化室的顶部另一侧设有回风口,所述干化室的上部安装有第一传送网带,所述干化室的上部安装有第二传送网带,所述第二传送网带与第一传送网带之间设有过风面调节装置,所述干化室的底部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干化室的底部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干化室的底部中间安装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通过引风管道与进风口连接,所述
送风机的一侧设有驱动所述送风机运转的电机。
[0010]
上述方案中,所述风面调节装置在干化室的内部水平设置,所述风面调节装置包括移动板、固定板和步进电机,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水平固定在机架内侧,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外壁中部,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移动板传动连接。
[0011]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设有隔风区和透风区,所述隔风区与透风区交错设置,所述透风区为矩形框状结构。
[0012]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板与固定板结构相同。
[001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网带的带体两侧和第二传送网带的带体两侧均设有外护板。
[001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网带一侧的传动滚轴处设有固定轴承,所述第一传送网带另一侧的传动滚轴处设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用于水平调节所述第一传送网带两侧传动滚轴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传送网带两侧传动滚轴的结构与第一传送网带两侧传动滚轴的结构相同。
[0015]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料口的内部安装有切条机,所述进料口的落料口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网带的进料端正上方。
[0016]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网带出料端的斜下方固定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两侧固定在机架外壁上,所述第一斜板向下倾斜45~60度,所述第一斜板的斜面朝向所述第二传送网带的进料端。
[0017]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传送网带出料端的斜下方固定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两侧固定在机架外壁上,所述第二斜板向下倾斜45~60度,所述第二斜板的斜面朝向所述出料口。
[0018]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由横管、竖管和轴向管焊接而成,所述机架的外壁固定有保温板,所述机架底部靠近出料口的顶部安装有观察窗。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通过在第二传送网带与第一传送网带之间安装过风面调节装置,风面调节装置在干化室的内部水平设置,用于调节由下向上输送的进风面积。干化室底部的送风机以对流的方式从下向上对污泥进行烘干,在污泥含水率较大的时候,风速风压越大,烘干效率越高,所以经过风面调节装置调节进风面积后,经过第一传送网带上的风速风压会大幅度提高,使污泥表面会更加迅速被烘干,从而提高污泥烘干的效率。作为多孔介质的污泥在经过被隔风区隔板挡住无风的时间段里,内部的水分会有个向表面渗透的过程,再经过下面过风时,水分被带走的效果更好。
[0021]
2、通过在机架的外壁固定有保温板,保证了干化室内部的热量无法泄漏 到外部环境,以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便于干化室内部污泥的干化;通过在进料口的内部安装有切条机,通过切条机将污泥块切成条状,条形状的污泥能够增大污泥条外表面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连续不断的产出条形状污泥,便于污泥内部的水分暴露在污泥外表面,也大大提高污泥的干化效率。
[0022]
3、通过在第一传送网带的带体两侧和第二传送网带的带体两侧均设有外护板,保证污泥在横向运动过程中不至于从侧方洒落出来。通过在第一传送网带和第二传送网带中
设置活动轴承,可以调节传送网带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距离,即为方便调节两侧传动滚轴之间的距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调节传送网带在适中的松紧程度,避免太松和太紧导致局部受力过大或者电动机过载。通过在送风机的顶部设有敞口,使得干化室中的气流场更加的均匀,传送网带两端的污泥也能得到更好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标号:1-机架;11-干化室;12-进料口;121-切条机;13-回风口;14-过风面调节装置;141-移动板;142-固定板;143-步进电机;144-隔风区;145-透风区;15-进风口;151
-ꢀ
引风管道;16-送风机;161-电机;162-敞口;17-出料口;171-观察窗;18-第一传送网带; 181-第一斜板;182-外护板;183-固定轴承;184-活动轴承;19-第二传送网带;191-第二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干化机,包括干化室1,干化室1的外壁设安装了机架11,机架11的内部也就构成了本次用于污泥干化的干化室1,机架11由横管、竖管和轴向管焊接而成,这些钢管也便于在机架11内部安装其他干化污泥的设备。在机架11的外壁固定有保温板,保温板包附于机架11的外壁将干化室1包起来,用来为干化室1提供保温环境,便于干化室1内部污泥的干化。整个污泥干化机的外壁可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平板,保证了干化室1内部的热量无法泄漏 到外部环境,以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0028]
在干化室1的上部安装有第一传送网带18,干化室1的下部安装有第二传送网带19,通过两层传送网带来回传送需要干化的污泥。驱动第一传送网带18和第二传送网带19的电动机和减速机通过悬挂的方式安装的烘房的外壁,避免长期运行的高温潮湿的环境增加故障率。
[0029]
干化室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12,用于盛接需要干化的污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进料口12的内部安装有切条机121,通过切条机121将污泥块切成条状,条形状的污泥能够增大污泥条外表面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连续不断的产出条形状污泥,便于污泥内部的水分暴露在污泥外表面,也大大提高污泥的干化效率。进料口12的落料口位于第一传送网带18的进料端正上方,便于污泥正好掉落在第一传送网带18的进料端,方便第一传送网带18转运污泥。干化室1的顶部另一侧设有回风口13,回风口13连接外部的热泵系统,用于收集从干化室1底部由下向上传输过来的热气。
[0030]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传送网带18的带体两侧和第二传送网带19的带体两侧均设有外护板182,保证污泥在横向运动过程中不至于从侧方洒落出来。
[003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传送网带18一侧的传动滚轴处设有固定轴承183,第一传送网带18另一侧的传动滚轴处设有活动轴承184,活动轴承184用于水平调节第一传送网带18 两侧传动滚轴之间的距离,第二传送网带19两侧传动滚轴的结构与第一传送网带18两侧传动滚轴的结构相同。活动轴承184由导轨、活动支撑块和定位螺栓的组合而成,可以
调节传送网带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距离,即为方便调节两侧传动滚轴之间的距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调节传送网带在适中的松紧程度,避免太松和太紧导致局部受力过大或者电动机过载。活动轴承184也可以采用其他可移动的底座设计而成,并通过限位块限位,调节传送网带两侧传动滚轴之间的距离,在实施时,只要能实现调节两侧传动滚轴之间的距离便可。
[0032]
在第二传送网带19与第一传送网带18之间设有过风面调节装置14,风面调节装置14 在干化室1的内部水平设置,用于调节由下向上输送的进风面积。风面调节装置14包括移动板141、固定板142和步进电机143,移动板141位于固定板142的顶部,固定板142的两侧水平固定在机架11内侧,步进电机143可采用byf系列的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进电机143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11外壁中部,步进电机143与移动板141传动连接。
[0033]
请参阅图2,移动板141的内部设有隔风区144和透风区145,隔风区144与透风区145 交错设置,透风区145为矩形框状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移动板141与固定板142结构相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步进电机143驱动移动板141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从而与使移动板141的内部设有的透风区145与固定板142上的透风区145产生交错叠合,使出气面积减小,导致传输上来的风速风压会大幅度提高,使污泥表面会更加迅速被烘干,从而提高污泥烘干的效率。
[0034]
干化室1的底部一侧设有进风口15,在实施时,回风口13和进风口15安装有连接法兰,通过连接法兰可以与除湿烘干机风道进行密封连接,连接外部的热泵系统,保证热风在密闭的空间中进行循环工作。
[0035]
干化室1的底部另一侧设有出料口17,在机架11底部靠近出料口17的顶部安装有观察窗171,可以在运行的同时观察污泥的转运情况,保证干化的污泥可以保质保量的出料。干化室1的底部中间安装有送风机16,送风机16通过引风管道151与进风口15连接,送风机 16的一侧设有驱动送风机16运转的电机161,电机161根据送风机16的输出功率选购相应的型号,送风机16的顶部设有敞口162。送风机16改造了出口的形状,加装了敞口162,使得干化室1中的气流场更加的均匀,传送网带两端的污泥也能得到更好的烘干效果。
[0036]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机16、电机161、引风管道151布置在干化室1的底部,且位于所有的传送网带的下方,通过送风机16连续不断的运行,将高温低湿空气由下方向上方驱动,穿越各个传送网带,带走污泥中的水分,达到烘干污泥的作用。
[0037]
上述方案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传送网带18出料端的斜下方固定有第一斜板 181,第一斜板181的两侧固定在机架11外壁上,第一斜板181向下倾斜45~60度,第一斜板181的斜面朝向第二传送网带19的进料端。第一斜板181用于阻挡污泥的运动方向,使从第一传送网带18出料端落下的污泥导流到第二传送网带19的进料端。
[0038]
上述方案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二传送网带19出料端的斜下方固定有第二斜板 191,第二斜板191的两侧固定在机架11外壁上,第二斜板191向下倾斜45~60度,第二斜板191的斜面朝向出料口17。第二斜板191用于阻挡污泥的运动方向,使从第二传送网带19 出料端落下的污泥导流到出料口17,便于将干化好的污泥进行集中收集。
[0039]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传送网带19与第一传送网带18之间安装过风面调节装置14,风面调节装置14在干化室1的内部水平设置,用于调节由下向上输送的进风面积。干化室1底部的送风机16以对流的方式从下向上对污泥进行烘干,在污泥含水率较大的时候,风
速风压越大,烘干效率越高,所以经过风面调节装置14调节进风面积后,经过第一传送网带18上的风速风压会大幅度提高,使污泥表面会更加迅速被烘干,从而提高污泥烘干的效率。作为多孔介质的污泥在经过被隔风区144隔板挡住无风的时间段里,内部的水分会有个向表面渗透的过程,再经过下面过风时,水分被带走的效果更好。
[0040]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两层传送网带,当然也可以采用多层传送网带,只要在相邻两层传送网带之间通过机架11的横管和竖管安装风面调节装置14,便可以更大限度的干化传运过程中污泥。送风机16、电机161、引风管道151布置在干化室1的底部,且位于所有的传送网带的下方,通过送风机16连续不断的运行,将高温低湿空气由下方向上方驱动,穿越各个传送网带,带走污泥中的水分,达到烘干污泥的作用。
[004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