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529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助剂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电加热反应釜有加热迅速、耐高温、耐腐蚀、卫生、无环境污染、勿需锅炉自动加温、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用来完成硫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

现有的反应釜多采用单个固定位置的搅拌机构,导致其搅拌效率较低。

公告号为CN202113868U的中国专利《适于高效搅拌的反应釜》,公开了一种适于高效搅拌的反应釜,其特点是在反应釜内设有 :主搅拌机构和多个辅搅拌机构。主搅拌机构和辅搅拌机构的搅拌叶轮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主搅拌机构和辅搅拌机构的搅拌轴的上端部设于反应釜的顶部,各搅拌轴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适于高效搅拌的反应釜采用一个主搅拌机构和多个辅搅拌机构同时进行搅拌,适于将高粘度物料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快速溶解,因此其搅拌效率较高。

但是每个搅拌轴都需要单独电机控制其转动,增加了耗能,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能低的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所述釜体上的釜盖,所述釜盖上连接有插入所述釜体的主搅拌轴,所述釜盖上设置有带动所述主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所述釜盖上插接有多根副搅拌轴,所述主搅拌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副搅拌轴联动的联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搅拌轴通过联动组件实现与主搅拌轴实现联动,从而实现通过一个电机实现多根轴的转动,提高了搅拌效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只需要一个电机即可实现连接,大大减少了耗电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釜盖上只存有一个电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三个电机,优化了结构分布,减少了线路的排布,无论是维修还是清洁都较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搅拌轴上的主动齿轮和位于所述副搅拌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搅拌轴上设置一主动齿轮,副搅拌轴通过从动齿轮实现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从而实现联动,两者结构简单,同时连接稳定,且较容易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搅拌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釜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搅拌轴与釜盖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一方面起到将副搅拌轴固定与釜盖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副搅拌轴在被主搅拌轴带动时,转动更为流畅,避免出现卡死等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搅拌轴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副搅拌轴在所述轴承上的位置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搅拌轴在轴承上的位置可以 通过调节件调节,通过调节副搅拌轴,将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分离,副搅拌轴停止联动,因而可以通过搅拌要求,操作人员可以自行调节副搅拌轴与主搅拌轴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为固接在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安装管,所述副搅拌轴插接于所述安装管内,所述安装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副搅拌轴外壁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中的安装管卡接于轴承内圈,同时副搅拌轴插接过安装管后进入到釜体内,同时副搅拌轴与安装管的位置关系通过螺栓进行调节,螺栓的前端面与副搅拌轴外壁抵接时实现副搅拌轴的固定,相反松动时,副搅拌轴实现在安装管内的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搅拌轴的转速小于副搅拌轴的转速,两者转速差异使得釜体内的助剂不易始终保持一个方向的转动,当转动方向有冲突时,助剂内的组分可以更好的碰撞,促进反应,从而提高搅拌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搅拌轴上的主动轮和位于所述副搅拌轴上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搅拌轴转动时,主动轮发生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联动后,副搅拌轴与主搅拌轴实现联动,减少了电机的实用,降低了耗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轮直径大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同直径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使得主搅拌轴与副搅拌轴之间的转速不易,进而提高搅拌效率,促使助剂加快反应,减少生产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搅拌轴下端的主搅拌桨呈U型,所述副搅拌轴下端的副搅拌桨位于所述主搅拌桨与所述主搅拌轴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的主搅拌桨可以最大程度的接触到釜体上的不同高度的助剂,同时将副搅拌桨伸入到主搅拌桨与主搅拌轴之间,使得两者之间的搅拌范围有重合,从而使得搅拌更为混乱,进而提高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搅拌桨呈U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的副搅拌桨能后最大程度的接触到不同高度的助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主搅拌轴与副搅拌轴实现联动,实现单一动力即可实现整体的转动,从而降低了耗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主搅拌轴与副搅拌轴联动关系的不一致,使得搅拌时,在不同高度,具有不同转速,充分搅拌助剂,降低反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釜盖;3、主搅拌轴;4、电机;5、副搅拌轴;6、联动组件;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轴承;10、安装管;11、螺栓;12、调节件;13、主搅拌桨;14、副搅拌桨;15、主动轮;16、从动轮;17、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参照图1,包括一釜体1,釜体1上方通过法兰与釜盖2连接,同时在釜盖2中间插接有一主搅拌轴3,在主搅拌轴3上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法兰与主搅拌轴3实现固定,从而联动。

同时在釜盖2一侧还设置两根副搅拌轴5,副搅拌轴5在釜盖2内部通过联动组件6与主搅拌轴3联动。在主搅拌轴3上端固接一主动齿轮7,同时在副搅拌轴5上固接有一从动齿轮8,两者相互啮合,在转动时实现联动,减少了其他动力源对副搅拌轴5提供动力。

参照图2,在釜盖2上设置有两安装孔,用于固定轴承9,同时在轴承9内圈上设置了一安装管10,安装管10外壁与内圈内壁固定后,副搅拌轴5插接在安装管10内,插接完成后,安装管10上的一螺栓11的前端壁与副搅拌轴5的外壁实现抵接,实现将副搅拌轴5固定到轴承9上,实现副搅拌轴5能在釜盖2上转动同时且轴向转动;螺栓11和安装管10起到一调节件12的作用,松动螺栓11,通过人为操作副搅拌轴5的位置,调整完后再将其固定与安装管10上。

参照图1和图2,因而当调整副搅拌的位置时,副搅拌轴5上的从动齿轮8与主动齿轮7相分离,副搅拌轴5停止转动,使得设备具有更多的搅拌类型来满足搅拌要求。

同时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两者的直径不一,使得两者所联动后的转速也不相同,同时将副搅拌轴5的下端设置与主搅拌轴3上的主搅拌桨13内,使得设备工作时,搅拌混乱,不能形成漩涡,使得助剂之间冲撞更为明显,促进反应,提高生产效率。

主搅拌桨13采用U型的主搅拌桨13,使得主搅拌桨13在釜体1内不同深度都能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同时副搅拌轴5的前端位于主搅拌桨13的桨叶与主搅拌轴3之间,使得可以更好的打乱主搅拌桨13的转动方向;副搅拌桨14的形状也采用U型,提高反应效率。

实施例二,一种用于活性翠蓝匀染剂生产的反应釜,参照图3,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中副搅拌轴5是固定的,同时副搅拌轴5与主搅拌轴3之间通过设置主动轮15与从动轮16,主动轮15与从动轮16之间通过皮带17实现联动的。

活性翠蓝匀染剂包括:

氨基三甲叉膦酸 5-10%

液碱 5-10%

分散剂原粉 15-25%

水 其余。

通过上述反应釜制造,提高活性翠蓝、艳蓝染料的耐盐、耐碱性,防止染浴中染料凝聚后,再沾染织物表面,造成色渍、色斑。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