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620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贮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中的液体还原剂——例如尿基溶 液——的贮箱。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有时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中,以还原排气流中的氮氧 化物。SCR系统需要在排气流中使用例如无水氨、氨水、或尿素的还原剂。在某些系统中,化 学地重组(formulate)柴油燃料以产生氨。因此,当不从发动机的主燃料获取还原剂时,在 将还原剂注入到排气流中之前,使用单独的贮箱存储还原剂。

发明内容
用于存储液体还原剂的贮箱组件包括限定腔室的贮箱、具有开口并至少部分地限 定从开口到腔室的第一通道的加料管、以及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浮子阀,并限定第二与 第三通道。第二通道提供从腔室到浮子阀的流体连通。第三通道提供从浮子阀到第一通道 的流体连通。浮子阀具有浮子构件,该浮子构件可选择性地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在开启位置中,第二与第三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是不受阻塞的,而在关闭位置中,浮子构件 阻塞第二与第三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发动机组件包括限定多个气缸的发动机、限定与多个气 缸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的排气通道的排气系统、包括与排气通道流体连通的催化器的选择性 催化还原系统、以及限定与排气通道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的腔室的贮箱。加料管具有开口,并 至少部分地限定从开口到腔室的第一通道。通风系统具有浮子阀,并限定第二与第三通道。 第二通道提供从腔室到浮子阀的流体连通。第三通道提供从浮子阀到第一通道的流体连 通。浮子阀具有浮子构件,浮子构件可选择性地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开启位 置中,第二与第三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是不受阻塞的,而在关闭位置中,浮子构件阻塞第二 与第三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当结合附图时,本发明的以上特征与优点以及其他特征与优点将从以下对用于实 施本发明的最优模式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车辆动力系的示意图,该车辆动力系包括发动机以及具有贮箱组件的选择 性催化还原系统;
图2为图1的贮箱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3为填充有液体还原剂的图1的贮箱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4为图1-3的贮箱组件的阀组件处于第一构型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5为图4的阀组件处于第二构型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6为图4的阀组件处于第三构型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7为图4的阀组件处于第四构型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要求的可选的贮箱组件构型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图9为可选的贮箱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其与图2的贮箱组件一起使用、具有模块 化元件;图10为可与图9的可选贮箱一起使用的模块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以及图11为可与图9的可选贮箱一起使用的另一模块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车辆动力系10包括压燃式发动机14。发动机14包括限定多个气缸22 的发动机气缸体18。发动机14还包括多个活塞26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每个活塞 26均设置于一个相应的气缸22中以在其中平移。进气歧管30经由通路34将空气分配至 气缸22。发动机14包括多个进气阀(未示出)。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每个进气阀 均控制一个相应的气缸22与一个相应的通路34之间的流体连通。发动机14还包括排气系统38,其将排气40从气缸22传送到大气42。更具体地, 排气系统38包括排气歧管46,排气歧管46经由通路50与气缸22相选择性地流体连通,以 在活塞26的排气冲程过程中从气缸22接收排气。发动机14包括多个排气阀(未示出)。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每个排气阀均控制一个相应的气缸22与一个相应的通路50 之间的流体连通。排气系统38包括用于处理排气40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54。SCR系统54 包括催化器58,其与排气歧管46流体连通,以接收来自其中的排气40。更具体地,在描述 的实施例中,排气系统38包括限定排气通道66——该排气通道66弓|导排气40从排气歧管 46至催化器58——的管道62。SCR系统54还包括用于存储液体还原剂74的贮箱组件70。更具体地,贮箱组件 70包括贮箱78,其限定出配置成存储液体还原剂74的腔室82。管道86限定出提供腔室 82与通道66之间的流体连通的通道90,以使得来自贮箱78的液体还原剂74可以在排气 歧管46与催化器58之间注入排气40气流中。例如,泵(未示出)可以从腔室82抽取还 原剂74,并且加压通道90中的还原剂,以在催化器58上游注入管道62中。在所描述的实 施例中,还原剂74可以是氨或尿素。参照图2,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中相同的元件,贮箱组件70包括操作 地连接至贮箱78的加料管94。加料管94限定出第一通道98,该第一通道98具有位于加 料管94 一端处的开口 102。通道98提供开口 102与腔室82之间的流体连通。参照图3, 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和2中相同的元件,非车载加油泵组件110的管嘴106可 经由开口 102插入通道98中。非车载加油泵组件110包括泵(未示出),该泵配置成经由 管嘴106输送液体还原剂74。当管嘴106穿过开口 102插入、并且非车载加油泵组件110经由管嘴106将还原剂输送入通道98时,加料管94将液体还原剂74从管嘴106传送至腔 室82。机械密封系统114布置于通道98中,并配置成密封地接合管嘴106,从而防止通道 98与加料管94的外部之间经由开口 102流体连通。参照图2与3,串联的(inline)单向止回阀118设置于通道98与贮箱78的腔室 82之间。止回阀118配置成允许流体从通道98流至腔室82,并防止流体从腔室82流至通 道98。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止回阀118包括可在如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与如图3所示的 开启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旋转的门122。当门122处于关闭位置时,门122与密封表面126相 配合,以在通道98与腔室82之间的接口处阻塞通道98,从而防止流体从腔室82流至通道 98。止回阀118优选地包括弹簧(未示出),该弹簧偏压门122以使其处于关闭位置。当 门122处于开启位置时,门122不阻塞通道98,并且因此允许流体从通道98流入腔室82。 通道98中的流体压力克服弹簧的偏压,并使得门122移动至开启位置。从腔室82流向通 道98的流体使得门122移动至其关闭位置。可以在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其他止 回阀构造。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在正常使用时,腔室82含有气体134。气体134包 括来自还原剂74的蒸汽。贮箱组件70包括通风系统130,当气体134由从通道98进入腔 室82的液体还原剂74移位时,通风系统130选择性地允许腔室82中的气体134离开腔室 82。更具体地,当液体还原剂74从通道98进入腔室82时,液体还原剂74移动气体134,迫 使气体134穿过通风系统130。在图2与3所描述的实施例中,通风系统130包括浸入管138,其限定出第二通 道——即通风通道142。通风通道142的特征在于位于管138—端处的入口 146。浸入管 138延伸入腔室82,以使得入口 146处于腔室82内部。通风系统130进一步包括再循环 管150,其限定出第三通道——即再循环通道154 ;以及包括排空管158,其限定出第四通 道——即排空通道162。通风系统130包括阀组件166。通道142提供入口 146与阀组件166之间的流体 连通。通道154提供加料管94的通道98与阀组件166之间的流体连通。通道162提供阀 组件166与出口 170之间的流体连通。参照图4,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3中相 同的元件,阀组件166包括两个阀,即,串联的浮子阀174与过压释放阀178,两者结合在同 一阀体182中。阀体182限定出第一腔室186、第二腔室190以及第三腔室194。阀体182限定出 第一端口 198,该第一端口提供第一腔室186与第二腔室190之间的流体连通。阀体182还 限定出第二端口 202,该第二端口提供第二腔室190与第三腔室194之间的流体连通。阀体182操作地连接至浸入管138,以使得通道142与第一腔室186流体连通。因 此,贮箱78的腔室82与阀体182的第一腔室186流体连通。阀体182操作性地连接至再 循环管150,以使得再循环管154与第二腔室190流体连通。因此,第二腔室190与加料管 94流体连通。阀体182还操作性地连接至排空管158,以使得第三腔室194与出口 170流 体连通。浮子阀174包括布置于第一腔室186中的浮子构件206。因此,浮子阀174经由通 道142与通道154分别与腔室82及填充通道98流体连通。压力释放阀178包括布置于第 三腔室194中的阀构件210。因此,压力释放阀178经由通道162与通道154分别与出口
7170及填充通道98流体连通。在图4中示出阀组件166的系统预设的默认状态,在该状态 中,浮子阀174开启,并且压力释放阀178关闭。更具体地,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阀组件166的定位使得重力将浮子构件206保 持在开启位置,在该开启位置中,浮子构件206不阻塞端口 198,并且因此第一与第二腔室 186、190彼此流体连通。压力释放阀178包括弹簧214,其将阀构件210偏压至关闭位置, 在该关闭位置中,阀构件210阻塞端口 202,并且因此防止第二与第三腔室190、194之间的 流体连通。可以在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其他的压力释放阀构造。阀组件166为各种不同的填充方案提供了有效的通风。参照图3与5,在第一填 充方案中,泵110经由通道98将液体还原剂74输送入腔室82中。当贮箱中的液体还原剂 74的量低于高度L时,气体134从入口 146排出,穿过通道142到达浮子阀174。浮子构件 206在气体134中不受浮力,并且因此浮子构件206保持在其开启状态,如图5所示。扩散 板216位于第一腔室186中、处于来自通道142的气体134的流路中,以防止来自气体134 的压力将浮子构件206向上移动至其关闭位置。因此,填充通道98经由入口 146、通道142、腔室186、端口 198、腔室190以及通道 154与腔室82流体连通,并且气体134从腔室82流入填充通道98。当浮子构件206处于其开启位置时,阀构件210经由端口 202、腔室190、端口 198、 腔室186、通道142以及入口 146与腔室82流体连通。由泵110提供的腔室82中的压力可 足以克服弹簧214的偏压,并且因此阀构件210移动至其不阻塞端口 202的开启位置。因 此,气体134还经由通道162与出口 170离开腔室82。泵110配置成当从腔室82进入填充通道98的气体134与蒸汽流停止时自动地切 断。在正常的操作状况下,当腔室82中的液体还原剂74达到高度L——即入口 146的高度 时,液体还原剂74阻碍气体134经由入口 146流入通风系统130。在腔室82中建立起压 力,强迫液体还原剂74穿过入口 146并进入第一腔室186。浮子构件206在液体还原剂74 中受到浮力,并且上升以通过阻塞端口 198而将第二腔室190与第一腔室186密封地隔开, 如图6所示。当浮子构件206阻塞端口 198时,通过排空管158的气体134的排出、以及气 体134经由再循环管进入通道98的再循环流停止,触发泵110的自动切断,并且允许压力 释放阀210关闭,如图7所示。在泵110的自动切断特征失灵且泵110不切断的情况下,来自泵110的压力可迫 使来自通道98的液体还原剂74经由再循环管150的通道154进入阀组件166。如图6所 示,浮子构件206阻塞端口 198,从而防止来自通道154的液体还原剂74流入腔室82。阀 构件210经由端口 202、腔室190以及通道154与填充通道98流体连通。因此,来自故障的 泵110的流体压力作用于阀构件210上,从而克服弹簧214的偏压并将阀构件210保持在 其开启位置,从而允许来自管嘴106的过量液体还原剂从排空管158的出口 170排出。因 此,压力释放阀178配置成当第一通道98中的压力低于预定量时,防止第一与第四通道 98、16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当第一通道98中的压力超过预定量时,允许第一与第四通道 98、162之间的流体连通。当贮箱78由不具有自动切断的重力供油贮箱或泵填充时,阀组件166以相似的方 式操作。图7描绘了浮子构件206(由于腔室186中的液体还原剂)处于关闭位置的阀组 件166以及处于关闭位置的阀构件210。
再次参照图2与3,在所描述的填充方案中,机械密封114防止还原剂蒸汽与液体 离开与车辆操作者相邻的开口 102。通风系统130配置成向填充头217处的通道98提供蒸 汽流,以防止管嘴106的自动切断,直至到达所期望的填充高度为止。通风系统130还引导 过量的蒸汽与液体还原剂在出口 170处离开车辆操作者。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贮箱78还可通过与填充头217密封地接合的容器(未示 出)填充。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填充头217包括螺纹,容器拧在该螺纹上以用于密封接合, 例如美国汽车研究委员会(US CAR)的填充头接口或ISO 22241-5规定的接口。当补偿气 体不能再进入容器时——即腔室82中的液体高度到达高度L时,来自容器的流体停止。因 为容器不提供足以开启阀178的流体压力,阀组件166具有图4中示出的结构。贮箱组件70还包括压力/真空通风口 220。通风口 220安装于贮箱78,并与贮箱 78配合以限定出从腔室82到贮箱78外部的通道221。通风口 220包括膜222,其完全阻塞 通道221。膜222为允许蒸汽穿过的膜222、但阻止液体穿过的材料。当膜222暴露于液体 时,液体可以减慢蒸汽穿过膜222的流速。因此,有利地,可包括偏转装置(未示出)以防 止液体还原剂74飞溅到膜222上。通风口 220允许蒸汽离开腔室82,例如当贮箱中的温度 升高、以及压力相应地升高时。类似地,当温度降低时,或当液体还原剂74从贮箱离开并注 入排气系统时,空气可以穿过通风口 220进入腔室82。可以在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内使 用其他压力/真空通风口结构。参照图8,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7中类似的元件,示意性地描绘了与 发动机(图1中的14所示)一起使用的可选的贮箱组件70A。贮箱组件70A基本上与图2 和3中以70所示的贮箱组件相同,除了通风系统130A。在通风系统130A中,浸入管138A 限定出通道142A。管224限定出通道228。浸入管138A操作性地连接至管224,以使得通 道228与通道142A流体连通。因此,通道228经由通道142A与入口 146A与贮箱腔室82 流体连通。过压释放阀178A经由通道228、通道142A以及入口 146A与腔室82流体连通。阀 178A保持关闭,直至通道228中的压力超过预定量。通道228还提供与串联浮子阀174A的 流体连通,浮子阀174A又经由管150的通道154与填充通道98流体连通。浮子阀174A允 许气体从通道228流至通道154,但不允许液体还原剂从通道228流至通道154。与图2和3中以130示出的通风系统相似,通风系统130A允许来自的贮箱腔室82 气体进入填充通道98,同时将所有过量的蒸汽或过度充填的还原剂引导至出口 170。更具 体地,当腔室82中的压力例如由于不切断的故障泵而超过预定量时,阀178A开启,从而使 得流体从贮箱腔室82穿过出口 70流动。参照图9,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8中类似的元件,示意性地描绘了与 发动机(图1中14所示)一起使用的另一可选的贮箱组件70B。贮箱组件70B包括贮箱 78A。贮箱78A限定出位于其上壁中的圆孔300。预组装的模块304如所示可在圆孔300 处安装至贮箱78A。模块304包括圆盘形构件308,其有时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之为“法兰 盘”。盘形构件308安装至贮箱78A,以使得构件308阻塞孔300。在一个实施例中,法兰盘 308以0形环(未示出)密封至贮箱78A,并且通过锁止环(未示出)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在相同的实施例中,贮箱78A的壁约为法兰盘308的厚度的两倍,并且具有唇缘(未示出), 该唇缘下垂并形成小于法兰盘308的内径以支撑0形环与法兰盘308。模块304包括相对于其安装的至少一部分通风系统130。在图9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浸入管138B为模块304 的一部分,并且安装至构件308以使得当模块304操作性地连接至贮箱78A时,浸入管138B 延伸进入贮箱腔室82。浸入管138B操作性地连接至连接件312,连接件312延伸穿过构件 308中的孔316并提供阀组件(图2-7中以166示出)与浸入管138B的通道142B及入口 146之间的流体连通。模块304还包括各种安装至构件308的电子元件320,以使得元件320布置于腔室 82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元件320包括填充高度传感器324、加热器328以及泵332,传 感器324配置成监控腔室82中的液体还原剂的高度。泵332配置成将液体还原剂74从腔 室82泵入通道90,以注入排气系统(图1中38所示)。模块304包括端口 336。在所示的 贮箱的最终装配过程中,限定出通道90的管86可安装至端口 336。端口 336安装至构件 308,并提供泵332与通道90之间的流体连通。电气插接件340安装至构件308。电气插接件340包括多个电气插头或接线柱 344,其与泵332、加热器328以及传感器324电气连通以向其提供电能并从其接收信号。参照图10,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9中类似的元件,预组装的模块304A 包括盘形构件308A,该盘形构件308A限定出孔316与348。连接件312A延伸穿过孔316, 并连接至浸入管138B以用于提供通道142B与图2-7中的166所示的阀组件之间的流体连 通。模块304A还包括延伸穿过孔348的加料管94A。加料管94A限定出通道98A,贮箱腔 室可通过该通道填充液体还原剂。加料管94A基本上与图2-3中94所示的加料管相似,并 且包括具有门122A的止回阀118A以允许流体从通道98A流入贮箱腔室,但限制流体从腔 室流入通道98A。盘形构件308A可安装至贮箱(图9中78A所示),以使得盘形构件308A 阻塞孔300,并且入口 146与止回阀118A位于腔室82内部。参照图11,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10中类似的元件,预组装的模块 304B包括盘形构件308B、加料管94B、浸入管138C以及阀组件166。阀组件166安装至盘 形构件308B,以经由连接件352与浸入管138C的通道142C流体连通。阀组件166的腔室 190经由管360与管94B的通道98B流体连通。腔室186与浸入管通道142C流体连通。腔 室194与排空管158的通道162流体连通。加料管94B基本上与图2_3中的94所示的加 料管相似,并且包括具有门122A的止回阀118A以允许流体从通道98B流入贮箱腔室中,但 限制流体从腔室流入通道98B。盘形构件308B可安装至贮箱(图9中78A所示),以使得 盘形构件308B阻塞孔300,并且入口 146与止回阀118A位于腔室82内部。图9-11的预组装的模块通过减少零件数量、减少贮箱中的孔的数量等为贮箱提 供了方便的最终组装。其他模块(未示出)可包括模块304、304A与304B的元件的各种组 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未示出),模块可包括安装于可装配在孔300中的法兰盘上的 电子元件320,加料管94B,阀组件166以及浸入管138A。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但对于熟悉本发明所涉及内容 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认识到各种可选的设计以及实施例,用于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实践本发明。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存储液体还原剂(74)的贮箱组件(70),所述贮箱组件(70)包括贮箱(78),其限定腔室(82);加料管(94),其具有开口(102)并至少部分地限定从所述开口(102)至所述腔室(82)的第一通道(98);通风系统(130),其具有浮子阀(174)并限定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通道(142,154,162);所述第二通道(142)提供从所述腔室(82)至所述浮子阀(174)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三通道(154)提供从所述浮子阀(174)至所述第一通道(98)的流体连通;所述浮子阀(174)具有浮子构件(206),所述浮子构件(206)能够选择性地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开启位置中,不阻塞所述第二与第三通道(142,154)之间的流体连通,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浮子构件(206)阻塞所述第二与第三通道(142,154)之间的流体连通;压力释放阀(178),其与所述第一通道(98)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阀(178)配置成当所述第一通道(98)中的压力低于预定量时,防止所述第一与第四通道(98,16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当所述第一通道(98)中的压力超过所述预定量时,允许所述第一与第四通道(98,162)之间的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箱组件(70),其中,管嘴(106)能够经由所述开口(102) 插入所述第一通道(98)中;并且,所述贮箱组件(70)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通道(98) 内部的密封系统(114),所述密封系统(114)配置成当所述管嘴(106)插入所述第一通道 (98)中时,密封地接合所述管嘴(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箱组件(70),进一步包括单向止回阀(118),所述单向止回 阀(118)配置成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通道(98)流至所述腔室(82),并防止流体从所述腔 室(82)流至所述第一通道(9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箱组件(70),进一步包括通风口(220),所述通风口(220) 配置成允许所述气体流(134)经由所述通风口(220)流入与流出所述腔室(82),同时,防 止液体流(74)经由所述通风口(220)流入与流出所述腔室(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箱组件(70),其中,所述通风口(220)包括膜(222),所述 膜(222)配置成允许所述气体流(134)经由所述通风口(220)流入与流出所述腔室(82), 同时,防止所述液体流(74)经由所述通风口(220)流入与流出所述腔室(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箱组件(70B),其中,所述贮箱(78A)限定孔(300);并且 其中所述贮箱组件(70B)进一步包括预组装的模块(304,304A,304B);所述预组装的模块 (304,304A,304B)包括法兰盘(308,308A,308B),所述法兰盘(308,308A,308B)相对于所述 贮箱(78A)安装以阻塞所述孔(300),并且至少一部分所述通风系统(130)相对于所述法兰 盘(308,308A,308B)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贮箱组件(70B),其中,所述预组装的模块(304A,304B)进一 步包括所述加料管(94A,94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箱组件(70),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阀(178)与所述浮子阀 (174)集成于同一阀体中。
9.一种动力系(10),包括发动机(14),其限定多个气缸(22);排气系统(38),其限定与所述多个气缸(22)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的排气通道(66);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54),其包括与所述排气通道(66)流体连通的催化器(58); 贮箱(78),其限定与所述排气通道(66)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的腔室(82); 加料管(94),其具有开口(102)并至少部分地限定从所述开口(102)至所述腔室(82) 的第一通道(98);通风系统(130),其具有浮子阀(174)并限定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通道(142,154, 162);所述第二通道(142)提供从所述腔室(82)至所述浮子阀(174)的流体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154)提供从所述浮子阀(174)至所述第一通道(98)的流体连通; 所述浮子阀(174)具有浮子构件(206),所述浮子构件(206)能够选择性地在开启位 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开启位置中,不阻塞所述第二与第三通道(142,154)之间 的流体连通,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浮子构件(206)阻塞所述第二与第三通道(142,154) 之间的流体连通;压力释放阀(178),其与所述第一通道(98)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阀(178)配置成当所述第一通道(98)中的压力低于预定量时,防 止所述第一与第四通道(98,16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当所述第一通道(98)中的压力超 过所述预定量时,允许所述第一与第四通道(98,162)之间的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系(10),其中,管嘴(106)能够经由所述开口(102)插 入所述第一通道(98)中;并且,所述贮箱组件(70)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通道(98)内 部的密封系统(114),所述密封系统(114)配置成当所述管嘴(106)插入所述第一通道 (98)中时,密封地接合所述管嘴(10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系(10),进一步包括单向止回阀(118),所述单向止回 阀(118)配置成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通道(98)流至所述腔室(82),并防止流体从所述腔 室(82)流至所述第一通道(98)。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系(10),进一步包括膜通风口(220),所述膜通风口 (220)配置成允许气体流(134)经由所述通风口(220)流入与流出所述腔室(82),同时, 防止液体流(74)经由所述通风口(220)流入与流出所述腔室(82)。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系(10),其中,所述贮箱(78A)限定孔(300);并且其中 所述贮箱组件(70B)进一步包括预组装的模块(304,304A,304B);所述预组装的模块(304, 304A, 304B)包括法兰盘(308,308A,308B),所述法兰盘(308,308A,308B)相对于所述贮箱 (78A)安装以阻塞所述孔(300),并且至少一部分所述通风系统(130)相对于所述法兰盘 (308,308A,308B)安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系(10),其中,所述预组装的模块(304A,304B)进一 步包括所述加料管(94A,94B)。
15.一种用于存储液体还原剂(74)的贮箱组件(70A),所述贮箱组件包括 贮箱(78),其限定腔室(82);加料管(94),其具有开口(102)并至少部分地限定从所述开口(102)至所述腔室(82) 的第一通道(98);通风系统(130A),其具有浮子阀(174A)并限定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通道(142A,154, 162);所述第二通道(142A)提供从所述腔室(82)至所述浮子阀(174)的流体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154)提供从所述浮子阀(174)至所述第一通道(98)的流体连通; 所述浮子阀(174A)具有浮子构件(206),所述浮子构件(206)能够选择性地在开启 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开启位置中,不阻塞所述第二与第三通道(142A,154)之 间的流体连通,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浮子构件(206)阻塞所述第二与第三通道(142A, 154)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压力释放阀(178A),其与所述腔室(82)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阀(178A)配置成当所述腔室(82)中的压力低于预定量时,防止 所述腔室(82)与所述第四通道(16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当所述腔室(82)中的压力超 过所述预定量时,允许所述腔室(82)与所述第四通道(162)之间的流体连通。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存储液体还原剂(74)的贮箱组件(70),包括限定腔室(82)的贮箱(78)、具有开口(102)并至少部分地限定从开口(102)至腔室(82)的填充通道(98)的加料管(94)、以及通风系统(130)。通风系统(130)包括提供腔室(82)与填充通道(98)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再循环管路(150)。再循环管路(150)中的浮子阀(174)防止液体(74)通过再循环管路(150)传送。
文档编号B01D53/94GK101936204SQ20101027016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G·W·马萨, M·L·厄德曼, V·K·米尔斯 申请人:伊顿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