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243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在搅拌釜转移过程中还是在成品配送过程中,由于搅拌釜的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容易在上述的过程中应该操作不当而造成搅拌釜釜体的损坏。尤其是设有夹层的搅拌釜其夹层所使用的材料比较薄,容易造成夹层壁的凹陷或裂开。这样则需要人工对此修复,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耽误了生产周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般转运保护装置是根据搅拌釜的体积采用木材或金属材料临时制作,这样不仅对搅拌釜保护性较差,使用 过后的临时转运保护装置只能废弃,进一步的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解决在搅拌釜转运过程中搅拌釜釜体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外缘处设置一主杆,主杆上均布设置多个弧形套管,所述的弧形套管的两端各套接适配弧形套管内径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置卡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拉紧锁扣紧形成与搅拌釜釜体外径相适配的保护环,由多个保护环形成的保护腔中还设置软性保护体。进一步,所述的保护环上还设置稳固保护环的加强装置。具体的,所述的稳固保护环的加强装置是在每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任意位置设置多个套管,所述的套管的管口垂直设置;并且套管设置同一条垂线上,套管中插设一根与主杆相匹配的加强杆。为了适合各种形状的搅拌釜,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呈“()”形、“{} ”形、“〈〉”形或“[]”形任意一种。为了更方便转运,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起吊孔。进一步,所述的软性保护体中还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卡接在由保护环与加强杆组成的矩形框中。作为选优,所述的软性保护体为发泡塑料、泡沫或海绵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设置多个固定在主杆上的保护环,保护环中设置的软性保护体以及设置多个加强杆所组成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能适合转运各种规格大小的搅拌釜,减少制作临时转运保护装置的成本,节省了资源。并且整个转运保护装置组装、拆卸方便,不占空间。同时该转运保护装置实施容易、易于实现。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0013]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I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图3的后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构造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主杆、3.弧形套管、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卡环、
7.拉紧锁、8.软性保护体、9.套管、10.加强杆、11.起吊孔、12.连接块、13.搅拌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I、图2所示,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底座1,所述的底座I的外缘处设置一主杆2,主杆2上均布设置多个弧形套管3,所述的弧形套管3的两端各套接适配弧形套管3内径的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结合图2、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杆4另一端设置卡环6 ;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置拉紧锁7扣紧,形成与搅拌釜13釜体外径相适配的保护环,由多个保护环形成的保护腔中还设置软性保护体8。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所述的保护环上还设置稳固保护环的加强装置。具体的,所述的稳固保护环的加强装置是在每个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上任意位置设置多个套管9,所述的套管9的管口垂直设置;并且套管9设置同一条垂线上,套管9中插设一根与主杆2相匹配的加强杆10。更进一步,所述的软性保护体8中还设有连接块12,所述的连接块12卡接在由保护环与加强杆10组成的矩形框中。为了更方便转运,所述的底座I上还设有起吊孔11。作为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适合各种形状的搅拌釜,所述的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呈“()”形、“{ }”形、“〈〉”形或“[]”形任意一种。作为上述实施例选优,所述的软性保护体8为发泡塑料、泡沫或海绵任意一种。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外缘处设置一主杆,主杆上均布设置多个弧形套管,所述的弧形套管的两端各套接适配弧形套管内径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置卡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拉紧锁扣紧,形成与搅拌釜釜体外径相适配的保护环,由多个保护环形成的保护腔中还设置软性保护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环上还设置稳固保护环的加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固保护环的加强装置是在每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任意位置设置多个套管,所述的套管的管口垂直设置;并且每个套管设置同一条垂线上,多个套管中插设一根与主杆相匹配的加强杆。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呈“()”形、“”形、“〈〉”形或“[]”形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起吊孔。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保护体还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卡接在由保护环与加强杆组成的矩形框中。
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保护体为发泡塑料、泡沫或海绵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底座,底座的边缘处设置一主杆,主杆上均布设置多个弧形套管,弧形套管的两端各套接小于弧形套管直径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置卡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拉紧锁扣紧形成与搅拌釜釜体外径相适配的保护环,由多个保护环形成的保护腔中还设置软性保护体。由于采用设置多个固定在主杆上的保护环,保护环中设置的软性保护体以及设置多个加强杆所组成的搅拌釜的转运保护装置。能适合转运各种规格大小的搅拌釜,减少制作临时转运保护装置的成本,节省了资源。并且整个转运保护装置组装、拆卸方便,不占空间。同时该转运保护装置实施容易、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478941SQ20122013744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4日
发明者徐慧敏 申请人:徐慧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