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166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尤其是对氧化铝基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的改进。
背景技术
氧化铝基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由于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机械强度、耐温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催化剂担载载体。作为催化剂载体通常应具备以下性质高孔隙率、高吸水性,高抗破碎强度,耐磨性,耐热性能,耐反复氧化还原能力,及高的催化转化率。然而问题在于陶瓷载体通常一种性能的加强,意味着另一种性能的下降,例如抗碎强度提高,孔隙度就降低,因此要得到各种性能均好,符合使用要求的催化剂陶瓷载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天然气制氢生产合成氨、甲醇等产品,所使用的涂载镍催化剂载体,要求载体必须有很高的耐热性能(耐1000-1250℃常温,承受1400℃异常高温),及高的抗碎强度(强度大于250N/cm,耐压4.0-5.0Mpa),及很高的孔隙度(水孔容大于25%),以及尽可能低的杂质(如二氧化硅小于2000ppm,钠小于1000ppm)。
然而,通常氧化铝基(α氧化铝)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其微孔的形成,主要采用有机燃尽物作造孔剂。这种主要通过有机燃尽物占位/烧失形成的微孔,并非担载催化剂所需理想细小微孔,而是人为造成的大孔,且所得微孔为连通和弧立闭口孔混合存在,连通孔又较多以孔道形式存在;弧立闭口孔,催化剂组份难以进入孔内部,造成担载催化剂量降低,而且即使有少量催化剂渗入,在使用过程中闭孔内催化剂也难以参加催化反应,也会造成催化能力下降,因此实际所需有效微孔要远小于测试所得,不利于提高催化效率。其次,有机燃尽物在物料中难以混合均匀,及有机燃尽物颗粒大小不规则,因此所形成微孔大小、及分布呈不规则、不均匀微孔,也影响催化效率提高。再就是,大部分采用中温(1300-1400℃)烧成,强度相对较低,会造成载体强度不够而破损,加大烧成温度,则因采用有机燃尽物作造孔剂及单一使用α氧化铝,会导致载体孔隙率和孔径发生变化,甚至还会发生载体软化,以及不易保持稳定的微孔结构,容易导致高温瓷化,会造成催化剂组份不能进入内部微孔结构,仅为载体表面吸附,不仅造成催化剂组份分布不均匀,而且催化剂组份附着力降低,使用中极易脱落,使得催化活性很快下降,降低或失去催化效率,导致催化剂提前更换,不仅催化剂浪费大,加大了生产成本,而且停炉更换催化剂造成的损失更大。还有,烧失剂材料通常还会残留不希望出现的残余物,这也会大大损害催化剂性能,例如对催化剂选择性和/或活性稳定有不利影响。因此,上述制得的催化剂载体不适合作上述催化载体使用。
中国专利97194166.1公开了一种α-氧化铝基催化剂载体,通过选择陶瓷颗粒组分的粒度,使得经干燥前体的填充密度不大于焙烧后载体的填充密度,由此产生天然形成孔隙,以保证无需依靠有机燃除材料就可获得所需的孔隙度,使之具有优良机械强度和耐久性。该载催化剂载体,由包含至少80%(重量)的α-氧化铝颗粒,0.01-10%选自氧化钙和氧化镁的碱土金属氧化物,0.01-10%的氧化硅和0-15的氧化锆组成,外加0-15%重量的陶瓷粘合剂、润滑剂和/或成形助剂,挤制成载体前体,干燥及焙烧前体,制成孔隙度为15-60%的α-氧化铝载体。然而此催化剂载体,仍然不适用于前述场合,主要是一是存在较大量的不希望有的氧化硅,氧化硅存在,当载体使用在1300℃及以上时,及压力提高,载体中二氧化硅易发生硅迁移,沉积在换热锅炉等部位,对换热效率,变换效率和系统阻力均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反应器正常使用;其次,二氧化硅还会使催化剂载体中毒结块,催化剂载体结块,又会阻碍气流通过,又会造成炉内压力增高,产生事故;此外,二氧化硅在天然气转化催化剂中,还会降低催化剂的抗结炭能力。因此用于前述场合载体必须严格控制硅含量,不仅要求小于0.2%,而且越低越好。另外,该载体采用挤条成型,中温烧成,不耐高温,强度低,易破碎,不能用于高压环境,转化率也低,因而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因此,催化剂载体,因用途不同需要载带不同催化剂,也就需要不同特性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可耐高温,微孔结构好,担载催化剂多,催化效率高的氧化铝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
本发明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采用α氧化铝为主原料,掺加部分氧化钙,通过氧化钙在高温烧结中与氧化铝反应形成钙铝晶形,从而获得结构性稳定微孔。具体说,本发明氧化铝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由85-96%(WT)以α氧化铝为主的细粉,3~12%的氧化钙(以CaO计)细粉,1~5%的稀土氧化物镧和/或铈和/或钇组成(所有百分数均以载体最终重量为基准)。
本发明中掺加部分氧化钙,不仅可以得到反应结构性微孔,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催化剂使用过程中表面积炭,活性降低,以及可提高催化剂载体表面抗中毒性能。
本发明物料组成中,加入部分稀土氧化物,其作用是增强载体耐硫抗毒能力,保持高活性转化率,并可提高催化剂镍的转化能力,增加催化剂表面碱度,改善催化剂低温时还原性能。根据不同使用条件选择不同稀土氧化物,例如使用在1200℃以上高温,可以选用稀土氧化物镧和/或钇;在800℃以下中温,可以选择稀土氧化物铈。
本发明催化剂载体,为获得更多更好的担载催化剂结构性微细孔,一种更好是采用部分(例如小于20%)γ氧化铝替代α氧化铝,其中尤以10-20%为更好,以兼顾强度与孔隙率两因素。由于γ氧化铝在温度超过800℃时就会发生晶形变化,同时伴随体积收缩,这样在烧制过程中因γ氧化铝发生晶形转化收缩,就会形成许多开口细孔。而且因γ氧化铝晶核微小,此方法获得的开口微细孔,较添加有机烧失剂获得微孔具有更好孔结构(我们称之为结构性微细孔),所得微孔不仅孔径微小,分布均匀;而且孔结构好,有利于渗入更多的催化剂,而且此部分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能得到利用,因此具有催化转化率高。
此外,本发明为有利于形成足够多的担载催化剂孔洞,还可以外加少量(例如最高约为陶瓷组分5%WT)的成孔剂(如通常微孔陶瓷成孔剂),以形成足够多的载带催化剂孔洞。对提高催化剂的水孔容、稳定孔结构也有积极作用。
本发明所述载体,一种较好结构为呈多孔柱状体,这种形状载体具有阻力和堆比重均小的特点。
为有效减少杂质,本发明氧化铝应尽可能采用纯度高的,以减少不希望杂质的存在。
本发明催化剂载体制备,优选采用陶瓷热压注浆成型,然后经1400-1600℃高温烧成。使所得催化剂载体更适合天然气制氢生产合成氨、甲醇工艺。
本发明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由于在α氧化铝细粉基体中添加有氧化钙,在烧成过程中反应生成钙铝晶形,可以获得稳定开口惯通的结构性微孔,同时钙铝晶形,还能有效防止催化剂使用过程中表面积炭,活性降低,以及可提高催化剂载体表面抗中毒性能;再用部分γ氧化铝细粉替代α氧化铝,利用其高温中相变收缩成孔,有利于获得更多稳定的结构性开口微细孔。反应及材料晶形相变转化形成的结构性微孔,在其晶粒相界处形成孔洞,形成的是孔间相连相通的开口微孔结构,微孔大小均匀,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和比强度高。此类微孔不仅高温烧结也不易瓷化,孔结构稳定,有利于渗入催化剂充分参于反应;而且使所得催化剂载体水孔容高,水孔容大于25%,能够担载更多的催化剂。因此本发明催化剂载体,担载催化剂后,具有催化反应率高,担载催化剂基本全部可以参与催化反应。另外反应、收缩形成的结构性微孔,还较主要由成孔剂形成的微孔,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可得到强度大于250N/cm的催化剂载体。本发明催化剂载体,主要以高温烧成的分子结构微孔为主,提高了载体微孔的可设计性,并具有微细孔多,而且微孔结构稳定,机械强度高,在高温、高压中使用不易变化,活性保持平稳,使用寿命长,催化剂载带多,转化率高等特点。本发明催化剂载体,与其他氧化铝多孔载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其微孔是由反应及相变形成的结构性微孔,并且载体中存在钙铝晶形反应产物,产品颜色呈白色,在光亮处白色中呈现蓝白色。高纯氧化铝原料,又减少了SiO2、Na2O<K2O>、Fe2O3等有害杂质,无基本不利的硅迁移。稀土氧化物增强了载体耐硫抗毒能力,保持高活性转化率,并可提高催化剂镍的转化能力,增加催化剂表面碱度,改善催化剂低温时还原性能。适当搭配少量有机造孔剂,对提高催化剂的孔容、稳定孔结构也有积极作用。1400-1600℃高温烧成,机械强度高,使得载体可以适应高温、高压环境中使用,载体不粘连,1600℃不变形。
本发明载体与其他载体性能对比表

以下结合几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载体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用小于200目高纯α氧化铝90%(重量),氧化钙8%,稀土氧化物镧2%,原料中SiO2含量小于2000ppm。将上述物料充分混和均匀(例如球磨混和),放入和蜡机加入20%精制石蜡液,搅拌制成腊浆,倒入注浆机注浆成多孔2构成的柱状体1(附图),成型产品经950-1200℃排蜡,最后经1500-1600℃高温烧成。所得载体水孔容25%左右,催化转化率大于94%。
实施例2高纯α氧化铝92%,氧化钙5%,稀土氧化物镧2%,铈1%,外加碳黑3%。制法同上,所得载体水孔容26.5%左右,催化转化率大于95%。
实施例3高纯α氧化铝82%,高纯γ氧化铝10%,氧化钙5%,稀土氧化物镧3%,外加碳黑3%。制法同上,所得载体水孔容28%左右,催化转化率大于97%。
权利要求
1.一种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由85-96%(WT)以α氧化铝为主的细粉,3~12%的氧化钙(以CaO计)细粉,1~5%的稀土氧化物镧和/或铈和/或钇组成(所有百分数均以载体最终重量为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说α氧化铝被小于20%的γ氧化铝替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说γ氧化铝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外加不超过5%成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说载体为多孔柱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氧化铝多孔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说载体为多孔柱状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尤其是对氧化铝基多孔陶瓷催化剂载体的改进,采用由85-96%(WT)以α氧化铝为主的细粉,3~12%的氧化钙(以CaO计)细粉,1~5%的稀土氧化物镧和/或铈和/或钇组成(所有百分数均以载体最终重量为基准)。本发明通过反应形成的结构性开口微孔,微孔大小均匀,机械强度高,可得到强度大于250N/cm的催化剂载体,比表面积和比强度高。此类微孔不仅高温烧结也不易瓷化,孔结构稳定,有利于渗入催化剂充分参于反应;而且使所得催化剂载体水孔容高,水孔容大于25%,能够担载更多的催化剂。因此本发明催化剂载体,担载催化剂后,具有催化反应率高,担载催化剂基本全部可以参与催化反应。
文档编号B01J35/00GK1583271SQ20041004106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方旭东, 吴伟民, 方图强 申请人:宜兴市太湖载体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