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加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601阅读:10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加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concrete admixtures)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包括各种缓凝剂、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着色剂、和泵送剂等。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过程中,原料往往需要在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反应。加热后反应釜内热蒸汽增加,压力增大,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改变釜内原料配比,因此需要热蒸汽冷凝装置。冷凝装置中的冷却水要么是直接通自来水,冷凝过后直接排放,浪费水资源,增加成本;要么用水泵通循环水,水泵长期运转,增加能耗,增加成本。此外,反应釜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大量流失到反应釜外,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混凝土外加剂反应釜内蒸汽冷凝成本高、能耗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外加剂反应釜。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加剂反应釜,包括釜体、冷凝水管和容器;所述釜体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即分为内壁和外壁,内壁外侧缠绕有加热丝;所述冷凝水管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釜体上方,循环管路与进气口、出气口相连;所述容器上方开口,下方设有出液口和开关阀;所述容器有两个,第一个容器设置于冷凝水管上方,出液口与冷凝水管进水口通过进水软管连接;第二个容器设置于冷凝水管下方,通过出水软管与冷凝水管出水口相连,出水软管一端连接在冷凝水管出水口,另一端从第二个容器上方开口处置入第二个容器中。冷凝水从第一个容器经冷凝水管为热蒸汽降温冷凝,之后流到第二个容器,当第一个容器内水流完后,对换两个容器位置和连接关系,再次进行冷凝工作,在不需水泵能耗的情况下循环使用,降低成本。釜体侧壁的中空结构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减少加热丝热量向反应釜外流失,进一步降低能耗。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软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有流量调节阀工人便可以根据热蒸汽温度、压力以及冷却水温度等因素调节冷凝水流量,避免流量太小影响冷凝效果,也避 免流量太大频繁更换容器。

作为优选,所述釜体侧壁中空结构中充有氩气。氩气导热性差,保温性能好,进一步减少反应釜内热量损失,降低能耗。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热蒸汽经循环管路进入冷凝水管,冷凝水从第一个容器经冷凝水管为热蒸汽降温冷凝,之后流到第二个容器,当第一个容器内水流完后,对换两个容器位置和连接关系,再次进行冷凝工作,实现在不需水泵能耗的情况下的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釜体侧壁的中空结构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减少加热丝热量向反应釜外流失,且优选方案中的氩气填充进一步增强隔热保温性能,进一步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加剂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冷凝水管;3、容器;4、加热丝;5、循环管路;6、出液口;7、进水软管;8、出水软管;9、流量调节阀;10、氩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外加剂反应釜,包括釜体1、冷凝水管2和容器3;所述釜体1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充有氩气10,内壁外侧缠绕有加热丝4;所述冷凝水管2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循环管路5连接在所述釜体1上方,循环管路5与进气口、出气口相连;所述容器3上方开口,下方设有出液口6和开关阀;所述容器3有两个,第一个容器3设置于冷凝水管2上方,出液口6与冷凝水管2进水口通过进水软管7连接;所述进水软管7上设有流量调节阀9;第二个容器3设置于冷凝水管2下方,通过出水软管8与冷凝水管2出水口相连,出水软管8一端连接在冷凝水管2出水口,另一端从第二个容器3上方开口处置入第二个容器3中。在加热反应中,热蒸汽经通过循环管路5流至冷凝水管2中,冷凝水从第一个容器3经冷凝水管2为热蒸汽降温冷凝,之后流到第二个容器3,当第一个容器3内水流完后,对换两个容器3位置和连接关系,再次进行冷凝工作,在不需水泵能耗的情况下循环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